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铸水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1706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预铸水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铸水沟,特指一种由多个预铸水沟体连接而成之混凝土预铸水沟。
传统之水沟制造之演化过程如下(1)传统式之施工是在道路旁挖沟渠以木板模隔间灌注混凝土来制作水沟,此种组卸模板之方式相当浪费人工、物力,尤其在等待混凝土凝固之前又怕混凝土遭破坏以致需重新制作,再者混凝土灌注需搅拌水泥车现场长时间之灌注,相当防碍交通,因此传统式之施工已渐渐被淘汰,由一种预铸式之水沟所取代。
(2)目前新发展出之预铸式水沟是由U型混凝土预铸水沟造型,其上缘设有铁环体供悬吊之用,U型水沟体可置于预先挖好之水沟雏体中,再将泥土填平于水沟体之侧边上,其中相邻之水沟体均相互紧靠,再藉水泥粉饰层填充于相邻水沟体之接合壁面间隙中,达到水沟体不漏水之效果;此种水沟体在短暂使用期内不会有太大问题,但长期使用时,尤其是土质松动或地层凹陷或有地震时则相邻之水沟体之接合处会非常容易裂开,使其中相邻之水沟体异位,致使产生漏水之重大缺陷。另外水沟体从模具中取出时或搬运或施工环境要求将其翻转作业,其主要症结是在水沟体上没有正确绑固点,此乃又其一缺陷。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铸水沟之改良结构,其由多个形状相同的预铸水沟体连接而成,使得相邻之水沟体接合稳固,长久使用也不用担心相邻之水沟体产生异位分离而导致漏水。
本实用新型之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铸水沟之改良结构,水沟体之侧边缘及底面与泥土能紧密结合,产生嵌合之效果而使水沟体更不易移位。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铸水沟之改良结构,水沟体之翻转悬吊作业可快速安全便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种预铸水沟,包括多个形状相同之预铸水沟体,每个水沟体具有大致呈U型之通槽,水沟体之底面设有凹凸块体,在其前端接合面设有凹陷部,后端接合面设有凸出部,沿二垂直墙之上缘二外端部各设具有通孔之连接凹槽,沿二垂直墙之外侧各设有至少一个凹陷面,还可按需要设至少一个加强柱,沿加强柱之适当部位(或其它部位)可按需要设计至少一个通孔;一具有可压缩性且可防止漏水之止水带(或水泥浆粉饰层),安装在相邻之水沟体之凹陷部与凸出部之间作为相邻水沟体接合面之间之密封层;一设有通孔之接合钢板可嵌入相邻之水沟体上之连接凹槽内,再用螺栓连接钢板和水沟体,并可覆上水泥粉饰层,使相邻之水沟体彼此紧密连接。
下面配合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将本实用新型特征详细说明如下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
图2 示出本实用新型相邻之水沟体连接部位之平面分解图。
图3 沿
图1A-A线之剖面实施例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之侧视图。
首先请参阅附图,根据本实用新型之预铸水沟包括多个形状相同之混凝土预铸水沟体10,每个水沟体10具有大致呈U型之通槽,水沟体底面设有凹凸块体18,在其前端接合面设有凹陷部17,后端接合面设凸出部12,沿二垂直墙之上缘二外侧各设有至少一个凹陷16,还可按需要设至少一个加强柱15,沿加强柱15之适当部位可按需要设计一通孔151;一具有可压缩性且可防止漏水之止水带40(或水泥浆粉饰层),置于相邻之水沟体10(10)之凹陷部17与凸出部12之间,作为相邻水沟体接合面之间之密封层以防止彼此间有间隙而漏水;一设有孔21之接合钢板30(请参阅图2)可嵌入相邻之水沟体10上之连接凹槽14内再以螺栓连接钢板和水沟体,并可覆上水泥粉饰层,使相邻之水沟体10彼此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经上特征之组合,在实际实施时,具有下列之优越功效(1)请参阅图3及
图1,本实用新型由于凹陷面16及加强柱15之设计,致使水沟体10与泥土间嵌结为一体,不会因为局部土质之异位而使水沟体10移动,因此使水沟体具有较高之受力强度。
(2)请参阅图4,由于水沟体10之底部设有若干个凹凸块18,置于泥土槽中时,可有效地与泥土产生相当稳固之卡固作用,当水沟体10因故受力矩作用时,也可使水沟体10具强力之定位作用,使水沟体(10)不会移动。
(3)本实用新型相邻水沟体(10)之接合面是由凸出部12凹陷部17互补配合,以及用钢板20连接于凹槽14(14)上,由于水沟体(10)之接合面,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是由一种止水带(40)为接合面之中介面,乃由于止水带(40)是一种具有高可压缩性(可塑、可挠性)之化学材质制成,它具有高防漏之特性,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相邻水沟体之接合面即使有公差内之移动也不会漏水,况且本实用新型又有钢板(30)之锁固,水沟体(10)之外观形状也有利于与泥土结合为一体,而极难令其移动。
(4)本实用新型之水沟体上之通孔151,可用于穿入一杆物或钢索,在水沟体脱模之翻转或在工地施工时因地域环境受限,要对其进行多角度之悬空偏移放置时可便捷地被悬吊转动,另外只要将水沟体(10)定位并相互结合后用水泥填充于通孔151中,即不用担心水沟体(10)中之流水漏入通孔151中,比起传统之悬吊技术,其主要是藉铁环体固定于预铸水沟之二墙端面上,因此悬吊之绑固位置均在铁环体上,十分不利水沟体多角度之翻转动作,尤其水沟体定位后又必须利用钢锯锯断铁环体十分浪费人工。因此本实用新型之通孔151十分理想、实用。
权利要求1.一种预铸水沟,包括多个形状相同之预铸水沟体,每个水沟体具有大致呈U型之通槽,其特征在于水沟体之底面设有凹凸块体,在其前端接合面设有凹陷部,后端接合面设有凸出部,沿二垂直墙之上缘二外端部各设具有通孔之连接凹槽,沿二垂直墙之外侧各设有至少一个加强柱,沿加强柱之适当部位(或其它部位)可依需要设计至少一个通孔;一具有可压缩性且可防止漏水之止水带(或水泥浆粉饰层),置于相邻之水沟体之凹陷部与凸出部之间作为相邻水沟体接合面之间之密封层;一设有通孔之接合钢板可嵌入相邻之水沟体上之连接凹槽内再用螺栓连接钢板和水沟体,并可覆上水泥粉饰层,使相邻之水沟体彼此紧密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预铸水沟,由多个有U形槽之形状相同之预铸水沟体连接而成,每个水沟体底面设有凹凸块体,前端接合面设有凹陷部,后端接合面设有凸出部,二互补之接合面之间设密封止水带,沿二垂直墙之上缘二外侧各有穿孔之连接凹槽,供一接合钢板嵌入而将二凹槽用螺栓连接,垂直墙之外侧设有凹陷面和加强柱,凹陷面可与泥土紧密结合,加强柱上可设通孔便于施工时悬吊水沟体。
文档编号E03F1/00GK2110668SQ92203049
公开日1992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17日
发明者黄有忠 申请人:永怡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