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64802发布日期:2024-02-07 13: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深海钢管桩回收的,尤其涉及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跨海大桥建设已经成为桥梁工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跨海大桥的建设需要在深海搭建临时使用平台,最常见的临时基础形式为钢管桩。钢管桩回收通常以水下切割作业方式进行,但是当遇到水深超过30m的深海作业时, 潜水切割无法实施,并且即使在浅水区,由于海水流力大且流向不易掌握,切割作业存在较大的安全问题。另外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驳船及拔桩设备拔桩,但是由于钢管桩入岩深度大,海水较深,桩不易拔出。

2、针对上述问题,出现一种新的钢管桩形式,钢管桩分为两部分,通过螺纹连接,回收时通过吊机旋转可回收部分,进行整体回收。但是该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吊机旋转不能提供足够大的扭矩使两段桩身分离。另外,整体回收时,由于深海环境下一般桩身较长,受起吊设备及驳船长度的限制,无法实现一次整体回收就位。最后,当桩身分离后,桩身在海水中部分受到较大的海流力,只在桩顶起吊使桩在水中的状态极其不稳定,极大可能导致桩身碰撞驳船或导致起重设备侧翻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及施工方法。

2、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包括驳船,驳船上安装有脱离回收平台组件,驳船上在脱离回收平台组件一侧设有履带吊;

4、脱离回收平台组件包括两个抱箍平台单体,每个抱箍平台单体均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u形架,两个u形架之间设有两个连接立柱,每个u形架内侧均设有一个弧形抱箍,弧形抱箍两端顶部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上开设有连接孔,上方的u形架外侧设有操作平台板,操作平台板上表面外围设有上围护板,操作平台板下表面与下方的u形架外壁之间设有下围护板,下围护板面向驳船的一侧固定有钢桁架,钢桁架通过转轴旋转安装在驳船的表面,两个抱箍平台单体围合在钢管桩外壁上时,对应的连接座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5、驳船上表面对应每个抱箍平台单体的钢桁架均安装有一个千斤顶;

6、驳船上表面在两个抱箍平台单体的钢桁架之间固定有钢柱,钢柱上固定有捆绳。

7、上述的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为:

8、s1、驳船就位;

9、s2、将捆绳捆住钢管桩及钢柱;

10、s3、千斤顶推动钢桁架,从而带动两个抱箍平台单体转动合拢并抱住钢管桩,过程中驳船向远离钢管桩的方向移动并拉紧捆绳;

11、s4、利用紧固件将两个抱箍平台单体连接,将脱离回收平台组件与钢管桩形成刚性连接,此时临时锁住钢桁架,限制其转动;

12、s5、驳船以钢管桩中心为圆心做圆周运动,旋转钢管桩的上段桩身,上段桩身通过套筒与下段桩头螺纹连接,旋转至上段桩身与下段桩头脱离;

13、s6、将驳船上的履带吊与钢管桩顶部连接,并将紧固件松开一定距离,使两个抱箍平台单体不限制钢管桩的移动,然后履带吊开始起吊钢管桩一段距离,为回收标准段;

14、s7、重新利用紧固件将两个抱箍平台单体连接,夹紧钢管桩,作业人员在操作平台板上切割上部分的上段桩身,履带吊将切割段吊起并转运;

15、s8、重复步骤s6、步骤s7,直至将整个上段桩身吊装并转运;

16、s9、脱离回收平台组件展开至驳船上就位,回收作业结束。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方便的实现螺纹钢管桩上段桩身的回收作业,采用水上作业的方式进行分段吊起、分段切割和分段回收的方法操作,安全系数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驳船(1),驳船(1)上安装有脱离回收平台组件(2),驳船(1)上在脱离回收平台组件(2)一侧设有履带吊(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立柱(22)侧壁与上方的u形架(21)底部之间设有加强斜撑(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桁架(29)包括水平梁和斜梁,水平梁、斜梁一端互相连接且另外一端均焊接在下围护板(28)外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紧固件(211)包括螺栓及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深海钢管桩脱离回收装置及施工方法,回收装置包括驳船、脱离回收平台组件、履带吊;脱离回收平台组件包括两个抱箍平台单体,每个抱箍平台单体均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U形架,两个U形架之间设有两个连接立柱,每个U形架内侧均设有一个弧形抱箍,上方的U形架外侧设有操作平台板,操作平台板外围设有上围护板、下围护板,下围护板一侧固定有钢桁架,钢桁架旋转安装在驳船表面,驳船上表面对应钢桁架设有千斤顶。本发明施工分为两个阶段,具体为上段桩身分离阶段和上段桩身回收阶段。上段桩身分离阶段主要是利用驳船旋转,将上段桩身与下段桩头分离;上段桩身回收阶段采用水上作业的方式进行分段吊起、分段切割和分段回收的方法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田卜元,黄克起,刘晓敏,周俊龙,张倩,曹海清,高瑞琪,郏凯亮,郭世超,姚德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