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及施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73961发布日期:2024-04-18 20:4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及施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及施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基坑开挖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项工作,用于在地下开挖出适合建筑物基础的空间。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发展,基坑工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性,钢管内支撑成为一种常用的支撑方式。调查研究表明,钢管内支撑往往容易在节点部位发生破坏,目前工程中常采用的节点形式为活络端,但由于其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与偏心受力,会导致节点刚度降低,使得其整体性变差,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承载力,给基坑工程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

2、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及施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目前工程中常采用的节点形式为活络端,但由于其容易出现应力集中与偏心受力,会导致节点刚度降低,使得其整体性变差,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承载力,给基坑工程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钢结构活络装置及施作方法,以改善上述问题。

3、本申请具体是这样的:

4、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包括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半套筒,所述下半套筒上设置有上半套筒,所述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伸翼缘板,上下两个所述外伸翼缘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预埋钢板和上半套筒之间设置有调节筒,通过设置上半套筒、下半套筒、调节筒、第一螺纹杆和螺母,使人们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螺纹杆和螺母来调整调节筒的位置,通过调节筒配合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可以很好对钢管的内部进行支撑,适配性高,调节方便,不易出现应力集中与偏心受力,导致节点刚度降低,使得其整体性变差,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承载力的问题。

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筒的圆周侧上开设有多个相互交错的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均穿插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的圆周侧上均开设有多个供第一螺纹杆滑动的滑孔,通过设置滑孔、第一螺纹杆、螺母和第一通孔,使人们可以通过转动螺母调节第一螺纹杆在滑孔内的位置,调节调节筒在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内的位置,适配性强。

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筒的内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端部开设有多个供第一螺纹杆穿过的第二通孔。

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内部与第二螺纹杆的外部螺纹连接,通过设置连接筒和螺纹筒,使人们可以通过转动螺纹筒,调节螺纹筒和连接筒在第二螺纹杆上的位置,使连接筒可以根据钢管的长度,调节连接筒伸入钢管内部的长度,可以更好的支撑起钢管。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筒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三个弹性块,所述连接筒的内部还均匀设置有三个磁环,三个所述磁环之间相邻的夹角为°且前后分布在三个弹性块上,通过设置磁环和弹性块可以在钢管发生晃动时,磁环会晃动不断的压缩弹性块,分散钢管的力,并且三个磁环之间的磁力也可以相互限制其前后位置,因此钢管晃动时,磁环可以前后上下晃动分散作用力,起到阻尼作用,使活络装置不易损坏。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半套筒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与其中一个滑孔穿插连接的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设置有顶架,所述顶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底架的顶部与插板穿插连接,通过设置顶架、插板和底架,使人们可以通过调节底架和顶架之间的间距,使顶架、插板和底架可以更好的支撑不同高度的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适配性强,并且当两个底架合并设置在上半套筒顶部或者下半套筒底部时,可以对上下位置的活络装置进行连接支撑,功能性强。

10、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架的底端和顶架的顶端均开设有供第一螺纹杆和螺母插入的定位孔,所述下半套筒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底架、顶架以及定位孔相适配的第二插孔。

11、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插孔,所述底架的前后侧均螺纹连接有与第一插孔配合使用的螺栓。

12、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的施作方法,步骤一、先将预埋钢板浇筑于地连墙混凝土内,并通过锚固钢筋进行焊接固定,待混凝土凝固后,使用螺栓将上半套筒安装在下半套筒上,根据管材的长度,调节调节筒在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内的位置,调节完毕后,转动多个螺母配合第一螺纹杆和滑孔固定住调节筒的位置;

13、步骤二、根据管材的长度,转动连接筒,调节连接筒和螺纹筒在第二螺纹杆上的位置,调节完毕后,将管材的一端伸入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之内,并使连接筒伸入管材的内部,完成固定。

1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三、当需要对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进行固定时,调节上下位置中最底部活络装置上底架与顶架之间的间距,并通过操作螺栓进行固定,固定完毕后,将顶架的顶端插入下半套筒两侧的第二插孔内斜向的支撑与地面接触的下半套筒和上半套筒,再将其余活络装置上的两个顶架和底架贴合在一起,顶架的顶端和底架的底端分别插入上下两个活络装置相对的两个滑孔内,进行连接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钢板(1),所述预埋钢板(1)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半套筒(3),所述下半套筒(3)上设置有上半套筒(2),所述上半套筒(2)和下半套筒(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伸翼缘板(4),上下两个所述外伸翼缘板(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预埋钢板(1)和上半套筒(2)之间设置有调节筒(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8)的圆周侧上开设有多个相互交错的第一通孔(9),多个所述第一通孔(9)的内部均穿插连接有第一螺纹杆(6),所述第一螺纹杆(6)上螺纹连接有螺母(7),所述上半套筒(2)和下半套筒(3)的圆周侧上均开设有多个供第一螺纹杆(6)滑动的滑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筒(8)的内部穿插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0),所述第二螺纹杆(10)的端部开设有多个供第一螺纹杆(6)穿过的第二通孔(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筒(11),所述连接筒(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2),所述螺纹筒(12)的内部与第二螺纹杆(10)的外部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11)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三个弹性块(13),所述连接筒(11)的内部还均匀设置有三个磁环(14),三个所述磁环(14)之间相邻的夹角为120°且前后分布在三个弹性块(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套筒(3)的底部设置有两个与其中一个滑孔(5)穿插连接的底架(15),所述底架(15)的顶部设置有顶架(16),所述顶架(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插板(18),所述底架(15)的顶部与插板(18)穿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5)的底端和顶架(16)的顶端均开设有供第一螺纹杆(6)和螺母(7)插入的定位孔(17),所述下半套筒(3)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底架(15)、顶架(16)以及定位孔(17)相适配的第二插孔(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18)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第一插孔(19),所述底架(15)的前后侧均螺纹连接有与第一插孔(19)配合使用的螺栓(20)。

9.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的施作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结构活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的施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钢结构活络装置及施作方法,包括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半套筒,所述下半套筒上设置有上半套筒,所述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外伸翼缘板,上下两个所述外伸翼缘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预埋钢板和上半套筒之间设置有调节筒,通过设置上半套筒、下半套筒、调节筒、第一螺纹杆和螺母,使人们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螺纹杆和螺母来调整调节筒的位置,通过调节筒配合上半套筒和下半套筒可以很好对钢管的内部进行支撑,适配性高,调节方便,不易出现应力集中与偏心受力,导致节点刚度降低,使得其整体性变差,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承载力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兵,周志强,潘夏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