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046349发布日期:2024-05-20 11:1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特指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地下车站内部结构施工位于市域线主体结构顶板完成之后,部分结构侧墙因为图纸与现场的原因选择了后做,施工难度较大,内部结构,是主体之后施工较为复杂的一个部分。其中,包括板、梁、柱、墙等繁杂而细小的施工部位,而这些部位的施工面临的问题就是主体结构顶板封闭之后,仅留存两个轨排井进行施工材料的调运,周转困难,内部施工采用运输工具进行分材料运输,运输完成后进行施工,排架搭设,模板支合,混凝土浇筑等阶段施工,混凝土浇筑采用天泵+地泵+运输工具进行施工。

2、对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用普通的天泵是没法进行浇筑施工,因为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中隔墙与中板已浇筑完成,轨行区侧墙高度较高,因此需要分段浇筑,侧墙顶部与中板底面结合部分的浇筑明显存在困难,因为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上下部位全部封闭,仅能在侧面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灌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解决现有的侧墙顶部与中板底面结合部分的浇筑明显存在困难的问题。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包括:斜溜槽,所述斜溜槽与中板底面、侧墙墙面紧贴,所述斜溜槽内部置空,可浇筑混凝土;木方,所述木方设置于所述斜溜槽外侧周边;多个卡箍,多个所述卡箍设置于所述斜溜槽的底斜面上,多个所述卡箍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斜溜槽外侧的所述木方上;支撑模块,所述支撑模块设置于侧墙外侧的底板上,且所述支撑模块支撑于所述斜溜槽的下方。

3、本发明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中,通过斜溜槽的使用,可以减少对板体的破坏,也降低了钻浇筑孔的成本,且斜溜槽可以重复使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4、本发明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溜槽与所述侧墙的相接点在撑洞的外周。

5、本发明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木方与所述中板底面、所述侧墙墙面连接。

6、本发明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个所述卡箍之间平行设置。

7、本发明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模块包括:盘扣架,所述盘扣架安装于所述底板上;平台,所述平台设置于所述盘扣架的顶端;顶托,所述顶托的两端支撑于所述斜溜槽的底斜面与所述平台之间。

8、本发明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托与所述斜溜槽的底斜面垂直设置。

9、本发明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溜槽浇筑口的高度高于所述中板底面。

10、本发明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斜溜槽及支撑模块在施工现场布置完毕;利用天泵将混凝土输送至料斗中;使用运输工具将所述料斗运输至所述斜溜槽的槽口上部;打开所述料斗下部的卡口,将所述混凝土输入所述槽口进行浇筑;在所述料斗完成一次所述混凝土的输送后,将振捣棒放入所述斜溜槽内进行振捣;循环操作,直至浇筑面上升至所述斜溜槽的槽口边缘,完成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溜槽与所述侧墙的相接点在撑洞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方与所述中板底面、所述侧墙墙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卡箍之间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模块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与所述斜溜槽的底斜面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溜槽浇筑口的高度高于所述中板底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包括:斜溜槽,斜溜槽与中板底面、侧墙墙面紧贴,斜溜槽内部置空,可浇筑混凝土;木方,木方设置于斜溜槽外侧周边;多个卡箍,多个卡箍设置于斜溜槽的底斜面上,多个卡箍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斜溜槽外侧的木方上;支撑模块,支撑模块设置于侧墙外侧的底板上,且支撑模块支撑于斜溜槽的下方。本发明一种用于地下车站高侧墙顶部与中板结合面及钢支撑留撑洞后浇的装置中,通过斜溜槽的使用,可以减少对板体的破坏,也降低了钻浇筑孔的成本,且斜溜槽可以重复使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宝,陈国飞,吴晸赟,唐雨潇,王祺麟,姚强,梁九泽,王凯,聂金阁,孙煌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