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挖布局结构及轮式挖机,属于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1、随着工程机械的不断发展,轮挖作为挖掘机的重要成员,在各类施工场景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轮挖机将燃油箱布置在挖机平台上,这就造成对燃油箱加注燃油时,需要操作员爬上挖机平台进行加注操作,因挖机平台高于其它车辆的车架平台,所以这种布局导致加注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其次现有的轮挖机布局中,燃油箱占用了挖机平台过多的回转空间,给整机通道布局带来不便,进一步影响了车辆的安全性。另外燃油箱加重了上车平台的重量,每次回转作业时都会对燃油箱做无用功,影响了挖机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挖布局结构及轮式挖机,通过本发明对回转平台及在回转平台上布局进行整体性改进,将燃油箱设计为对称的两组分别固定安装在中车架的两侧,减轻了回转平台上车的重量,回转作业时不需要再对燃油箱做无用功,节能性更好,同时轮式挖机狭小空间作业能力更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轮挖布局结构,包括:
4、回转平台,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回转平台上的驾驶室、动臂、扶手、工具箱、液压油箱、动力系统机棚及平衡机构,通过回转机构与回转平台传动连接的中车架,对称设置在中车架两侧的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以及对称安装中车架两侧且分别位于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内侧的两组燃油箱;
5、其中,所述中车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前驱动系统和后驱动系统,所述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对称设置在前驱动系统和后驱动系统之间;
6、所述第一车架位于驾驶室和扶手的下方,所述第二车架位于扶手的下方且扶手与第二车架在纵向空间内保持对应关系,用于为驾驶员上下车提供支撑。
7、可选的,所述两组燃油箱包括:设于第一车架内侧的第一燃油箱以及设于第二车架内侧的第二燃油箱;且所述第一燃油箱和第二燃油箱位于同一高度上,第一燃油箱和第二燃油箱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8、可选的,所述第二燃油箱朝向第二车架的侧面上开设有燃油箱加注口,且所述燃油箱加注口朝向第二车架外侧倾斜。
9、可选的,还包括设于回转平台上的上车燃油系统和与上车燃油系统连接的中回总成;
10、所述第一燃油箱通过下车燃油吸油管与中回总成连接,所述第二燃油箱通过下车燃油回油管与中回总成连接;中回总成还通过上车燃油吸油管、上车燃油回油管与上车燃油系统连接,用于通过上车燃油吸油管向上车燃油系统供应第一油箱的燃油及通过上车燃油回油管接收上车燃油系统未消耗完的燃油。
11、可选的,所述中回总成包括:中回芯体、间隙配合在中回芯体外侧的中回燃油壳体、间隙配合在中回芯体外侧且固定安装在中回燃油壳体底部的中回液压油壳体和固定安装在中回液压油壳体底部的中回盖板。
12、可选的,所述中回芯体上分别开设有与上车燃油吸油管相连的芯体燃油吸油口和与上车燃油回油管相连的芯体燃油回油口;
13、所述中回燃油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与下车燃油吸油管连接的壳体燃油吸油口和与下车燃油回油管连接的壳体燃油回油口;
14、所述中回液压油壳体的外侧设有安装孔,用于与中车架固定连接。
15、可选的,所述中回芯体上径向设有凸台,且凸台位于中回燃油壳体和中回液压油壳体的连接处,用于支撑中回燃油壳体,同时隔离中回燃油壳体与中回液压油壳体。
16、可选的,所述回转平台前端与第二车架前端在纵向上呈阶梯状,且回转平台外侧端与第二车架外侧端在纵向上呈阶梯状用于增加轮挖机前端和侧面的上下车的通道空间,同时缩短回转平台在驾驶室侧向的尺寸,使扶手和工具箱随回转平台的缩短而后移,减少对驾驶室侧向视野的遮挡,提高作业安全性。
17、可选的,所述扶手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回转平台上且靠近回转平台前端,所述扶手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液压油箱上;
18、所述工具箱固定安装在液压油箱的前端,且所述工具箱位于扶手的下方;
19、所述动臂位于驾驶室和工具箱及扶手之间;
20、所述动力系统机棚固定安装在液压油箱的后端,且所述动力系统机棚的一端与平衡机构固定连接。
21、一种轮式挖机,所述轮挖机采用上述布局结构。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23、1、通过对回转平台及在回转平台上的驾驶室、动臂、扶手、工具箱、液压油箱、动力系统机棚及平衡机构进行整体性改进,将燃油箱设计为对称的两组分别固定安装在中车架的两侧,减轻了回转平台上车的重量,回转作业时不需要再对燃油箱做无用功,节能性更好;同时使回转平台的空间更大,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小车辆的尾部回转半径,狭小空间作业能力更强;
24、2、两组燃油箱之间相互连通,位置高度一致,从而燃油液面高度保持一致,增大了下车的重量,降低了车辆的重心,且车辆左右对称,重心居中,使得改造后的车身稳定性更好;
25、3、通过中回总成将两组燃油箱与上车燃油系统连接,中回总成的中回燃油壳体与中回液压油壳体相互分开又硬性连接,中回芯体的共用实现结构精简,且在中回总成发生泄露故障时,可以避免燃油和液压油的相互污染;
26、4、相对于传统的回转平台长度设计,一方面缩短回转平台前端的水平尺寸,使回转平台的前端与第二车架在纵向上呈阶梯状,增加上下车的通道空间,同时扶手和工具箱随回转平台的缩短而后移,减少对驾驶室侧向视野的遮挡,提高作业安全性,扶手与第二车架在纵向空间上对应改进,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提高操作员上下车的安全性;
27、5、两组燃油箱设置在中车架后同时使燃油箱加注口距离地面更近,燃油加注站在地面就能完成,安全性更高;
28、6、从增加燃油箱的数量进一步增加燃油箱的容积,提升车辆的续航能力,同时降低独立燃油箱的开裂风险;
29、7、燃油箱布置在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内侧,避免外力破坏燃油箱。
1.一种轮挖布局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挖布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两组燃油箱包括:设于第一车架内侧的第一燃油箱以及设于第二车架内侧的第二燃油箱;且所述第一燃油箱和第二燃油箱位于同一高度上,第一燃油箱和第二燃油箱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挖布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均安装有燃油箱保护结构,分别用于保护第一燃油箱和第二燃油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挖布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燃油箱朝向第二车架的侧面上开设有燃油箱加注口,且所述燃油箱加注口朝向第二车架外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挖布局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回转平台上的上车燃油系统和与上车燃油系统连接的中回总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挖布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中回总成包括:中回芯体、间隙配合在中回芯体外侧的中回燃油壳体、间隙配合在中回芯体外侧且固定安装在中回燃油壳体底部的中回液压油壳体和固定安装在中回液压油壳体底部的中回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挖布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中回芯体上分别开设有与上车燃油吸油管相连的芯体燃油吸油口和与上车燃油回油管相连的芯体燃油回油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挖布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中回芯体上径向设有凸台,且凸台位于中回燃油壳体和中回液压油壳体的连接处,用于支撑中回燃油壳体,同时隔离中回燃油壳体与中回液压油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挖布局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回转平台前端与第二车架前端在纵向上呈阶梯状,且回转平台外侧端与第二车架外侧端在纵向上呈阶梯状,用于增加轮挖机前端和侧面的上下车的通道空间,同时缩短回转平台在驾驶室侧向的尺寸。
10.一种轮式挖机,其特征是,所述轮式挖机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