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打桩,即通过打桩机将桩打入地下,它能够提升地基的承载性能,避免地基下沉。
2、打桩定位装置多连接在打桩机桩架上,用于起到对预制桩的定位引导,以使预制桩垂直进入地下。
3、预制桩一般为方形或圆形,其中方桩截面尺寸多为:120mm×120mm、140mm×140mm、160mm×160mm、180mm×180mm、200mm×200mm等;
4、圆桩直径多为:300mm、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大致可适用不同规格预制桩的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
2、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包括:
3、支撑体,其连接在打桩机桩架上;
4、基板,其设于支撑体上,中部开设呈现有镂空区域;
5、多个伸缩缸,其设于基板上,围绕镂空区域设置,并包括缸筒部和活塞部,该伸缩缸的活塞部上均连接有轮体,该轮体位于在镂空区域内形成桩柱外路径,该桩柱外路径的尺寸随轮体的运动而改变;
6、调节系统,其设于基板上,并与多个伸缩缸的缸筒部连通,缸筒部用于承装介质,调节系统被配置为:调节缸筒部内介质量,活塞部被配置为根据缸筒部内介质量,其至少部分位于在镂空区域内。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镂空区域为圆形或方形,多个伸缩缸和轮体的数量为四至十二个;
8、当镂空区域为圆形时,该伸缩缸和轮体圆形等距阵列在镂空区域上;
9、当镂空区域为方形时,该伸缩缸和轮体设于等数且等距在镂空区域的每一侧边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体包括:
11、两个斜撑杆组,其相对于基板两侧上;
12、衔接板,其连接在两个斜撑杆组之间;
13、两个定位板,其分别设于在两个斜撑杆组自由端上,并用于与打桩机桩架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与两个所述定位板连接的升降装置,该定位板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在打桩机桩架上,所述升降装置被配置为:带动定位板在打桩机桩架上运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
16、伸缩导轨,其数量与伸缩缸相同,并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基板上,所述轮体通过伸缩导轨位于在镂空区域内。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导轨包括:
18、支撑部,其固定在安装板上;
19、滑动部,且配合在支撑部上,所述轮体安装在滑动部的自由端上;
20、活塞部伸缩连接在缸筒部时,缸筒部固定在安装板上并悬在支撑部上,活塞部连接在滑动部上。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系统集成在基板的底部,并用于输入/出气压或液压介质至缸筒部内;
22、当缸筒部内注有三分之二介质时,活塞部三分之二位于在缸筒部外。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系统包括:
24、管路,其经过基板连通在缸筒部上;
25、储体,其用于承装介质,并通过泵体与管路连通;
26、控制器,其与泵体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泵体启停。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通过伸缩缸的布设能够对圆形或方形桩进行定位,通过调节系统能够调节伸缩缸至少部分位于在镂空区域内,达到对不同规格的圆形或方形桩夹持,从而可适用于不同规格预制桩进行打桩定位使用。
1.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区域(21)为圆形或方形,多个伸缩缸(3)和轮体(6)的数量为4~12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两个所述定位板(13)连接的升降装置,该定位板(13)通过升降装置连接在打桩机桩架上,所述升降装置被配置为:带动定位板(13)在打桩机桩架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导轨(7),其数量与伸缩缸(3)相同,并通过安装板(8)固定在基板(2)上,所述轮体(6)通过伸缩导轨(7)位于在镂空区域(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导轨(7)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5)集成在基板(2)的底部,并用于输入/出气压或液压介质至缸筒部(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打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系统(5)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