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4160发布日期:2024-04-18 12:2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封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常见的降水井封堵方法为:将井管割至垫层底,采用自吸泵替代潜水泵降低降水井内水位,同时抽出潜水泵,当井内水位保持稳定,抽出自吸泵水管,迅速浇筑素砼(标号同垫层)填实后,在钢管井顶部满焊圆形钢板,后施工垫层、防水、底板。由于潜水泵抽出后,降水井中停止降水,水位上升快,在混凝土硬化前水位可能上升,造成封井失败。由于此降水井封闭采用预埋套管方式,钢盖板系安装在钢套管内部偏下位置,安装焊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解决了降水井口的封堵方式不当,造成地下室底板渗漏水,影响地下室的使用功能,增加后期维护费用等一系列问题。

2、具体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盖板、钢套管和抽水钢管井,所述抽水钢管井上端外部沿圆周方向满焊第一钢托环,所述钢套管的内外中部的内外两侧沿圆周方向分别满焊第二钢托环和钢止水环,所述钢套管的下端居中支撑在第一钢托环上,并通过满焊焊接,所述封盖板居中支撑在第二钢托环上,并塞焊焊接。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水钢管井的外径为280mm,所述第一钢托环内径273mm,外径373mm,厚3mm,与抽水钢管井外圈满焊。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套管为dn300,所述第二钢托环内径217mm,外径317mm,厚3mm,与钢套管内圈满焊,所述钢止水环内径327mm,外径527mm,厚3mm,与钢套管外圈满焊。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套管内径319mm,外径325mm,高度330mm,所述钢止水环距离钢套管上端150mm,所述第二钢托环距离钢套管上端200mm,所述封盖板直径316mm。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为:

8、s1、钢套管加工,在距离套管上端150mm处沿着套管外围一圈满焊钢止水环,在距离套管上端200mm处沿着套管内壁满焊第二钢托环;

9、s2、抽水钢管井施工,抽水钢管井割至底板面以下280mm后,在距离抽水钢管井上端50mm处沿着管井外围满焊第一钢托环,潜水泵取出;

10、s3、钢套管预埋,将钢套管居中放置在抽水钢管井的第一钢托环上,且采用满焊的形式与第一钢托环连接。

11、s4、将封盖板居中放置在第二钢托环上,且采用塞焊的方式与第二钢托环焊接,之后用混凝土将封盖板顶部封堵。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传统降水井封闭慢,封堵质量差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施工止水薄弱环节,提高了降水井的封堵质量,防水效果好;本发明降水井封堵施工速度快,不影响其他工序施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盖板、钢套管和抽水钢管井,所述抽水钢管井上端外部沿圆周方向满焊第一钢托环,所述钢套管的内外中部的内外两侧沿圆周方向分别满焊第二钢托环和钢止水环,所述钢套管的下端居中支撑在第一钢托环上,并通过满焊焊接,所述封盖板居中支撑在第二钢托环上,并塞焊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钢管井的外径为280mm,所述第一钢托环内径273mm,外径373mm,厚3mm,与抽水钢管井外圈满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为dn300,所述第二钢托环内径217mm,外径317mm,厚3mm,与钢套管内圈满焊,所述钢止水环内径327mm,外径527mm,厚3mm,与钢套管外圈满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管内径319mm,外径325mm,高度330mm,所述钢止水环距离钢套管上端150mm,所述第二钢托环距离钢套管上端200mm,所述封盖板直径316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装置的施工方法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承压降水井的封堵装置,包括封盖板、钢套管和抽水钢管井,抽水钢管井上端外部沿圆周方向满焊第一钢托环,钢套管的内外中部的内外两侧沿圆周方向分别满焊第二钢托环和钢止水环,钢套管的下端居中支撑在第一钢托环上,并通过满焊焊接,封盖板居中支撑在第二钢托环上,并塞焊焊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了传统降水井封闭慢,封堵质量差的问题,能够有效解决施工止水薄弱环节,提高了降水井的封堵质量,防水效果好;本发明降水井封堵施工速度快,不影响其他工序施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辉,刘军,李永轩,夏子川,吴成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