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建筑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
背景技术:
1、冶金行业旋流池施工过程中,降水或截水后,其基坑底或基坑侧壁仍不可避免地存在渗水的情况,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包括底板混凝土和侧壁混凝土部分,在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不对渗水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将会导致封底混凝土配合比中水占比增大,水泥配比被稀释,混凝土强度降低,其中由于混凝土比重远大于水,基坑底渗水将全部浮于底板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表面自由水增加,带走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表面部分离析,成型后可能造成混凝土粗骨料裸露、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而基坑侧壁渗水将淤积在侧壁混凝土底部,导致该处成型质量差,容易出现漏水的情况。
2、对于以上问题,现场传统普遍做法是,在基坑底开挖集水坑,底板位于集水坑位置处用止水钢板和钢丝网隔出预留洞,待预留洞外底板浇筑完后抽完坑内水,然后立即将集水坑和底板预留洞部分一同浇筑,上述采用集水坑的结构方式,滤水效果差,旋流池底板留有贯通的施工缝(即预留洞),这将加大底板漏水的风险,且需焊接止水钢板和安装隔断钢丝网,施工较为复杂,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包括
4、集水箱,为顶面开口结构,其侧面设有若干滤水孔,所述集水箱预埋在底板混凝土中心平直段的上部;
5、若干钢管,分别预埋在底板混凝土的斜坡段和侧壁混凝土的底部;
6、若干第一水带,分别连接所述钢管与集水箱;
7、水泵,设置在所述集水箱内;
8、第二水带,一端与所述水泵连接,另一端位于池体外。
9、较佳的是,所述集水箱为顶面开口的矩形结构,其五个面均匀设有滤水孔。
10、较佳的是,所述滤水孔孔径为8mm,间距为20cm。
11、较佳的是,所述集水箱由钢板焊接而成。
12、较佳的是,所述集水箱的上部固定有吊环。
13、较佳的是,所述钢管内设置有滤水板。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渗水通过滤水孔进入集水箱或者通过钢管、第一水带进入集水箱,滤水效果好,而水泵则持续将集水箱内的滤水通过第二水带抽至池体外,持续进行滤水,防止混凝土水泥配比被稀释,保证混凝土强度与成型质量。
16、2、集水箱预埋在底板混凝土中心平直段的上部,浇筑底板混凝土时,其下部为连续的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底板漏水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也不用焊接止水钢板和安装隔断钢丝网,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
1.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为顶面开口的矩形结构,其五个面均匀设有滤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孔孔径为8mm,间距为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由钢板焊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的上部固定有吊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池封底混凝土浇筑用滤水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内设置有滤水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