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涉及海绵广场的,具体而言,涉及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排水系统的挑战日益突出,传统的排水系统难以应对大规模的雨水排放,而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2、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排水系统依赖于庞大的地下排水管道网络,通过重力作用将雨水排入到地下排水管道,地下排水管道将其排入河流中,但是,其无法实现雨水回收以及无法迅速吸水,吸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排水系统无法收集水体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包括土基层、铺设在土基层上的透水层、铺设在透水层上多个砖板以及集水箱,所述砖板中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嵌入有胶筒,所述胶筒中具有上下贯穿布置的筒腔;
3、所述筒腔中设有多个膜片,多个所述膜片沿着筒腔的周向环绕布置,所述筒腔中具有位于多个膜片上方的积水段;所述膜片的外侧对接在筒腔的内侧壁,所述膜片的内侧朝向筒腔的中部延伸布置;当多个所述膜片处于水平状态时,多个所述膜片将通腔关闭,当多个所述膜片处于弯曲状态时,所述筒腔打开;
4、所述透水层中设有多个集水道,多个所述集水道通过管道与集水箱连通,所述管道中设有抽水泵;所述砖板具有朝上布置的板面,所述板面上设有多个导水槽,多个所述导水槽连通至通孔;
5、所述板面上的水体通过导水槽进入积水段中,当所述积水段中的水位高位设定水位时,多个所述膜片朝下弯曲,所述筒腔打开,所述积水段中的水体进入透水层,进入所述透水层中的集水道,由所述抽水泵通过管道抽至集水箱中。
6、可选的,所述通孔设置在板面的中心位置,多个所述导水槽以通孔为中心呈发散状布置;所述导水槽的内端连通至通孔,所述导水槽的外端朝外延伸,贯穿所述板面。
7、可选的,所述砖板的外周具有外周壁,相邻的所述砖板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透水的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顶部朝下凹陷,形成低于板面布置的凹槽条,所述凹槽条沿着外周壁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凹槽条的底部与导水槽流通。
8、可选的,所述胶筒的下部穿入在透水层中,形成下部段,所述下部段位于集水道的上方;多个所述膜片设置在下部段中。
9、可选的,所述下部段的上部呈纵向布置,形成纵向段,多个所述膜片设置纵向段中;所述下部段的下部呈横向布置,形成横向段,所述横向段的外周设置有多个侧向透水孔。
10、可选的,所述透水层与土基层之间铺设有下方隔水层,所述下方隔水层限制透水层中的水体渗透至土基层中。
11、可选的,所述集水道的下部涂覆有底部隔水层,所述底部隔水层限制集水道中水体朝下渗透,所述集水道的上部呈敞开布置。
12、可选的,所述集水箱中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集水箱的底部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过滤层与集水箱的顶部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管道连通至所述进水腔;当所述进水腔中的水体自下而上漫过过滤层时,所述水体通过过滤层过滤,形成置于进水腔中的净水。
13、可选的,所述通孔在板面上形成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上覆盖有弹性膜层,所述弹性膜层具有朝向通孔布置的底部面;所述底部面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悬空布置的悬空柱,所述悬空柱的顶部对接在底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悬空柱的底部朝下延伸至多个膜片的上方,且呈悬空布置;
14、所述弹性膜层的外周设有外周孔,所述悬空柱的材料的密度小于水体的密度;当所述悬空柱处于自然悬空状态时,所述弹性膜层受悬空柱的重力作用,朝下凹陷布置,所述外周孔的孔径缩小,当所述积水段中的水体漫过悬空柱的底部设定高度后,所述悬空柱受浮力作用,朝上顶起,驱动所述弹性膜层朝上拱起,所述外周孔的孔径增大。
15、可选的,所述悬空柱的顶部的外周设有多个弹性条,多个所述弹性条沿着悬空柱的外周间隔环绕布置;所述弹性条的顶部对接在弹性膜层的底部面,所述弹性条的底部对接在悬空柱的外周;所述悬空柱的底部朝外扩展,形成圆盘状的底部盘。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水体可通过导流槽或通孔进入至积水段中,当积水段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积水段中的水体使膜片变形,水体进入至集水道中,使得积水段中的水体能够被有效地控制和引导,使水体可通过集水道进入至管道中,通过水泵将水体抽至集水箱中,用于灌注植物等,这样,有助于排水、避免形成积水侵蚀路体结构、实现雨水收集。
1.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基层、铺设在土基层上的透水层、铺设在透水层上多个砖板以及集水箱,所述砖板中设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嵌入有胶筒,所述胶筒中具有上下贯穿布置的筒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板面的中心位置,多个所述导水槽以通孔为中心呈发散状布置;所述导水槽的内端连通至通孔,所述导水槽的外端朝外延伸,贯穿所述板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板的外周具有外周壁,相邻的所述砖板的外周壁之间具有透水的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顶部朝下凹陷,形成低于板面布置的凹槽条,所述凹槽条沿着外周壁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凹槽条的底部与导水槽流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筒的下部穿入在透水层中,形成下部段,所述下部段位于集水道的上方;多个所述膜片设置在下部段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段的上部呈纵向布置,形成纵向段,多个所述膜片设置纵向段中;所述下部段的下部呈横向布置,形成横向段,所述横向段的外周设置有多个侧向透水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层与土基层之间铺设有下方隔水层,所述下方隔水层限制透水层中的水体渗透至土基层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道的下部涂覆有底部隔水层,所述底部隔水层限制集水道中水体朝下渗透,所述集水道的上部呈敞开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中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与集水箱的底部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过滤层与集水箱的顶部之间形成进水腔,所述管道连通至所述进水腔;当所述进水腔中的水体自下而上漫过过滤层时,所述水体通过过滤层过滤,形成置于进水腔中的净水。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板面上形成顶部开口,所述顶部开口上覆盖有弹性膜层,所述弹性膜层具有朝向通孔布置的底部面;所述底部面的中心位置连接有悬空布置的悬空柱,所述悬空柱的顶部对接在底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悬空柱的底部朝下延伸至多个膜片的上方,且呈悬空布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绵广场吸水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柱的顶部的外周设有多个弹性条,多个所述弹性条沿着悬空柱的外周间隔环绕布置;所述弹性条的顶部对接在弹性膜层的底部面,所述弹性条的底部对接在悬空柱的外周;所述悬空柱的底部朝外扩展,形成圆盘状的底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