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顶管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
背景技术:
1、顶管工程是非开挖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子科目,它是一种不开挖或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工程是通过辅助设备,在不开挖地面的情况下,将管道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等,实现管道铺设的施工工艺,在进行顶管工程前,如果地基条件较差,还需要进行基础加固以提高承载能力,在对地基加固时就需要将抵地桩打进地基内部中进行一个加工,在打桩时就需要用到静力压桩机,然而传统的静力压桩机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2、传统的静力压桩机在使用时,需要通过液压气缸将地桩打进地基当中,然而传统的静力压桩机在进行压桩时不便对地桩进行一个夹持限位,使其在打桩时容易出现位置的偏移,从而影响打桩的效果,因此就需要用到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用以解决现有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在打桩时不便对地桩进行夹持限位的缺陷。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包括支撑座和导轨;所述支撑座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顶端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底端设置有压板,所述支撑架四角的内部开设有导轨,所述支撑座顶端的内部设置有夹持限位结构,所述支撑座的底端设置有辅助结构;所述夹持限位结构包括伺服电机、连接架、夹持限位板、双向螺纹杆和螺套,所述双向螺纹杆设置于支撑座顶端的内部。
3、优选的,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侧设置有螺套,所述螺套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置有夹持限位板。
4、优选的,所述夹持限位板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限位板在支撑座的顶端呈对称分布。
5、优选的,所述螺套套设于双向螺纹杆的外侧,所述螺套与双向螺纹杆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6、优选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连接块、转杆、底座、插杆、固定板、活动柱、万向轮和限位块,所述底座设置于支撑座的底端,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活动柱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支撑座的一侧,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端活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径大于活动柱的外径,所述底座与活动柱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转杆插设进连接块的内部,所述转杆与连接块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其优点在于:
10、通过伺服电机、双向螺纹杆和螺套的配合使用,可以带动两组夹持限位板向中间位置处移动,从而抵在地桩的外侧对地桩进行一个夹持限位,使其地桩在向下移动时不易出现位置的偏移,又因为夹持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活动珠,使其在对地桩夹持限位时又不影响地桩的移动,从而完成夹持限位工作。
1.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包括支撑座(1)和导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螺纹杆(904)的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901),所述双向螺纹杆(904)的外侧设置有螺套(905),所述螺套(905)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架(902),所述连接架(902)的一侧设置有夹持限位板(9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限位板(903)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夹持限位板(903)在支撑座(1)的顶端呈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905)套设于双向螺纹杆(904)的外侧,所述螺套(905)与双向螺纹杆(904)之间构成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3)包括连接块(301)、转杆(302)、底座(303)、插杆(304)、固定板(305)、活动柱(306)、万向轮(307)和限位块(308),所述底座(303)设置于支撑座(1)的底端,所述底座(30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柱(306),所述活动柱(306)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307),所述活动柱(306)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308),所述限位块(308)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305),所述连接块(301)设置于支撑座(1)的一侧,所述连接块(301)的内部设置有转杆(302),所述转杆(302)的底端与固定板(305)的顶端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3)的内径大于活动柱(306)的外径,所述底座(303)与活动柱(306)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顶管工程用静力压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02)插设进连接块(301)的内部,所述转杆(302)与连接块(301)之间构成螺纹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