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工装及钻孔灌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32491发布日期:2024-12-06 16:5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定位工装及钻孔灌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基基础,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工装及钻孔灌注系统。


背景技术:

1、钻孔灌注工艺中,先在地面预埋护筒,再利用钻孔机对护筒内进行地下钻孔,以将护筒内的泥土清除,接着再往护筒内填充骨架以及混凝土,以实现对地层的加固。因此,钻孔灌注工艺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大型构筑物等工程中。

2、相关技术中,钻孔灌注系统包括护筒、骨架组件、吊车以及经纬仪,为了使骨架组件能够对中放入护筒的桩孔,需要利用经纬仪对准骨架中心与桩孔中心。具体地,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水平稳固的三脚架上,并将经纬仪的十字丝位于桩孔的中心位置上,接着瞄准骨架组件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吊车调整骨架组件的位置,使得骨架组件的中心位置正好位于十字丝上,从而确定骨架中心和桩孔中心对准。然而,该对中操作需要用到经纬仪,经纬仪的操作相对繁琐,一般需要专业人员的持续操作,不利于指导普通施工者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定位工装以及钻孔灌注系统,旨在实现骨架组件的快速对中,方便普通施工者的操作,提高骨架组件的安装精度和施工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用于将护筒的中心和骨架组件的中心定位在一条轴线,所述护筒沿竖直方向设有桩孔,所述骨架组件垂直于竖直方向贯穿设有支撑孔,所述定位工装包括第一支架、移动装置、检测件以及穿杠,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水平安装于地面,所述第一支架沿竖直方向贯穿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与所述桩孔同心设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骨架组件沿所述桩孔的孔深方向升降并可沿横向移动;所述检测件用于测量所述骨架组件的周侧至所述第一定位孔孔壁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移动装置将所述骨架组件的中心对齐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中心;所述穿杠用于穿设于所述支撑孔,并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架背离地面的一侧,以支撑所述骨架组件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开口边缘。

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壁贯穿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沿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多个第一调节件,一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调节孔,并活动抵接于所述护筒的外周侧,控制各所述第一调节件活动抵接行程,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桩孔同心设置。

4、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外筒、第一传动部以及弹簧,所述外筒的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孔,并轴向贯穿设有一活动孔,所述第一传动部活动穿设于所述活动孔和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活动孔的开口边缘,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部朝所述护筒的方向运动。

5、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孔的数量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孔沿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穿杠的数量设有多个,一所述穿杠穿设于一所述支撑孔。

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第二支架和两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沿竖直方向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同心设置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孔壁的相对两侧贯穿设有两第二调节孔,一所述第二调节件活动穿设于一所述第二调节孔,两所述第二调节件分别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骨架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骨架组件的相对两侧。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两固定部、活动臂以及第二传动部,两所述固定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孔朝向所述骨架组件的开口边缘,所述活动臂的两端活动连接于两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第二传动部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并连接于所述活动臂,以带动所述活动臂朝靠近或远离所述骨架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骨架组件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调节件朝向所述骨架组件的一侧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抵接于所述骨架组件的一侧。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架的同一侧还贯穿设有两第三调节孔,两所述第三调节孔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相对两侧,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调节孔的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两第三调节件,一所述第三调节件活动穿设于一所述第三调节孔,两所述第三调节件分别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骨架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骨架组件的另一相对两侧。

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调节件包括抵接杠和第三传动部,所述抵接杠的一侧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三调节孔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开口边缘,所述第三传动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调节孔,并连接于所述抵接杠,以带动所述抵接杠抵接于所述骨架组件的一侧。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背离地面的一侧凸设有四个定位部,四个所述定位部周向间隔设置,非周向相邻的两所述定位部用于分别连接于一参考线的两端,非周向相邻的另两所述定位部用于分别连接于另一参考线的两端,两所述参考线的中心交叉形成一校准点,以用于对所述骨架组件进行对中校核。

11、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钻孔灌注系统,所述钻孔灌注系统包括地基结构和如上所述的定位工装,所述地基结构包括护筒和骨架组件,所述护筒部分预埋于地面,所述护筒沿竖直方向设有桩孔,所述骨架组件包括多个h型钢,多个所述h型钢沿竖直方向依次拼接,所述h型钢的周侧开设有所述支撑孔。

1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先将第一支架水平安装于地面,并使第一支架的第一定位孔和桩孔同心设置,继而使得第一支架可以将桩孔的中心位置作为一个参考系。接着,在骨架组件通过移动装置下放于桩孔的过程中,通过测量骨架组件的周侧到第一支架的距离,并通过移动装置调整骨架组件的中心位置,可以快速实现对骨架组件的快速对中。最后通过将穿杠穿设于骨架组件预先开设好的支撑孔,进一步实现对第一支架的临时支撑和固定。

13、因此,本发明方案在骨架中心与桩孔中心的对准过程中,不必借助经纬仪进行瞄准对中,而是直接测量骨架组件参考点到第一支架的相对位置,以实现骨架组件的快速对中,继而有利于指导普通施工者的工作,同时有利于提升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护筒的中心和骨架组件的中心定位在一条轴线,所述护筒沿竖直方向设有桩孔,所述骨架组件垂直于竖直方向贯穿设有支撑孔,所述定位工装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孔壁贯穿设有多个第一调节孔,多个所述第一调节孔沿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多个第一调节件,一所述第一调节件穿设于一所述第一调节孔,并活动抵接于所述护筒的外周侧,控制各所述第一调节件活动抵接行程,以使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桩孔同心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外筒、第一传动部以及弹簧,所述外筒的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调节孔,并轴向贯穿设有一活动孔,所述第一传动部活动穿设于所述活动孔和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活动孔的开口边缘,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以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部朝所述护筒的方向运动。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孔的数量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孔沿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穿杠的数量设有多个,一所述穿杠穿设于一所述支撑孔。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第二支架和两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背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沿竖直方向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同心设置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孔壁的相对两侧贯穿设有两第二调节孔,一所述第二调节件活动穿设于一所述第二调节孔,两所述第二调节件分别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骨架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骨架组件的相对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两固定部、活动臂以及第二传动部,两所述固定部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孔朝向所述骨架组件的开口边缘,所述活动臂的两端活动连接于两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第二传动部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并连接于所述活动臂,以带动所述活动臂朝靠近或远离所述骨架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骨架组件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的同一侧还贯穿设有两第三调节孔,两所述第三调节孔设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相对两侧,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调节孔的方向延伸,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两第三调节件,一所述第三调节件活动穿设于一所述第三调节孔,两所述第三调节件分别沿靠近或远离所述骨架组件的方向抵接于所述骨架组件的另一相对两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件包括抵接杠和第三传动部,所述抵接杠的一侧活动抵接于所述第三调节孔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开口边缘,所述第三传动部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三调节孔,并连接于所述抵接杠,以带动所述抵接杠抵接于所述骨架组件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背离地面的一侧凸设有四个定位部,四个所述定位部周向间隔设置,非周向相邻的两所述定位部用于分别连接于一参考线的两端,非周向相邻的另两所述定位部用于分别连接于另一参考线的两端,两所述参考线的中心交叉形成一校准点,以用于对所述骨架组件进行对中校核。

10.一种钻孔灌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灌注系统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工装及钻孔灌注系统,涉及地基基础技术领域,所述定位工装包括第一支架、移动装置、检测件以及穿杠,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水平安装于地面,所述第一支架沿竖直方向贯穿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用于与所述桩孔同心设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骨架组件沿所述桩孔的孔深方向升降并可沿横向移动;所述检测件用于测量所述骨架组件的周侧至所述第一定位孔孔壁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移动装置将所述骨架组件的中心对齐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中心;所述穿杠用于穿设于所述支撑孔,并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架背离地面的一侧,以支撑所述骨架组件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开口边缘。本发明方案旨在实现对骨架组件的快速对中。

技术研发人员:陈佛赐,凌峰,陈树贤,伍一,杨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栢堤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