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359282发布日期:2025-03-21 15:0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地铁施工,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


背景技术:

1、装配式车站是装配式建筑的一种新形式,装配式车站是将车站结构沿纵向拆分成若干标准结构环,然后每环结构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拆分成若干标准构件。这些构件全部在工厂内集中生产,并在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将预制构件一块一块按顺序一次性拼装成型。

2、中国发明专利cn117027055a公布了一种装配式地铁车站中板拼装设备及其施工方法,该方案的装配式地铁车站中板拼装设备的大范围移动通过移动台车。小范围的纵向移动通过电动移动承台。多根电动液压千斤顶用于调整预制中板的竖向移动和翻转,通过油缸不同比例的伸缩,控制预制中板的倾斜程度。每个承托架配置有点云摄像头,可检测中板在拼装过程中的精度,在预制中板完成拼装后,通过电动滑移架上的距离传感器由前到后连续的多块已铺设的预制中板的平整度,包括预制构件中板的长度方向上的平整度。此方案提高了装配中板的拼装精度,但是这种装配方法需要完成前一预制构件的拼装后才能进行下一预制构件的拼装,由于两预制构件拼装后需要一定的冷却稳固时间,导致施工周期十分漫长,施工占用道路时间无法缩短,并且十分影响施工的安全性。

3、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可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可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将基坑挖掘完成后进行现浇底板1施工,完成现浇底板1施工之后进行预制构件的拼装,所述现浇底板至少完成前八环的施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一:将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生产完成,并运输至施工现场;

5、步骤二:将挖掘后的基坑底部施工精平条带,作为底板1构件的拼装基面;

6、步骤三:设置多台台车和起重机,通过起重机吊装中立柱5,对所述中立柱5底部进行通过螺栓临时固定,再通过台车调整中立柱5的姿态,直至完成定位;

7、步骤四:吊装中纵梁6,将中纵梁6与中立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

8、步骤五:吊装首环侧墙块2,将首环侧墙块2落定于底板1上,并进行临时固定,再通过台车进行位置精调;

9、步骤六:吊装中板拼装台车和顶板拼装台车至预设指定位置,再吊运至少两块顶板3至顶板拼装台车,并将两块顶板3对正锁紧;

10、步骤七:将步骤六的中板4拼装台车移动至下一环位置,中板拼装台车并且运送至首环中板4预设位置处,之后将中板4分别与侧墙和中纵梁6进行固定连接;

11、步骤八:调整台车并移动至下一环位置,拼装第二环侧墙和第二环顶板3,然后拼装第二环中板4,最后将中板4和中纵梁6固定连接;

12、步骤九:重复步骤五至步骤八,直至完成所有预制构件的装配。

13、进一步限定,对现浇的底板1完成现浇施工后进行底板1仰拱回填。这样的结构设计,仰拱回填指的是在底板仰拱完成后,对仰拱下方空间进行的填充作业,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底板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避免因仰拱部位受力集中而造成损坏。

14、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三中的中立柱5采用四向螺栓进行临时固定。这样的结构设计,四向螺栓通常指的是四方头螺栓,其头部设计为正方形,使其相较于普通螺栓拥有更高的拧紧力矩、更好的防滑性能、更高的抗剪切强度和更易操作的方式。

15、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1上设有若干榫头结构,所述步骤五中的首环侧墙块2落定于底板1的榫头结构上,通过环向预紧装置进行临时固定,再通过首环型钢对首环侧墙块2进行纵向预紧张拉。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环向预紧装置使得底板与侧墙块固定更加牢固,底板1的榫头结构也增强侧墙块与底板的紧固度。

16、进一步限定,所述预紧张拉压力为250kn~300kn。

17、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六中的顶板3对正锁紧后,安装纵向预紧装置进行位置精调,直至顶板3被完全定位锁紧。

18、进一步限定,所述起重机和各个台车分别用于吊装预制构件,并进行预制构件的翻转、吊运和安装。

19、进一步限定,所述预制构件每拼装四环后依次进行柱底杯口回填、接头注浆及防水施工、中板4与侧墙拼缝灌浆和侧墙侧壁肥槽分层回填,所述接头注浆分为环向接头注浆和纵向接头注浆。

20、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四中的中纵梁6与中立柱5呈垂直角度连接。

21、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六中的顶板3上还固定连接有顶拱构件7,所述顶拱构件7通过台车将其与顶板3进行拼装,在顶板拼装过程中,设置有侧向限位支撑。这样的结构设计,通过设置侧向限位支撑可确保顶板构件和顶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本方案通过在地铁车站的装配施工工程中,每一环均对应设置底板、侧墙块、顶板、中板、中立柱、中纵梁和顶拱构件,通过设置环向预紧装置使得底板与侧墙块固定更加牢固,通过接头注浆及防水施工、侧墙拼缝灌浆和侧墙侧壁肥槽分层回填,使得底板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得到提升,防水性能大幅增强;车站内的顶板、中板、中立柱、中纵梁和顶拱构件均采用预制构件,在各构件之间进行拼装后,启动接头注浆工作,通过环向接头注浆和纵向接头注浆两种方式,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紧密可靠。本方案的作业方式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并工程质量并不会因此而降低,并且本方案设计的两预制构件拼装后不需要一定的冷却稳固时间,即可拼装下一预制构件,这极大的提升了装配效率。

24、综上所述,装配式车站构件的拼装方法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本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程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拼装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从而确保装配式车站的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基坑挖掘完成后进行现浇底板(1)施工,完成现浇底板(1)施工之后进行预制构件的拼装,所述现浇底板至少完成前八环的施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现浇的底板(1)完成现浇施工后进行底板(1)仰拱回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中立柱(5)采用四向螺栓进行临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若干榫头结构,所述步骤五中的首环侧墙块(2)落定于底板(1)的榫头结构上,通过环向预紧装置进行临时固定,再通过首环型钢对首环侧墙块(2)进行纵向预紧张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张拉压力为250kn~300k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顶板(3)对正锁紧后,安装纵向预紧装置进行位置精调,直至顶板(3)被完全定位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和各个台车分别用于吊装预制构件,并进行预制构件的翻转、吊运和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构件每拼装四环后依次进行柱底杯口回填、接头注浆及防水施工、中板(4)与侧墙拼缝灌浆和侧墙侧壁肥槽分层回填,所述接头注浆分为环向接头注浆和纵向接头注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中纵梁(6)与中立柱(5)呈垂直角度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的顶板(3)上还固定连接有顶拱构件(7),所述顶拱构件(7)通过台车将其与顶板(3)进行拼装,在顶板拼装过程中,设置有侧向限位支撑。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车站构件拼装方法,包括将基坑挖掘完成后进行现浇底板1施工,完成现浇底板1施工之后进行预制构件的拼装,所述现浇底板至少完成前八环的施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预制构件在工厂内生产完成,并运输至施工现场;步骤二:将挖掘后的基坑底部施工精平条带,作为底板1构件的拼装基面;步骤三:设置多台台车和起重机,通过起重机吊装中立柱5,对所述中立柱5底部进行通过螺栓临时固定,再通过台车调整中立柱5的姿态,直至完成定位;步骤四:吊装中纵梁6,将中纵梁6与中立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本方案设计的两预制构件拼装后不需要一定的冷却稳固时间,即可拼装下一预制构件,这极大的提升了装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恩菠,陈建强,马国松,刘家辉,刘金华,鞠绍慧,王延豪,潘安飞,崔振,邵星,姜志强,谷子琪,杨乔华,丁锋,李先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