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抢险救灾,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围堤堵漏布。
背景技术:
1、围堤堵漏布主要适用于江河水库堤坝、涵洞等出现管涌、急流转弯、山体滑坡等情况。当出现上述险情时,将围堤堵漏布放置于险情正上方,达到堵漏加固的目的;险情结束后,再将围堤堵漏布收回即可。目前的围堤堵漏布在使用时,围堤堵漏布上的堵水布在上下移动过程中易发生剐蹭,致使堵水布受损;并且堵水布收回后放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堤堵漏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围堵水布易受到损坏,且收回后放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围堤堵漏布,包括:
3、支撑架,用于安装在堤坝上;
4、承载轴,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且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承载轴的一端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承载轴转动的把手;
5、堵漏布本体,缠绕安装于所述承载轴上;所述堵漏布本体的一端与所述承载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具有向外延伸的自由度;
6、配重轴,安装于所述堵漏布本体的另一端上;所述配重轴上设有若干滚轮;
7、辅助转轴,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转轴的与所述承载轴平行间隔布置,且所述辅助转轴位于所述承载轴的一侧下方;所述堵漏布本体支撑于所述辅助转轴上,用于引导所述堵漏布本体向下滑动;
8、支撑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承载轴和所述辅助转轴之间;所述滚轮用于支撑于所述支撑板上且所述配重轴支撑于所述支撑架上。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重轴的长度大于所述堵漏布本体的宽度,且所述配重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堵漏布本体的两端外侧;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两侧均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配重轴的两端用于配合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凹槽中。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配重轴的两端;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滚轮的容纳槽。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堵漏布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沿宽度方向布置的安装腔,所述配重轴贯穿于所述安装腔中。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间隔布置的边部框架和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边部框架呈竖向布置,所述承载轴安装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转轴安装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呈水平设置且固定安装于所述边部框架上。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边部框架的上端均设有轴承座,所述承载轴的两端分别配合安装于两个所述轴承座上。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安装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的中间框架,所述中间框架位于所述堵漏布本体的下方;所述辅助转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中间框架和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于所述中间框架和所述边部框架转动连接。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边部框架和所述中间框架的下端均设有支撑垫板。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轴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板,所述堵漏布本体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与所述辅助转轴对称布置的安装杆。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围堤堵漏布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围堤堵漏布,使用时,工作人员操控把手驱动承载轴在支撑架上转动,堵漏布本体在配重轴和滚轮的作用下,堵漏布本体随承载轴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堵漏布本体的另一端沿堤坝表面向下移动,达到覆盖堤坝的目的;堵漏布本体在下移过程中背面支撑于辅助转轴上,辅助转轴发生转动而使堵漏布本体不易受到磨损;在将堵漏布本体收回时,同样在辅助转轴的作用下对堵漏布本体进行保护;并且当堵漏布本体的另一端收回至支撑架上时,配重轴的两端支撑在支撑架上,而滚轮支撑于支撑板上,以使收回后的堵漏布本体放置稳定、操作便捷。
1.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轴的长度大于所述堵漏布本体的宽度,且所述配重轴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堵漏布本体的两端外侧;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两侧均设有限位凹槽,所述配重轴的两端用于配合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所述配重轴的两端;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两侧;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滚轮的容纳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布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沿宽度方向布置的安装腔,所述配重轴贯穿于所述安装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间隔布置的边部框架和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边部框架呈竖向布置,所述承载轴安装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辅助转轴安装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呈水平设置且固定安装于所述边部框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的上端均设有轴承座,所述承载轴的两端分别配合安装于两个所述轴承座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安装于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的中间框架,所述中间框架位于所述堵漏布本体的下方;所述辅助转轴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于所述中间框架和两个所述边部框架之间,且两端分别于所述中间框架和所述边部框架转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框架和所述中间框架的下端均设有支撑垫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轴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板,所述堵漏布本体安装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堤堵漏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与所述辅助转轴对称布置的安装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