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

文档序号:37518399发布日期:2024-04-01 14:3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

本发明涉及土地整治,尤其涉及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


背景技术:

1、农田庄稼地里常常建立排水沟,能够将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起到排水、防洪、美化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多个方面的作用;

2、在使用排水沟期间,需要定期对排水沟内的淤泥进行清理疏通,此刻通常采用清淤机,沿着排水沟方向一边前行一边将排水沟内的淤泥排出,以保证排水沟内的通畅,这类清淤机体型大,负载重,且需要跟随排水沟方向前行清淤,不适合行走在种植农作物的庄稼地中,容易压坏农作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针对种植农作物庄稼地中的排水沟清淤问题,避免采用现有大型的清淤机进行清淤。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具有对庄稼地排水沟的整改,包括:

4、排水沟沟渠选用m.7.5浆砌条石进行加固,并采用混凝土铺设在m.7.5浆砌条石并凝固形成凝固层;

5、在沟渠上方盖合设置盖板,且在盖板上设置多个矩形口,多个矩形口均匀排布在盖板上;

6、在沟渠内部设置多个阻挡件,阻挡件由两个混凝土浇筑形成墙体,墙体与凝固层一体成型设置;

7、两个墙体之间形成的敞口与矩形口相对应,墙体的高度低于盖板的底面。

8、优选地,排水沟具有第一搁置槽,盖板盖合在第一搁置槽上,矩形口的宽度为第一宽度,与该矩形口对应的两个墙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其中,第一宽度小于第一距离。

9、优选地,在矩形口下方固定连接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圈尺寸与矩形口尺寸相同,矩形框架向下延伸,其底端低于墙体的顶端,矩形框架的最大宽度小于两个墙体之间的第一距离。

10、优选地,在矩形口顶部开设第二搁置槽,第二搁置槽放置有流通板,流通板开设贯穿的流通孔,流通孔可拆卸连接有流向筒,流向筒底部位于两个墙体之间,流向筒底部还设置圆台体,圆台体与流向筒同轴心设置,使得圆台体与流向筒底部之间形成空隙,使得流向矩形口的水流从该空隙流出,并下落至两个墙体之间。

11、优选地,在每个连通孔顶部开设扩充槽,扩充槽为圆形形状,其直径大于连通孔的直径,流向筒的外径与连通孔的直径相同,流向筒外壁固定套接卡环,卡环与扩充槽相适配,卡环上固定连接拉环,可通过拉动拉环将卡环拉出扩充槽,从而将流向筒整体移出流通孔。

12、优选地,在流通筒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环,固定环内圈固定连接连接轴,连接轴的底端与圆台体之间相连接,固定环还开设扇形槽,使得水流通过扇形槽流入流通筒内部。

13、优选地,固定环固定连接闭合筒,闭合筒的底端延伸至圆台体周壁,在闭合筒侧壁开设流出口,则从扇形槽流入的水流全部进入闭合筒内部,等待闭合筒内部水流升高至流出口时,会从流出口流出,并沿着闭合筒向下流,后从空隙流出。

14、优选地,在连接轴内开设螺纹槽,螺纹槽螺纹连接螺纹杆,螺纹杆的底端与圆台体之间固定相连,操控螺纹杆的旋转,使得圆台体移动并远离闭合筒,则闭合筒底部原先处于闭合状态转为开放状态,方便使用高压水枪朝向闭合筒底部冲洗,可将截留在闭合筒内部的淤泥冲出。

15、优选地,连接轴的顶部向上延伸,并高出固定环顶部。

16、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的整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多余水流流向排水沟,并具体流向各个矩形口方向;

18、水流蔓延至盖板和流通板,并顺着扇形槽流入闭合筒内部,接着水流从流出口流出,并从流通筒与圆台体之间的空隙流向两个墙体之间;

19、可频繁拉动拉环,使得流通筒整体移出流通孔,并旋转螺纹杆使得闭合筒底部为开放状态,使用高压水枪朝向闭合筒底部冲洗,可将截留在闭合筒内部的淤泥冲出。

20、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1、1、本发明将原先会流向整个排水沟内部的水流集中,并顺着矩形口进入至排水沟的内部,淤泥聚集在各个阻挡件之间,清淤时,采用水泵先将两个墙体之间积留的水抽干,再采用吸污泵对两个墙体之间的淤泥抽取出来,完成清淤,不同于常规采用大型清淤机沿着整个排水沟进行清淤,本申请通过改变流向排水沟的水流实现排水沟内的淤泥化整为零,大部分淤泥聚集分布在各个阻挡件内,采用水泵、吸污泵依次伸入各个矩形口内部,并对各个阻挡件内淤泥进行抽取,从而完成清淤。

22、2、本发明在矩形口下方固定连接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内圈尺寸与矩形口尺寸相同,矩形框架向下延伸,其底端低于墙体的顶端,矩形框架的最大宽度小于两个墙体之间的第一距离,可保证流向矩形口的水流全部落入两个墙体之间时避免液体四溅而导致部分淤泥也溅射流向除阻挡件与沟渠形成区域之外的区域。

23、3、本发明中当两个墙体之间的淤泥堆高至空隙上方且堵塞住空隙时,则水流无法顺利流入各个矩形口,当发现水流积留在各个矩形口处时,则表明两个墙体之间淤泥堆高至预定的最大高度,需要进行清淤作业,具有及时需要清淤的警示。



技术特征:

1.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对庄稼地排水沟的整改,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排水沟具有第一搁置槽(4),盖板(1)盖合在第一搁置槽(4)上,矩形口(2)的宽度为第一宽度,与该矩形口(2)对应的两个墙体(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其中,第一宽度小于第一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矩形口(2)下方固定连接矩形框架(5),矩形框架(5)的内圈尺寸与矩形口(2)尺寸相同,矩形框架(5)向下延伸,其底端低于墙体(3)的顶端,矩形框架(5)的最大宽度小于两个墙体(3)之间的第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矩形口(2)顶部开设第二搁置槽(6),第二搁置槽(6)放置有流通板(7),流通板(7)开设贯穿的流通孔(8),流通孔(8)可拆卸连接有流向筒(9),流向筒(9)底部位于两个墙体(3)之间,流向筒(9)底部还设置圆台体(10),圆台体(10)与流向筒(9)同轴心设置,使得圆台体(10)与流向筒(9)底部之间形成空隙,使得流向矩形口(2)的水流从该空隙流出,并下落至两个墙体(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连通孔顶部开设扩充槽(11),扩充槽(11)为圆形形状,其直径大于连通孔的直径,流向筒(9)的外径与连通孔的直径相同,流向筒(9)外壁固定套接卡环(12),卡环(12)与扩充槽(11)相适配,卡环(12)上固定连接拉环(13),可通过拉动拉环(13)将卡环(12)拉出扩充槽(11),从而将流向筒(9)整体移出流通孔(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流通筒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环(14),固定环(14)内圈固定连接连接轴(15),连接轴(15)的底端与圆台体(10)之间相连接,固定环(14)还开设扇形槽(16),使得水流通过扇形槽(16)流入流通筒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固定环(14)固定连接闭合筒(17),闭合筒(17)的底端延伸至圆台体(10)周壁,在闭合筒(17)侧壁开设流出口(18),则从扇形槽(16)流入的水流全部进入闭合筒(17)内部,等待闭合筒(17)内部水流升高至流出口(18)时,会从流出口(18)流出,并沿着闭合筒(17)向下流,后从空隙流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接轴(15)内开设螺纹槽,螺纹槽螺纹连接螺纹杆(19),螺纹杆(19)的底端与圆台体(10)之间固定相连,操控螺纹杆(19)的旋转,使得圆台体(10)移动并远离闭合筒(17),则闭合筒(17)底部原先处于闭合状态转为开放状态,方便使用高压水枪朝向闭合筒(17)底部冲洗,可将截留在闭合筒(17)内部的淤泥冲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其特征在于,连接轴(15)的顶部向上延伸,并高出固定环(14)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的整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系统,包括:排水沟沟渠选用M.7.5浆砌条石进行加固,并采用混凝土铺设在M.7.5浆砌条石并凝固形成凝固层;在沟渠上方盖合设置盖板,且在盖板上设置多个矩形口,多个矩形口均匀排布在盖板上;在沟渠内部设置多个阻挡件,阻挡件由两个混凝土浇筑形成墙体,墙体与凝固层一体成型设置;两个墙体之间形成的敞口与矩形口相对应,墙体的高度低于盖板的底面。本发明将原先会流向整个排水沟内部的水流集中,并顺着矩形口进入至排水沟的内部,淤泥聚集在各个阻挡件之间,清淤时,采用水泵先将两个墙体之间积留的水抽干,再采用吸污泵对两个墙体之间的淤泥抽取出来,完成清淤。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丹,张晓宁,刘学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