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抽水蓄能电站,尤其涉及一种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进行汲水的取水泵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抽蓄电站”)或其他引水工程中,其上下库消防及生活用水一般都需要从相应的水库取水。目前主流的取水方案有三种,一是通过设置于下库启闭机房内部的井用潜水泵取水;二是岸边式取水,即在岸边设取水泵房和取水井;三是移动式取水,即设缆车或浮船取水。但是抽蓄电站工程短期内水位变幅较大,针对以上三种取水方式,或者土建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投资高;或者运行复杂,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进行汲水的取水泵布置结构,该取水泵布置结构设置在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既有结构平台上,这样既不需要单独设置取水构筑物,又不会占用建筑物内部空间,同时还有利于后期泵组的检修和维护。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水泵布置结构包括:
3、水泵基础,所述水泵基础设置于所述既有结构平台(如进出水口扩散段之间的平台)上,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水泵基础的高度高于所述平台;
4、潜水泵,所述潜水泵设置于所述水泵基础上,所述潜水泵具有出水口;
5、泵组出水管,所述泵组出水管沿所述平台的表面和所述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坡面延伸,所述泵组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直接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道路并沿所述道路敷设至各个用水点。
6、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水泵布置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7、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既有结构平台和所述潜水泵位于所述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死水位以下;
8、定义所述死水位的水位高度为h1,所述既有结构平台的顶部高度为h2,所述潜水泵的防过热水位为h3,则h1-h2>h3-h2。
9、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潜水泵的数量至少为两组,至少两组所述潜水泵分别通过独立出水管道与所述泵组出水管连通,所述独立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压力表和检修阀。
10、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泵组出水管采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所述泵组出水管在所述平台的表面采用贴地面明敷,在所述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坡面采用暗敷。
11、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既有结构平台还包括检修踏步,所述潜水泵水平安装于所述检修踏步附近的所述平台上。
12、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该取水泵布置结构还包括潜水泵控制柜,所述潜水泵控制柜与所述潜水泵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潜水泵的工作状态,所述潜水泵控制柜布置于所述抽水蓄能电站的临近启闭机房内。
13、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利用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既有结构平台进行布置和汲水,较好地解决了抽蓄电站取水繁琐不便的难题,充分利用了电站既有结构平台和水库水质良好的优势,不需要单独建设水泵房或占用启闭机房内部空间,避免了与其他专业的碰撞,大大节省了造价,降低了施工难度。潜水泵布置于既有结构平台上,运行环境良好,进而可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另外还可以利用水库水位变动频繁,便于运行维护。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1.一种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进行汲水的取水泵布置结构,所述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具有既有结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泵布置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进行汲水的取水泵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结构平台和所述潜水泵位于所述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死水位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进行汲水的取水泵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水泵的数量至少为两组,至少两组所述潜水泵分别通过独立出水管道与所述泵组出水管连通,所述独立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止回阀、压力表和检修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进行汲水的取水泵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组出水管采用不锈钢无缝钢管,所述泵组出水管在所述平台的表面采用贴地面明敷,在所述抽水蓄能电站水库的坡面采用暗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进行汲水的取水泵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结构平台还包括检修踏步,所述潜水泵水平安装于所述检修踏步附近的所述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从抽水蓄能电站水库进行汲水的取水泵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潜水泵控制柜,所述潜水泵控制柜与所述潜水泵电性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潜水泵的工作状态,所述潜水泵控制柜布置于所述抽水蓄能电站的临近启闭机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