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挡水装置,具体是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目前综合型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新兴载体,伴随极端降水频发,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地铁站、地下广场、地下车库等入口处于低洼地段,雨水倒灌案例日益增多。
2、现有技术措施中,主要依靠安装挡水板、堆载沙袋等,难以保障正常通行和适应挡水的及时性。提升挡水截水类设施设备的防灾减灾智能化和有效实用性、保障城市地下空间及其设施的安全运营是当前需要研究创新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包括:
3、l型支座;所述l型支座具有竖直部与水平部,所述竖直部设于截水沟的外侧端;
4、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所述竖直部铰连接,所述挡水板与所述水平部通过电控液压杆相连接,所述电控液压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挡水板、水平部铰连接;
5、玻璃管,设于所述截水沟的内侧端;所述玻璃管的内部设置有高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和中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
6、警报装置;
7、控制系统,与所述高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中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电控液压杆、警报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到所述中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的信号时,控制所述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息提醒;接收到所述高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的信号时,控制所述电控液压杆伸展。
8、优选的,所述l型支座采用钢材料制成框架结构。
9、优选的,所述水平部的上端面设置有隔震防水密封橡胶垫。
10、优选的,所述挡水板的左侧顶部与所述竖直部的顶部铰连接,所述挡水板的左侧底部与所述竖直部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柔性可伸缩防水罩。
11、优选的,所述玻璃管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管。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3、步骤1:建设截水沟;
14、步骤2:安装挡水板:提前加工l型支座,将挡水板、电控液压杆安装于l型支座上,布设连接好供电及信号传输电缆;
15、步骤3:安装感应器及配套设施:提前将高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中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安装于玻璃管中,玻璃管竖向固定于截水沟的内侧沟壁,连接好供电及信号传输线缆,连接好应急供电电源、警报装置,并做好调试;
16、步骤4:装置运行:积水在截水沟内水位上升至中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中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感应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警报装置发出警报信息提醒;积水上升至高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高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感应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控液压杆伸展,带动所述挡水板成垂直于水平面的状态,持续供电保持电控液压杆对挡水板的支撑;水位回落,高位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器未感应到水位,电控液压杆的供电自动断电,挡水板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收起。
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保障日常正常通行的前提下,能随时监控地下空间入口处的潜在水流倒灌水情灾害发生,及时预警、抬升挡水板,有效阻挡水流进入。非接触式电容式感应元器件,相较于传统水位感应装置,不易老化损坏,设置于密闭透明玻璃管中,符合其工作原理,又能保护感应器。该挡水装置兼顾自身防水密封性设计,防止雨水进入长期浸泡电控液压动力装置,开启时能有效阻隔水流通过装置结构缝隙渗流。
1.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座采用钢材料制成框架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的上端面设置有隔震防水密封橡胶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左侧顶部与所述竖直部的顶部铰连接,所述挡水板的左侧底部与所述竖直部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柔性可伸缩防水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管。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非接触式液位感应智能化挡水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