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57842发布日期:2025-02-06 17:34阅读:4来源:国知局
沉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沉井施工,特别涉及一种沉井结构。


背景技术:

1、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作为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与开槽埋管施工及盾构施工相比较,顶管施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该方法不需要开挖地面槽口,而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其中,顶管施工时需要在所铺设的地下管道的两端设置沉井,即工作井,工作井又分为顶进井和接收井。

2、随着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大力开展,地下污水管道日益错综复杂,因此,在城市中通常需要采用沉井顶管的施工方式进行地下管道施工。传统的沉井顶管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完成沉井施工后在沉井的侧壁上开设用于顶管的避让孔,但是,现场开凿上述的避让孔不仅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而且开凿时产生的废渣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现场开凿作业还存在一定的施工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沉井结构,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同时有利于减少浪费并有利于保护环境。

2、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沉井结构,包括:沉井主体,所述沉井主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预设有贯穿该侧壁并用于顶管的避让孔;封堵件,所述封堵件为预制构件,所述封堵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避让孔内,所述封堵件用于封堵所述避让孔。

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沉井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沉井施工时,将封堵件装配至沉井主体相应侧壁的避让孔内,当完成沉井施工并需要进行顶管施工时,将封堵件拆卸下来即可,即本申请实施例的沉井结构不仅无需现场在沉井主体相应的侧壁开凿用于顶管的避让孔,而且封堵件能够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同时有利于减少浪费并有利于保护环境。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沉井主体相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限位块,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限位块,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沉井主体相应的侧壁,另一个所述限位块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封堵件。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井主体相应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容纳空间大于所述限位块的体积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封堵件朝向所述沉井主体内侧的端面设置有容纳空间大于所述限位块的体积的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间的实体部分贯穿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连接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内,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两个所述限位块上均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该限位块通过设置于自身的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部分,另一个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该限位块通过设置于自身的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部分,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相应的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螺母,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相应的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螺母或者一体成型有用于限制相应的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连接件的限位部。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螺柱,所述第一限位槽或者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或者,

7、所述连接件为钢丝绳,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壁具有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块的所述第一弧形面抵接配合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有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块的所述第一弧形面抵接配合的第三弧形面。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井结构具有四组所述连接组件,四组所述连接组件呈环形阵列分布。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沉井主体相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包覆于所述封堵件外的防水橡胶圈,所述防水橡胶圈夹置于所述封堵件与所述避让孔的孔壁之间。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井主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者矩形,所述避让孔的横截面呈圆形。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沉井主体的内底壁铺设有回填砂石层,所述回填砂石层上方设置有浇筑箱底板。

14、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主体相应侧壁的内侧设置有容纳空间大于所述限位块的体积的第一限位槽,所述封堵件朝向所述沉井主体内侧的端面设置有容纳空间大于所述限位块的体积的第二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之间的实体部分贯穿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连接件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内,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两个所述限位块上均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该限位块通过设置于自身的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内的部分,另一个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该限位块通过设置于自身的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的部分,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相应的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连接件的第一螺母,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相应的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螺母或者一体成型有用于限制相应的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连接件的限位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柱,所述第一限位槽或者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连接件的长度;或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壁具有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块的所述第一弧形面抵接配合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有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块的所述第一弧形面抵接配合的第三弧形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结构具有四组所述连接组件,四组所述连接组件呈环形阵列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与所述沉井主体相应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包覆于所述封堵件外的防水橡胶圈,所述防水橡胶圈夹置于所述封堵件与所述避让孔的孔壁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主体的横截面呈圆形或者矩形,所述避让孔的横截面呈圆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主体的内底壁铺设有回填砂石层,所述回填砂石层上方设置有浇筑箱底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沉井结构,包括:沉井主体,所述沉井主体的其中一个侧壁上预设有贯穿该侧壁并用于顶管的避让孔;封堵件,所述封堵件为预制构件,所述封堵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避让孔内,所述封堵件用于封堵所述避让孔。沉井施工时,将封堵件装配至沉井主体相应侧壁的避让孔内,当完成沉井施工并需要进行顶管施工时,将封堵件拆卸下来即可,即本申请实施例的沉井结构不仅无需现场在沉井主体相应的侧壁开凿用于顶管的避让孔,而且封堵件能够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同时有利于减少浪费并有利于保护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李湛,范道波,邸志飞,周蓉,刘赋安,胡小俊,曾焕仪,王绍贵,罗肖肖,高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09
技术公布日:202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