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43444发布日期:2025-04-15 15:59阅读: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边坡支护领域,具体为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1、边坡是市政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施工环境,随着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使得边坡支护在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阶梯式边坡支护工艺,通常采用固定式的支护结构对其进行支护。

2、授权公告号为cn2087017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滑坡治理边坡支护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阶梯型的边坡,边坡包括若干个斜坡和若干个平台,平台的一侧连接有向上倾斜的斜坡,另外一侧连接有向下倾斜的斜坡,还包括支护结构,支护结构

3、包括抗滑桩、第一连系梁和第二连系梁,抗滑桩设置于边坡的坡顶的斜坡和坡脚的斜坡处,以及平台与向上倾斜的斜坡的连接处,设置在同一位置处的抗滑桩均匀设置有多个且顶部连接有第一连系梁,具有良好的滑坡治理效果的目的。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支护结构对阶梯式边坡起到了支护作用,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施工的对象是带有倾斜角度的斜坡,从而会出现不一样的倾斜角度,而上述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所设置的装置大都为固定型,适配性较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边坡支护装置无法适配不同斜坡角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架,所述支护架包括有第一水平架,所述第一水平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水平架,所述第一水平架的外表面设置有折叠板,所述第一水平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一水平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板,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

3、第二水平架,所述第二水平架包括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二水平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的外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水平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4、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架还包括有夹持座,所述夹持座的外表面开设有弹簧柱,所述夹持座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远离所述夹持座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夹持座远离所述定位座的一侧开设有夹持环,所述夹持座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活动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轨,所述第二水平架远离所述支护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三水平架,所述折叠板设置开设在所述第一水平架的上下两端,所述折叠板呈两组对称开设在所述第一水平架的内部,所述固定杆呈两组贯穿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第二水平架、第三水平架的内部,所述第一水平架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水平架,所述第三水平架包括有支撑底板。

5、优选的,所述第二水平架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与所述第三水平架之间,所述第二水平架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架的上表面,所述滑动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的底部。

6、优选的,所述折叠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杆贯穿连接在所述折叠板的内外表面,所述折叠板呈两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的上表面。

7、优选的,所述固定齿板呈两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的侧表面。

8、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呈两组对称开设在所述第二水平架的两侧外表面,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槽远离所述限位扣的一侧,所述固定座呈两组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两端。

9、优选的,所述限位扣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架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表面,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所述限位扣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架的一侧内部,所述限位槽呈圆弧状,所述限位扣呈两组水平对称在所述第二水平架的外表面。

10、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架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架的一侧底部。

11、优选的,所述弹簧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夹持座与所述定位座之间,所述定位座远离所述弹簧柱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架的内壁上,所述弹簧柱呈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夹持座的垂直方向的上下两端。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夹持座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架的一侧底部,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夹持座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架的内壁上,所述夹持环开设在所述夹持座向内的一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限位扣和夹持座的设置,在对阶梯式边坡进行支护的时候,在限位扣的支撑下,推动第一水平架和第三水平架,使其产生错位放置,而错位的长度可以根据边坡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增加其适配性,当调整完毕后,在夹持座的作用下可以对固定杆进行夹持,从而起到稳定支护架的作用,有效防止支护架在固定后第一水平架和第二水平架以及第三水平架产生晃动,导致支护架从边坡上进行脱落。

15、2、通过固定齿板和支撑底板的设置,可以有效加大支护架与边坡面侧面与底部的摩擦力,保障了装置的稳定性。

16、3、通过限位扣和固定座的设置,可以实现支护架的多组连接,有效地扩大了支护架的使用范围和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架(1)包括有第一水平架(11),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水平架(2),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外表面设置有折叠板(12),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13),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齿板(14),所述固定杆(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套(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架(2)还包括有夹持座(26),所述夹持座(26)的外表面开设有弹簧柱(27),所述夹持座(26)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柱(27),所述弹簧柱(27)远离所述夹持座(26)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座(28),所述夹持座(26)远离所述定位座(28)的一侧开设有夹持环(29),所述夹持座(2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板(210),所述活动槽(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轨(211),所述第二水平架(2)远离所述支护架(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三水平架(3),所述折叠板(12)设置开设在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上下两端,所述折叠板(12)呈两组对称开设在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内部,所述固定杆(13)呈两组贯穿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11)、第二水平架(2)、第三水平架(3)的内部,所述第一水平架(11)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架(2)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平架(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水平架(3),所述第三水平架(3)包括有支撑底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架(2)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11)与所述第三水平架(3)之间,所述第二水平架(2)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架(3)的上表面,所述滑动轨(2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板(12)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杆(13)的外表面,所述固定杆(13)贯穿连接在所述折叠板(12)的内外表面,所述折叠板(12)呈两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板(14)呈两组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21)呈两组对称开设在所述第二水平架(2)的两侧外表面,所述固定座(24)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槽(21)远离所述限位扣(22)的一侧,所述固定座(24)呈两组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25)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扣(2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架(2)远离所述固定座(24)的一侧表面,所述限位槽(23)开设在所述限位扣(22)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架(2)的一侧内部,所述限位槽(23)呈圆弧状,所述限位扣(22)呈两组水平对称在所述第二水平架(2)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3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架(3)远离所述第二水平架(2)的一侧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27)固定连接在所述夹持座(26)与所述定位座(28)之间,所述定位座(28)远离所述弹簧柱(27)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架(2)的内壁上,所述弹簧柱(27)呈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夹持座(26)的垂直方向的上下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0)滑动连接在所述夹持座(26)远离所述第一水平架(11)的一侧底部,所述支撑板(210)远离所述夹持座(26)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架(2)的内壁上,所述夹持环(29)开设在所述夹持座(26)向内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边坡支护领域,具体为一种阶梯式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支护架,所述支护架包括有第一水平架,所述第一水平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水平架,所述第一水平架的外表面设置有折叠板,所述第一水平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杆。本技术在通过限位扣和夹持座的设置,在对阶梯式边坡进行支护的时候,在限位扣的支撑下,推动第一水平架和第三水平架,使其产生错位放置,而错位的长度可以根据边坡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增加其适配性,当调整完毕后,在夹持座的作用下可以对固定杆进行夹持,从而起到稳定支护架的作用,有效防止支护架在固定后第一水平架和第二水平架以及第三水平架产生晃动,导致支护架从边坡上进行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虎,黄合爱,樊小锐,杨勇,范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皓泰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26
技术公布日:2025/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