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2035发布日期:2024-04-18 12:4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排水,具体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


背景技术:

1、如今,城市水体污染、路面积水、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突出,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下垫面的重要组成,既是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也是城市排水的重要通道,如何做好市政道路的雨水收集利用,是当下改善城市水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对于城市给排水,目前主要通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进行改善,市政道路一般采取透水铺装、环保型雨水口、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措施,就地收集、净化、下渗受污染的初期雨水,能够一定程度改善城市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问题。

2、目前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路面砖与土壤层之间布置了生物滤料层的方式对雨水进行处理,海绵效果不理想,特别是道路雨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的一体化处理方案,以提高雨水的综合利用效率并减轻城市面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目前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路面砖与土壤层之间布置了生物滤料层的方式对雨水进行处理,海绵效果不理想。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包括埋设在地下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连接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喷淋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清水池;

4、所述蓄水池分为上下两层,且上下两层相互连通,每层由多个蓄水模块拼接而成,所述蓄水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交错分布,且所述第一池体的一端设置有插块,第二池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孔。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池还包括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位于蓄水池的四周侧壁处,用于支撑蓄水模块。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池的顶部和顶部均阵列设置有多个镂空顶盖。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池的外部包裹有防水材料。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池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设置有分隔杆,所述分隔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的透水砖,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挡条。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框架由多块支撑板和多个支撑块组成,多块所述支撑板均匀固定在蓄水池的上方,多个所述支撑块均匀固定在相邻的两块支撑板之间。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相邻的两个支撑块之间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固定有两个膨胀块,两个所述膨胀块分别位于两块透水砖的下方,所述滤板上表面还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透水砖接触。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透水砖上开设有倒“凸”字形的通槽,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与分隔杆之间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通槽的开口处尺寸相匹配,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连接有膨胀条,所述通孔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渗水孔。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膨胀块和膨胀条均为遇水膨胀材质制成。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池体、第二池体组成蓄水模块,并配合支撑侧板和镂空顶盖拼接成蓄水池,形成一个地下贮水池,在水池周围根据工程需要包裹防渗土工布或单向渗透土工布,组成贮水池或渗透调洪池两种不同类型,收集的雨水可以回收利用,整个设备拼接简单,运输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

15、(2)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框架以及排水机构,在蓄水池的上方添加土工布后进行覆土,支撑框架和排水机构,雨水通过排水机构渗透入土壤,并且当雨水量较大时,膨胀块吸水膨胀体积增大,将透水砖顶起一定的距离,可以加快雨水的渗透速率,避免积水,在行人或车辆经过时,不断地向下按压透水砖,产生负压,进一步提高排水效率,使雨水快速进入蓄水池内;

16、(3)本发明通过设置通槽、固定杆、膨胀条和限位块等结构,可对透水砖的行程进行限定,透水砖被雨水冲起而造成安全影响,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包括埋设在地下的蓄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上连接有第一排水管(2)和第二排水管(4),所述第一排水管(2)的一端连接有喷淋管(3),所述第二排水管(4)的一端连接有清水池(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还包括支撑侧板(106),所述支撑侧板(106)位于蓄水池(1)的四周侧壁处,用于支撑蓄水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顶部和顶部均阵列设置有多个镂空顶盖(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外部包裹有防水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1)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上阵列设置有多个排水机构(8),所述排水机构(8)包括固定框(801),所述固定框(801)内设置有分隔杆(802),所述分隔杆(802)的两侧均设置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的透水砖(803),所述固定框(801)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挡条(8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由多块支撑板(6)和多个支撑块(7)组成,多块所述支撑板(6)均匀固定在蓄水池(1)的上方,多个所述支撑块(7)均匀固定在相邻的两块支撑板(6)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支撑块(7)之间设置有滤板(9),所述滤板(9)的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柱(10),所述固定柱(10)的顶部固定有固定条(11),所述固定条(11)上固定有两个膨胀块(12),两个所述膨胀块(12)分别位于两块透水砖(803)的下方,所述滤板(9)上表面还连接有多个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一端与透水砖(803)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砖(803)上开设有倒“凸”字形的通槽(804),所述固定框(801)的内壁与分隔杆(802)之间设置有固定杆(805),所述固定杆(805)与通槽(804)的开口处尺寸相匹配,所述固定杆(805)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两个限位块(808),两个所述限位块(808)之间连接有膨胀条(809),所述通孔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渗水孔(80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块(12)和膨胀条(809)均为遇水膨胀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用设施,属于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埋设在地下的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连接有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有喷淋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连接有清水池;所述蓄水池分为上下两层,且上下两层相互连通,每层由多个蓄水模块拼接而成,所述蓄水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交错分布,且所述第一池体的一端设置有插块,第二池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本发明的蓄水池拼接简单,运输方便,可广泛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有效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绿色环保。

技术研发人员:王瑶,徐艳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西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