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边坡工程加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1、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既有填方边坡挡墙出现破损病害的情况,如墙面出现鼓包、渗水、裂缝及墙体外倾等病害,从而影响挡土墙的承载性能。为了保证墙体长久稳定,需有针对性的进行必要的加固。
2、目前常用于受损挡墙加固的方法主要包括:墙身或墙背注浆加固、墙面施做格构锚索加固、墙前被动区施做抗滑桩支挡加固等。但这些加固措施均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注浆加固方案存在注浆量及注浆压力较难控制的问题,施工过程浆液产生的压力可能加剧墙体病害;或者当墙顶分布既有建(构)筑物或管线时,注浆施工容易对其正常使用造成不利影响。格构锚杆加固效应的发挥对墙背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的要求较高,当墙背为回填土时,其无法为锚固体提供足够的锚固力,极易导致加固工程的失败;同时,在墙身设置锚杆首先需要采用潜孔钻成孔,成孔过程产生的外部荷载极易加剧挡墙受损程度,甚至造成整体垮塌。抗滑桩虽然整体刚度较大,能够较大程度提高整个坡体的整体稳定性,但其造价较高,且当周边环境复杂或空间受限时,无法采用大型机械设备施工,从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若采用人工挖孔桩,一方面施工速度较慢,另一方面施工安全风险较高,因此在很多工况下不宜使用;此外,抗滑桩支挡虽然能较大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但对于墙面局部受损的加固作用往往有限。
3、基于上述问题,亟需开发一种施工简便、快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且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工况下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施工简便、快速、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且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工况下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包括多排注浆微型桩和钢筋砼圬工体,所述注浆微型桩按照设定间距沿挡墙的走向布置于受损挡墙墙脚外侧,并通过钻孔注浆锚入深部地层;所述钢筋砼圬工体浇筑于注浆微型桩的顶部;所述注浆微型桩上端锚入钢筋砼圬工体内。这种设计利用注浆微型桩与钢筋砼圬工体共同为受损挡墙提供抗滑移力及抗倾覆弯矩。
4、优选的,所述钢筋砼圬工体上按照设定间距布置有由pvc管材形成的多个泄水孔,优选水平间距为2.0m,pvc管材伸入到墙背填方体内,能够及时将墙背地下水引排至坡体外。
5、优选的,所述注浆微型桩采用小型地质钻机成孔,桩间间距为3.0~5.0倍桩孔孔径,排间距为1.0~2.0m。
6、优选的,所述注浆微型桩桩内的筋材的横截面为圆形、u型、“工”型中的一种。
7、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若挡墙的受损位置不高于其露出地面高度h的1/3时,所述钢筋砼圬工体浇筑为多级台阶状,且所述钢筋砼圬工体的总高度超过挡墙的受损部位,每级台阶的高度为h/6。
8、优选的,每级台阶内对应锚入有所述注浆微型桩。
9、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若挡墙的受损位置高于其露出地面高度h的1/3时,所述钢筋砼圬工体在靠近墙面的一侧浇筑有用于加固挡墙受损位置的钢筋砼面板。
10、优选的,所述钢筋砼面板与钢筋砼圬工体整体配筋后浇筑为一体结构,其厚度为300~400mm。
11、进一步的,所述钢筋砼面板上设置有一排锚杆,所述锚杆贯穿挡墙锚入深部地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设计巧妙、形式灵活多变、且受力合理明确、施工简便快速、无需大型机械设备施工、造价更低,施工对工作面宽度要求低、适性强,更重要的是加固施工对既有受损挡墙扰动小,能够较好的适用于各类常见的挡墙病害加固工程,特别适用于空间受限、周边环境复杂或需应急治理工况下的受损填方边坡挡墙加固工程领域。
1.一种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排注浆微型桩和钢筋砼圬工体,所述注浆微型桩按照设定间距沿挡墙的走向布置于受损挡墙墙脚外侧,并通过钻孔注浆锚入深部地层;所述钢筋砼圬工体浇筑于注浆微型桩的顶部;所述注浆微型桩上端锚入钢筋砼圬工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挡墙的受损位置不高于其露出地面高度h的1/3时,所述钢筋砼圬工体浇筑为多级台阶状,且所述钢筋砼圬工体的总高度超过挡墙的受损部位,每级台阶的高度为h/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级台阶内对应锚入有所述注浆微型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挡墙的受损位置高于其露出地面高度h的1/3时,所述钢筋砼圬工体在靠近墙面的一侧浇筑有用于加固挡墙受损位置的钢筋砼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面板与钢筋砼圬工体整体配筋后浇筑为一体结构,其厚度为300~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面板上设置有一排锚杆,所述锚杆贯穿挡墙锚入深部地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砼圬工体上按照设定间距布置有由pvc管材形成的多个泄水孔,pvc管材伸入到墙背填方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微型桩采用小型地质钻机成孔,桩间间距为3.0~5.0倍桩孔孔径,排间距为1.0~2.0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填方边坡既有受损挡墙的支护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微型桩桩内的筋材的横截面为圆形、u型、“工”型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