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29197发布日期:2025-02-14 21:42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为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


背景技术:

1、在港口水工建筑物的建设过程中,一些大型的重力式码头、护岸等重力式结构常会采用水下抛石基床,水下抛石基床作为一种基础结构形式,具有承载能力大、抗滑、经济、耐久性好等优点,因而已成为水下基础工程的首选结构形式之一;为确保水下抛石基床具备足够的地基承载力和抗滑稳定性,必须对基床进行密实;目前国内外工程中主要采用的密实方法为重锤夯实法和爆夯密实法;重锤夯实法采用起重设备起吊重锤,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所产生的夯击能来夯实基床;重锤夯实法施工机动灵活,对周边建筑物产生的地震效应影响小,施工干扰小。

2、例如中国专利(cn102877453b)公开了一种水下抛石基床夯实装置,包括夯锤和导流组件,所述的夯锤中央设有垂直贯穿夯锤顶面与底面的导流孔,所述的导流组件包括螺旋桨、马达和隔水舱,所述的螺旋桨设在导流孔内,所述的马达设在与夯锤连接的隔水舱内,该马达上设有与螺旋桨连接的轴,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在夯锤基础上添加导流组件,技术实施简单,成本低,夯实效果好。

3、上述方案还存在如下技术不足,上述在夯锤中央设有垂直贯穿夯锤顶面与底面的导流孔,将螺旋桨设在导流孔内,这样会降低夯锤自身的强度,在撞击时容易使夯锤自身损坏,同时撞击时水流携带的冲击力容易使螺旋桨损坏,基于次,提出了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具备能够在减小水流阻力的同时保证重锤自身的强度等优点,解决了重锤在减水流阻力的同时使自身强度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包括重锤本体,所述重锤本体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设有夯实板、所述夯实板上开设有两组进水孔,所述重锤本体上设有封闭机构,所述重锤本体上设有两组排水孔,所述重锤本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

3、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重锤本体内部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右侧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端固定有连接杆,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有橡胶垫,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左侧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内侧固定有第一密封圈。

4、进一步,所述封闭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重锤本体上的两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左侧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封闭板,所述封闭机构还包括开设在重锤本体内部的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右侧固定有轴承座,所述封闭机构还包括开设在重锤本体内部的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二密封圈。

5、进一步,所述圆形槽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在滑槽内滑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夯实板的顶端相固定。

6、进一步,所述套筒的顶端与圆形槽的顶侧相抵接,所述进水孔和排水孔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7、进一步,所述重锤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圆形孔,所述转轴在圆形孔内旋转,所述排水孔与圆形孔相连通。

8、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内壁与螺杆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内壁与转轴的外表面相贴合。

9、进一步,多个所述封闭板位于对应的排水孔内,所述转轴在轴承座内旋转。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该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通过在重锤本体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夯实板进行移动,使得重锤能够同时具备撞击强度和减小流水阻力的能力,解决了因为在重锤上开孔过大或者过多导致重锤不足以进行夯实的问题,通过在重锤本体上设有封闭机构,能够在利用重锤夯实之前将排水孔关闭,从而有利于重锤夯实。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包括重锤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本体(1)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200),所述移动机构(200)上设有夯实板(3)、所述夯实板(3)上开设有两组进水孔(4),所述重锤本体(1)上设有封闭机构(500),所述重锤本体(1)上设有两组排水孔(6),所述重锤本体(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机构(500)包括开设在所述重锤本体(1)上的两组第二安装槽(501),所述第二安装槽(501)左侧的第二电机(502),所述第二电机(502)的输出轴固定有转轴(503),所述转轴(503)的外表面固定有多个封闭板(504),所述封闭机构(500)还包括开设在重锤本体(1)内部的第一放置槽(505),所述第一放置槽(505)的右侧固定有轴承座(506),所述封闭机构(500)还包括开设在重锤本体(1)内部的第二放置槽(507),所述第一放置槽(505)和第二放置槽(507)的内部均固定有第二密封圈(50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槽(207)的底端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杆(205)在滑槽内滑动,所述连接杆(205)的底端与夯实板(3)的顶端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04)的顶端与圆形槽(207)的顶侧相抵接,所述进水孔(4)和排水孔(6)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两组圆形孔,所述转轴(503)在圆形孔内旋转,所述排水孔(6)与圆形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08)的内壁与螺杆(20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密封圈(508)的内壁与转轴(503)的外表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封闭板(504)位于对应的排水孔(6)内,所述转轴(503)在轴承座(506)内旋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重锤本体,所述重锤本体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设有夯实板、所述夯实板上开设有两组进水孔,所述重锤本体上设有封闭机构,所述重锤本体上设有两组排水孔,所述重锤本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开设在所述重锤本体内部的第一安装槽。该用于夯实水下抛石的重锤,通过在重锤本体的内部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能够带动夯实板进行移动,使得重锤能够同时具备撞击强度和减小流水阻力的能力,解决了因为在重锤上开孔过大或者过多导致重锤不足以进行夯实的问题,通过在重锤本体上设有封闭机构,能够在利用重锤夯实之前将排水孔关闭,从而有利于重锤夯实。

技术研发人员:任彪,李万来,左胜,何青山,梁贞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31
技术公布日:2025/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