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水体景观工程,尤其涉及一种溢流排水井。
背景技术:
1、目前大多数水体景观工程在设计和建设时,主要考虑了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只设置了溢流功能,而没有设置水体排空功能。水体景观工程在不具备水体排空功能,存在以下问题:
2、维护困难,在需要进行水体置换或水池、水塘维修时,如果没有排空功能,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这些工作,因为需要将水一点一点地排出,而不能一次性排空。
3、灵活性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将水体排空,例如进行大型维修、更换设备等。如果没有排空功能,这些工作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流排水井,解决了水体景观工程水体不具备排空功能,不利于排水检修、排水困难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溢流排水井,所述溢流排水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一侧的上端开设有溢流口,所述井体的顶部开设有井口;进水管和阀门,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井体的外侧,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井体一侧的下端与所述井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井体另一侧的下端连通。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排水井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井口的顶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排水井还包括水位控制板,所述水位控制板与所述溢流口连接,所述溢流口的上端预留有溢流进水口,所述水位控制板可调节所述溢流进水口的高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位控制板与所述溢流口可移动连接,所述水位控制板与所述溢流口移动连接的移动方向可调节所述溢流进水口的高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排水井还包括止水胶条、第一竖向胶条、第二竖向胶条和多个横向胶条,所述止水胶条设置于所述溢流口的外围,所述多个横向胶条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水位控制板的一侧,所述多个横向胶条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竖向胶条,所述多个横向胶条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竖向胶条,所述第一竖向胶条、第二竖向胶条和多个横向胶条密封连接所述止水胶条。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水胶条呈凹陷形,所述止水胶条从下至上套设于所述溢流口的外围,所述止水胶条的底部与所述横向胶条密封连接,所述止水胶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竖向胶条和所述第二竖向胶条密封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位控制板的两端和所述溢流口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所述水位控制板与所述溢流口通过螺栓和螺母可拆卸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溢流排水井还包括井盖,所述盖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井盖与所述盖板中部的通口嵌合。
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溢流排水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溢流排水井设置有溢流口和出水管,具有溢流功能的同时具备水体排空功能,水体放空方便,大大降低水体排空成本。水位控制板采用螺栓与螺母连接,可灵活调节水位控制板高度,进而调整水位雍水高度。且本申请的溢流排水井制作简单,检修维护方便。
1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1.一种溢流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排水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排水井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覆盖于所述井口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排水井还包括水位控制板,所述水位控制板与所述溢流口连接,所述溢流口的上端预留有溢流进水口,所述水位控制板可调节所述溢流进水口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控制板与所述溢流口可移动连接,所述水位控制板与所述溢流口移动连接的移动方向可调节所述溢流进水口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排水井还包括止水胶条、第一竖向胶条、第二竖向胶条和多个横向胶条,所述止水胶条设置于所述溢流口的外围,所述多个横向胶条从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水位控制板的一侧,所述多个横向胶条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竖向胶条,所述多个横向胶条的另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二竖向胶条,所述第一竖向胶条、第二竖向胶条和多个横向胶条密封连接所述止水胶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溢流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胶条呈凹陷形,所述止水胶条从下至上套设于所述溢流口的外围,所述止水胶条的底部与所述横向胶条密封连接,所述止水胶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竖向胶条和所述第二竖向胶条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溢流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控制板的两端和所述溢流口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所述水位控制板与所述溢流口通过螺栓和螺母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溢流排水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排水井还包括井盖,所述盖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井盖与所述盖板中部的通口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