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器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18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器水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器水箱。
便器水箱,俗称抽水马桶,为世人公知。其结构可以参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设备施工安装图册》第一分册卫生工程部分第98页至第120页给出的便器水箱所示,其进水开关由浮球控制,而浮球又受水箱内水面升降的控制;其排水开关则由手把控制。使用时用手扳动或提拉排水手把,经连杆、拉绳牵动皮碗脱离排水孔进行排水,浮球则随着水位下降而下降,进水开关因失去浮球连杆对其的压力而被打开,但进水量小于排水量,当水被基本排完时,皮碗在自身重量和进水量的压力下与排水孔触合,使排水开关关闭。排水开关关闭后,水箱内的水位不断升高,浮球随水位而升高,当水位升高到某一定高度时,浮球通过连杆关闭进水开关。这种水箱的不足之处在于1、浮球连杆易受外力影响而变形,难以准确复位。2、皮碗动作过程中易受各种随机因素影响,造成复位不准确。由于上述原因,便器水箱工作不够稳定,容易造成漏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器水箱,以有效地提高其工作可靠性及节约用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便器水箱包括箱体、进水管、溢水管,其中箱体由箱壳和箱盖组成,箱壳上有进水过孔,过孔上有接头,排水过孔,进水管一端与进水过孔上接头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器水箱还包括安装在支撑体上的电磁控制进水装置,电磁控制排水装置以及控制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动作的程控定时器,定时器与装置上的线圈相接,所述电磁控制进水装置包括电磁机构、进水阀,进水阀与进水过孔上接头相接,所述电磁控制排水装置包括牵引电磁铁、排水阀,排水阀与排水过孔上接头相接。上述几种装置可以安装在水箱之外,例如墙壁上、单独支架上,也可以安装在箱壳和箱盖之间或者箱壳之内的支撑装置上,根据需要而定。有一种支撑体位于箱盖和箱壳之间,它与箱壳相嵌,其底部开有过孔,周边开有通气孔、按钮操作孔。
所述的箱壳上可开溢水过孔,该过孔上有接头,溢水管的一端与该接头相接,另一端露出水面。
排水阀门中,可在阀体下部开设泄水器,该泄水口为多个,分布在阀体下部周边,也可以是位于阀体下部侧面开一管口,溢水器可单独通过箱壳溢水过孔送入便器,也可以在阀体排水口侧面开溢水口,并通过中空管件与溢水管下部相连,或者是在阀体泄水口外接一有溢水孔的接头,使该孔与排水口相通,例如采用三通管。
程控定时器可采用电子定时器,例如触摸式,兼具触摸、声控二种功能的定时器,或者是感应式;也可采用机械式例如电动机带动的凸轮片组等。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磁控制进、排水装置,借助程控定时器控制进、排水装置电磁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阀门的进、排水,操作方便,而且只要改变两线圈的通电时间,便可调节进、排水量,可适应不同需要,又由于排水阀门上安装有复位机构,使阀门复位准确,增加了操作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
图1中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一种电磁控制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一种电磁控制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一种电磁控制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电磁控制排水装置中牵引电磁铁结构示意图图7电磁控制排水装置中排水阀结构示意图图8另一种电磁控制排水装置中排水阀结构示意图图9触摸式电子定时器的电路图
图10触摸、声控双功能电子定时器的电路图
图11按钮式电子定时器的电路图(单稳态定时电路、自激多谐振荡器)
图12感应式电子定时器中感应部份的电路图
图13电动机式定时器的原理示意图如
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便器水箱的箱盖10和箱壳13为扁立方体,在所述的箱壳1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的进水过孔22,两端带有螺纹的圆形管状接头穿过此孔并与之密封固定连接,该接头的两端分别伸向箱壳13内、外,箱壳外侧的一端为进水口,它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箱壳内侧一端连接有进水管23,箱壳13的底部还设有排水过孔20,两端带有螺纹的圆形管状接头穿过该孔并与之密封固定连接,该接头位于箱壳外侧的一端与便器接通。
图2所示的支撑体是支撑装置中之一种,它安装在箱盖10与箱壳13之间,在其底部的四个边上各减少与箱壳壁厚相等的长度,使其各边向内缩短,其周边恰好从箱壳13上口嵌入,虽活动连接,但可构成一体。上述支撑体按比例缩小后,可以安装在箱壳13之内。
图1中支撑体上安装有电磁控制进水装置,电磁控制排水装置和程控定时器,支撑体11上设有供安装控制按钮的控制孔1兼作电源引线及通气的通气孔12,支撑体底部设有至少二个过孔24,进水阀的圆形进水口3穿过过孔24与进水管23的另一端接通。圆形出水口4与由塑料管制做的引水接头21接通,引水接头21的另一端伸入箱壳13内,进水装置线圈YT1的两引线端与由敷铜板刻蚀电路板2上电路的相应输出端加接;排水装置中,牵引电磁铁由铁芯5、骨架6、衔铁7、线圈TY2组成。15为阀门的导向套,9为导向杆,通过连接件8与衔铁7相接,16为阀盖、17为阀体、18为阀体上的泄水口,阀体上的排水口与伸向箱壳13内的螺纹圆形管接头管口接通,其间装入由塑料制做的空腔连接件19,该连接件19为一空腔长方体,其一端有圆形孔,孔的直径与排水口的外径配合,在圆形孔的圆形侧壁上开至少2个任意形状的孔,该孔在形状和位置上与阀体上溢水口对应并接通。由塑料管制做的溢水管14的一端露出水面,另一端与空腔连接件19另一端上的孔接通,构成溢水管路。
图3、4、5所示的三种进水装置的电磁机构、连接方式、进水阀体的基本结构都是类同的,主要区别在于阀芯结构的不同,因为阀芯工作原理不同,以致在结构上出现差异。该进水装置由电磁机构、进水阀体和连接支架组成,中间留有空腔,空腔内装设阀芯。电磁机构采用交流单相螺管式,由硅钢片叠成的铁芯25、衔铁27和线圈YT1组成。线圈用漆包线分层绕在用玻璃纤维板或胶木板或用塑料注塑成型的代有中空孔的骨架上,且各层之间用绝缘纸绝缘。将线圈YT1置于铁芯25构成的框架内,两线头露在外面,衔铁27置于线圈TY1骨架的中空孔内。衔铁27的横截面与骨架中空孔的横截面形状一致,纵向之间留有间隙,使衔铁27能在其间自由滑动。在衔铁27的一端安装复位装置26。该复位装置可以是由单根弹簧绕成的螺旋杆状弹簧圈,也可以是螺旋管直径较小的一组弹簧圈,衔铁另一端与连接柱相接。
便器水箱的电磁控制进水装置的阀体开有进水口、出水口,在阀体出水口端的外围开有凹型槽,并与进水口相通,出水口直径与凹型槽的内径之间呈一脊背状的交界面,交界面与阀芯配合,阀芯堵上凹型槽进水入口,压住交界面,阀芯中心部位与连接柱另一端连接,阀芯的外缘压在支架、阀体之间。其中,阀芯中部可开有泄压孔,连接柱与阀芯可呈活动连接,阀体上方可设一套壳,其上部置于线圈的骨架中空孔内,其下部边缘和密封圈被压紧在支架和进水阀体之间,另外,阀芯可做成其外缘沿圆周为波纹凸起状,阀芯上压一加压板,在阀芯与进水口交接部位开一加压孔,阀芯边缘固定在支架与阀体之间,支架上固定一波纹套壳,套壳另一端与固定板接触,固定板与连接柱固定,波纹状套壳位于阀芯的正止方。
图3所示的第一种方案中,衔铁27的另一端与用橡胶制作的连接柱30相嵌,进水阀体32上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出水口一端的外围开有凹型槽62,并与进水口3相通。出水口4的直径与凹型槽的内径之间,为一脊背状的交界面,它是关闭进水开关的关键部位,曲面规则光滑,与阀芯接触良好。阀芯31为圆型,用橡胶制作,可为板状,最好采用皮碗状,其外缘被压紧于连接支架28与进水阀体32之间,其中心部位与橡胶连接柱30连接,阀芯31与脊背状交界面为活动连接,阀芯堵上凹型槽进水入口,压住交界面。当线圈YT1通电时,吸动衔铁27,牵动阀芯31脱离脊背状交界面,打开进水开关,断电时,释放衔铁27,并在复位装置26的驱动下复位,关闭进水开关。
图4中,阀芯31′上部为半圆形,下部为碗状、平板状、钳状等,用橡胶制成,它与脊背状交界面活动连接,它的中心设有泄压孔33,该孔33上为锥形,与橡皮连接柱30′活动连接,该孔33下部为柱形,与出水口4相通。进水口3与空腔29′沟通,为防跑水,还设有一用塑料制做的套壳34,其上部置于线圈YT1的骨架中空孔内,下部边缘和密封圈35被压紧在连接支架28′和进水阀体32′之间,在套壳34内的上部,依次将复位装置26、衔铁27、连接柱30′和阀芯31′套入,易锈部件要做防锈处理。当线圈YT1通电时,吸动衔铁27带动连接柱30′脱离阀芯31′的泄压孔33,空腔29′与出水口大气接通,空腔29内压力下降,进水口3的水压将阀芯31顶开,打开进水开关,断电时,释放衔铁27,并在复位装置26的驱动下复位,封闭泄压孔33,致使空腔29内的水压迅速升高,阀芯31′重被关闭,本阀门结构在阀门关闭状态下,腔体内有水存在。
图5所示的第三种方案中,阀芯31″为圆形由橡胶制成,外缘被压紧在连接支架38″与进水阀体32″之间,靠近外缘沿圆周为波纹凸起状,便于拉伸,由此向里围成的圆,上部为平板状,有一塑料加压板39紧贴其上,下部为皮碗状或板状、锥状等,与脊背状的交界面活动连接,阀芯31″和加压板39的中心有同心孔,孔内安装有由橡胶或塑料制做、其上有泄压孔33′的阀芯柱40,该柱的一端与连接柱30″活动连接,另一端伸向出水口4。在阀芯31″和加压板39位于进水口3的上方凹形进水槽62″的中间,开一同心加压孔38。空腔29″内有一用橡胶制做的波纹状套壳36,其作用是防止水进入线圈骨架中空孔内。套壳36之一端经塑料固定板41与连接柱30″连接,另一端外缘与连接支架28″连接,在进水口3的入口处加装过滤网37。这种阀芯与第二种相比,虽结构不一样,但原理相同,其优点是防止线圈骨架中空孔内进水。
图6所示的是电磁控制排水装置牵引电磁铁结构示意图。该电磁铁采用交流单相螺管式,由铁芯5、衔铁7和电磁线圈YT2组成。其中铁芯5和衔铁7用硅钢片叠成,线圈YT2用漆包线分层绕在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带有中空孔的骨架6上,且各层之间用绝缘纸绝缘。将线圈YT2置于芯5构成的框架内,两线头露在外面,衔铁7置于线圈YT2骨架的中空孔内。衔铁7的横截面与骨架中空孔的横截面形状一致,纵向之间留有间隙,使衔铁7能在其间自由滑动,装配后用支架固定并安装在支撑体11上。线圈YT2通电,吸动衔铁7带动阀芯打开排水开关,断电时释放衔铁,阀芯在复位装置驱动下复位,关闭排水开关。
为了增大吸力,减小体积,降低噪音,可选择直流电磁铁,改由直流电源供电。
所述的电磁控制排水装置中的牵引电磁铁由铁芯、衔铁线圈组成,所述线圈绕于骨架上并置于铁芯构成的框架内,衔铁置于线圈骨架的中空孔内;所述的阀体包括阀盖、阀体,阀体下部开泄水口,底部开过孔,一有中心孔的接头经密封圈由过孔穿出,阀芯的上部边缘压紧于阀盖和阀体之间,阀芯底部内、外侧放有上下连接板,并以螺杆连接,上连接板上固定一定位管,定位管另一端从阀盖中心定位口穿出,并作紧配合,定位管外安装复位弹簧,它一端与上连接板连接,另一端连在阀盖上,定位管内装一引拉弹簧,其一端接上连接板,另一端与牵引杆相接,牵引杆位于导向套内。
所述的接头上可开溢水口,且溢水口与具有空腔的溢水连接件19连通。
图7示出了电磁控制排水装置中一种排水阀的结构。为了加工方便,其主体结构采用圆形。为了防锈,浸没在水中的部件,采用塑料制做。排水阀体17在靠近底部沿周边开至少2个泄水口18,底部开设圆形过孔,一有中空孔的接头51经橡胶密封圈50由该过孔穿出。在该接头51上至少开2个溢水口52与具有空腔的溢水连接件19接通,再与排水口53、排水过孔20上箱壳13内的排水管口接通,并通向便器。排水阀芯44置于排水阀体17内,上边缘压紧于阀盖16和阀体17之间,形为波纹斗状,其底部外侧为皮碗状或板状或锥状,与接头51呈脊背状的上端活动连接,其底部内侧为平板状,并在其底部的内、外两侧上设上连接板47和下连接板49,用一螺杆48穿其中心过孔紧固。上、下连接板47、49用塑料或金属制做,螺杆用金属或胶木制做。定位管46置于阀芯44内侧中心部位,一端与上连接板47连接,另一端由阀盖16中心定位口穿出,并作紧配合。靠近定位管46外侧安装复位装置45,该复位装置既可是由单根弹簧绕成的螺旋管状弹簧圈,也可以是螺旋管直径较小的一组弹簧圈。其一端与上连接板47上的固定件连接,另一端连在阀盖16上。定位管46内置入引拉装置42,该引拉装置42既可是由单根弹簧绕成的螺旋管状弹簧圈,也可以是螺旋管直径较小的一组弹簧圈。其一端与上连接板47上的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牵引杆9相连。牵引杆9由一直径较小的圆形杠杆和一直径较大的圆形板状体相连接而成。该板状体的直径略大于定位管46的外径。牵引杆9的圆形杠杆一端穿过导向套15的导向口径用金属制做并何调节连接长度的连接物8与衔铁7连接。导向套15的下端经密封圈43与阀盖16连接,其上端固定于支撑体11上,导向套15的导向口应有适当高度,以保证导向定位的准确性。其口内最好设置金属内套,既耐磨又可润滑。引拉弹簧42可沿定位管46内壁滑动,引拉阀芯时起缓冲作用,阀芯复位时起定位作用;当引拉弹簧拉紧时,恰使牵引杆9的圆形板状体抵在定位管46的上端,此时也将衔铁7拉紧,以防止线圈YT2断电时,衔铁7沿其滑动方向晃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另一具体实施方案接头51不开溢水口52,撤掉连接件19,另在箱壳13底部开溢水过孔,溢水管14的另一端改接在与溢水过孔密封固定连接的塑料或金属制做的管状接头位于箱壳13内的管口上,箱壳13外的管口连接方式,或与箱壳13外的排水管道接通,或直接与便器接通。这个方案实际上是改变溢水管路。
图8示出了另一种排水阀结构。这种结构的排水阀,主要用在安装于水箱箱体之外,但也有下述具体实施方案一、在图7所示排水阀的基础上,将排水阀体17上的泄水口18改为集中的泄水管口54,撤掉图所示的空腔连接件19,有中空孔的塑料或金属接头55经橡胶密封圈56由箱壳13底部排水过孔20穿过,并用螺母密封固定后与泄水管口54接通。接头55上另有溢水空腔57,其一端与溢水管14的另一端接通,其另一端与塑料或金属制做的三通管道口58接通。接头59的排水口与三通管道另一管口60接通,第三管口61接通便器。
二、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接头55不开溢水空腔57,三通管道上溢水管口58可直接与箱壳13底部另开的溢水过孔箱壳之外的管口接通,这实际上是改变溢水管路。
三、在上述第二方案的基础上,将接头55与泄水管口54接通的这一端改与接头59的排水口接通,而三通管道口60改与泄水管口54接通。这种连接结构的改变,实际上是改变了排水阀中泄、排水的方向。
所述的程控定时器为电子定时器,它包括电源、触摸式单稳态定时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所述的触摸式单稳态定时电路包括时基电路IC1、电位器RP1、电阻R1以及电容C5组成定时回路,在IC1的触发端经电容耦合接一触摸片A,IC1的输出端接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可控硅SCR1控制极,可控硅SCR1与进水装置中组圈YT1串接;所述的触摸式单稳态定时电路还包括时基电路IC2RP2、R5、C7,可控硅SCR2,SCR2与排水装置中线圈YT2串接(图9)图9示出的电磁控制进、排水装置的触摸式定时器电路电降压电容C1和稳压管DW串接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整流二极管VD和滤波电容C2串接在电容C1和稳压管DW的接点与零线之间,二极管VD和电容C2的接点构成电源正极,零线为负极。IC1为555时基集成电路,它可以是CMOS型,也可以是双极型,时基电路IC1的电源引出端8端、复位端4脚接电源正极、地端1脚和串联有电容C4的控制电压端5脚接负极。电位器RP1、电阻R1和电容C5串接在电源正、负极之间。电阻R1和电容C5的接点与阈值电压端6脚、放电端7脚连接,组成定时网络。电阻R2和发光二极管LED1、电阻R3串接在电源正极与双向可控硅SCR1的控制极之间,发光二极管LED1和电阻R3的接点与输出端3脚连接。电磁控制进水装置的线圈YT1和双向可控硅SCR1串接在市电火、零线之间。导体A即触摸片,可用金属片制做,一端悬空,另一端串联电容C3后接至触发端2脚。
控制排水装置线圈YT2的电路,与上述电路共用同一电源,且结构对称,元器件的联接方式一样,功能也相同,唯时间常数的参数值不同。水箱进水时间即线圈YT1的通电时间由式T1=1.1RP1R1C5决定,其中T1为通电时间。水箱排水时间即线圈YT2的通电时间由式T2=1.1RP2R5C7决定,其中T2为通电时间。
将上述电路组装在电路板2上,触摸片A和触摸片B可以安装在控制孔1中,其上可覆盖导电橡胶或导电塑料薄膜。
上述电路是这样工作的电源被接通时,由于触发端2脚悬空,与放电端7脚相连的时基电路IC1内部的放电管饱和导通,时基电路IC1处于复位状态,其3脚输出为低电平,双向可控硅SCR1截止,线圈YT1断电。当人体触摸金属片A时,感应的杂波信号经电容C3耦合到触发端2脚,IC1被置位,输出端3脚输出高电平,双向可控硅SCR1被触发导通,线圈YT1通电。此时,时基电路IC1内部的放电管截止,电源通过电位器RP1、电阻R1对电容C3充电,电路进入暂稳状态。当电容C5上的电压高于阈值电压时,IC1复位,输出端3脚为低电平,双向可控硅SCR1截止,线圈YT1断电。从触摸金属片A开始到双向可控硅SCR1截止为线圈YT1的通电时间。调节电位器RP1、电阻R1和电容C5的参数,就能改变线圈YT1的通电时间,从而调节进水量。
控制排水装置线圈YT2通、断电的功能,可同理实现。如再选择合适的进、排水管径,效果会更好。
所述的电子定时器还包括连接在时基电路IC1′的触发端的放大电路,该电路包括三极管VT1、VT2,VT1的基板接电阻R8、触摸片A,VT2基极接压电陶瓷片HTD1,TV2的集电极接耦合电容C9,再接VT1基极;时基电路IC2′的触发端的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VT3、VT4,VT3基极接电阻R14,触摸片B,VT4基极接压电陶瓷片HTD2,VT4的集电极接耦合电容C10,再接VT3基极(
图10)。
图10所示的触摸,声控双功能定时电路中,电路与图9给出的触摸式定时电路相比,在结构功能、联接及组装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时基电路IC1′、IC2′共用一块556双时基集成电路,它含两个单一的时基单元,相当两个555芯片,二者相互独立,只是共用电源端和公共地端,各接线端脚标号码虽不同,但功能一样。而主要区别是在触发端8脚、6脚各增加了触摸。声控放大电路。三极管VT1和电阻R7、三极管VT2和电阻R9、压电陶瓷片HTD1和电阻R10分别串接于电源正、负极之间。时基电路IC1′即1/2556的触发端8脚与三极管VT1集电极和电阻R7的接点相连,电容C9跨接在三极管TV1基极和三极管VT2集电极之间。导体A即触摸片,可用金属片制做,一端悬空,另一端串联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和电路C9的接点连接。三极管VT2的基极与压电陶瓷片HTD1和电阻R10的接点连接。
控制排水装置线圈YT2的电路与控制进水装置线圈YT1的电路,共用同一电源,其余皆同,唯决定通电时间的参数值不同。YT1的通电时间由式T1=1.1RP1′R1′C3′决定,而YT2的通电时间由式T2=1.1RP2′R5′C7′决定。
将上述电路组装在电路板2上,触摸片A和触摸片B安装在控制孔1中,其上可覆盖导电橡胶或导电塑料薄膜。声控元件压电陶瓷片HTD1和HTD2安装在另外的控制孔1中,并加网罩予以保护。
上述电路是这样工作的用猝发声响,如击掌声传至压电陶瓷片HTD1时,它会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三极管VT2、VT1放大,触发时基电路IC1′,使电路置位,输出端9脚为高电平,触发导通双向可控硅SCR1,线圈YT1通电。同样,若触摸金属片A,人体泄漏的交流电经电阻R8加至VT1的基极,也使VT1导通,触发IC1置位。当电容C8′充电电压高于阈值电压时,IC1′复位,线圈YT1断电。控制线圈YT2的通断电,同理实现。
其操作方式是,可将触摸片A与触摸片B电连接,实现一次操作。也可使其分立,实现两次操作,声控只好一次完成。为此,可将压电陶瓷片HTD1、HTD2改用一只三电极压电陶瓷片代替,其中两个电极分别接至三极管VT2VT4的基极,另一个电极接电源负极。
所述的程控定时器为电子定时器,它包括电源、单稳态定时电路、自激多谐振荡器,所述的单稳态定时电路包括时基电路IC1″,其触发端接有电容C12,电阻R及开关SB12组成的微分回路,输出端接继电器线圈KR0,其动接点KR0-1并入电源开关上,电源线串接一开关SB1,所述的自激多谐振荡器包括双D触发器IC2″,其时钟脉冲输入端CP接继电器触点KR0-2,R19、电阻R20、电容C13组成回路的抽头上,触发器上接有三极管VT5、VT6、VT7、VT8,其三极管集电极上串接控制YT1、YT2工作的继电器线圈KR2、KR1(
图11)
图11示出一种按钮式时电路。它由电源、单稳态定时电路和自激多谐振荡器组成。电源按钮开关SB1和变压器T的初级串接在市电火、零线之间。进水装置线圈YT1和继电器KR1的动合触点KR1-1串联、排水装置线圈YT2和继电器KR2的动合触点KR2-1串联后分别跨接在市电火、零线之间。变压器T的次级分别接至由四只二极管VD1-4构成的桥式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直流输出端的正负电位分别为电源的正、负极,负极可接地。滤波电容C2跨接在电源正、负极之间。稳压电阻R15和稳压管DW串接在电源正、负极之间。R15和DW的接点分别与电阻R16和串接继电器KR0动合触点KR0-2、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6的另一端为第一电源电压;电阻R19的另一端为第二电源电压。555时基集成电路IC1″的电源引出端8脚、复位端4脚接第一电源电压,地端1脚和串联有电容C4的控制电压端5脚接地线。电位器RP0和电容C0串接在第一电源电压和地之间,RP0和C0的接点与阈值电压端6脚、放电端7脚连接,组成定时网络。续流二极管VD6和继电器KR0并接在输出端3脚与地线之间。继电器KR0的动合触点KR0-1并联在电源按钮开关SB1上。电阻R17与电阻R18和电容C12串联后都跨接在第一电源电压至触发端2脚之间。操作按钮SB2跨接在电阻R18和电容C12的接点与地线之间构成单稳态定时电路。继电器KR0和二极管VD6并接于输出端3脚与地线之间。其定时时间由式T0=1.1RP0C0决定。
其中双D触发器IC2″的数据输入端D即5脚接地线。电阻R20和电容C13串接于第二电源电压与地线之间。电阻R20和电容C13的接点与时钟脉冲输入端CP即3脚连接。三极管VT5、VT6接成复合管,它和继电器KR1串接于第二电源电压与地线之间。二极管VD7,并联于KR1上。电容C15接于三极管VT5基极与地线之间。三极管VT6发射极接地线。电阻R22跨接在三极管VT5基极与输出端Q即2脚之间。电位器RP1″、电阻R1″串接在第二电源电压与置位端S即6脚之间。电容C5″和继电器KR1的动断触点KR1-2并联在S端与地线之间。与此相对应的构成自激振荡器的另一电路即控制另一线圈通、断电的电路,与上述电路结构对称,功能相同,连接关系一样,构成自激多谐振荡器。进水装置线圈YT1通电时间由式T1=0.69RP1″R1″C5″决定。排水装置线圈YT2通电时间由式T2=0.69RP2″R5″C7″决定。
将上述电路安装于线路板2上,将双联按钮开关SB1和SB2安装在控制孔1中。电磁控制排水装置若选择直流电磁铁时,则须装直流电源。这时将降压电容C11,整流二极管VD5、继电器KR2的动合触点KR2-3串接在开关SB1和变压器T初级的接点与零线之间,构成直流牵引电磁铁备用直流电源。
上述电路是这样工作的当双联按钮SB1、SB2被一次启动后,既接通电源,又向单稳态电路中时基电路IC1″的触发端2脚输入脉冲触发信号,使时基电路IC1置位,3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R0吸合,其动合触点KR0-1闭合,电源自保,接通第一电源电压;其又一动合触点KR0-2同时闭合,又接通第二电源电压。于是双D触发器IC2″的时钟脉冲输入端CP因受脉冲上升沿的触发,从低电平跃变到高电平,输出端Q即1脚立即变成D端的状态,而D端为低电平,故Q端亦为低电平,这样三级管VT7的基极为低电平,三极管VT7、VT8为复合管,均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KR2的线圈无电流故不动作。与此相反,输出端Q即2脚则为高电平,故三极管VT5的基极为高电平,三极管VT5、VT6构成的复合管导通,继电器KR1吸合,其动合触点KR1-1闭合,进水装置线圈YT1通电,其动断触点KR1-2断开,电容C5″通过电位器RP1″电阻R1″充电,经过定时时间T1=0.69RP1″R1″C5″后,置位端S即6脚电位升高到使双D触发器IC2″置位,输出端Q即1脚为高电平,则Q为低电平(此时复位端R即4脚为低电平)。这样三极管VT5、VT6即刻截止,继电器KR1释放,触点KR1-1断开,线圈YT1断电。触点KR1-2闭合,电容C5″通过其放电,为下次充电作好准备。同时,三极管VT7、VT8导通,继电器KR2吸合,其动合触点KR2-1闭合,线圈YT2通电。动断触点KR2-2断开,电容C7″通过电位器RP21″、电阻R5″充电,经过定时时间T2=0.69RP2″R5″C7″后,复位端R即4脚电位升高至使双D触发器IC2″复位。此时,Q端为低电平,Q端为高电平。这样,三极管VT7VT8截止,继电器KR2释放,其触点KR2-1断开,线圈YT2断电。触点KR2-2闭合,电容C7通过其放电。双D触发器IC2″复位的时刻,时基电路IC1″经过时间T0=1.1RP0C0=T1+T2后,时基电路IC1″输出端3脚为低电平,继电器KR0释放,触点KR0-1、KR0-2断开,关闭电源。
双D触发器IC2只用了1/2,剩余1/2可将输入端全部接地线,输出端悬空,14脚接第二电源电压,7脚接地线。
其操作方式是,由于电源按钮形状SB1、操作按钮SB2系双联按钮开关。按下后能自动返回,一次按动即可顺序完成进、排水的全过程。若互换进、排水装置线圈连接的位置,即可变换进水和排水的先后顺序,先进水,后排水,水箱之内不存水则更优越些,因为对防潮有利。
所述的单稳态定时电路中时基电路IC1″的触发端接一感应电极CA,与感应电极CA对应一端接地的感应电极CB。
图12所示为感应式电子定时器中感应部分的电路,可用其对
图11所示电路中的相关部分进行变换将电源按钮SB1、继电器KR0的动合触点KR0-1撤掉,直接用导线接市电、IC1″2脚上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18,电容C12以及按钮SB2撤掉,将感应电极CA一端与IC1″的2脚相接,另一端悬空,用导线将CB与地相连构成人体感应式定时电路。
CA的放置位置或露于机壳表面,或单独安装在便于人体接近的位置并与CB构成平板电容。
上述电路是这样工作的,电路接通电源,当利用便器时,即人体接近CA与CB构成的感应金属板便产生感应信号,使时基IC1″置位。3脚输出高电平,此后的电路工作过程,与
图11所示按钮式定时电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感应式定时电路是在使用便器开始时,而不是在使用之后,电路就进入工作状态。这时,应在水箱无水的情况下先进水,因使用时间各不相同,所以进水时间应大于使用时间为宜。
所述的程控定时器为电动机式定时器,它包括电动机、减速齿轮组、凸轮组、簧片及电路,减速齿轮组的首轮与电机转轴啮合,减速齿轮组末轮与定时轴啮合,凸轮组的凸轮片D1、D2、D3、安装在定时轴上,每个凸轮片与被控制的簧片各自对应,电源输入端上串接按钮开关SB,SB两端并一继电器触点,其线圈接在D3、S3回路上,线圈YT1、YT2分别接在凸轮片D1、簧片S1回路、凸轮片D2、簧片S2回路上(
图13)。
图13示出了电动机式定时器的控制电路。本定时器由电动机、齿轮传动机构、凸轮控制组件和控制电路组成。减速齿轮组的首轮和末轮分别与电机转轴和定时轴啮合。凸轮控制组件由凸轮组和簧片组构成,凸轮片D1、D2、D3安装于定时轴上,其中每个凸轮片与被控制的簧片各自对应。在电源输入端的火线上,串联电源按钮开关SB,其上并联继电器KR3的动合触点KR3-1。微型低速单项永磁同步电动机MS跨接在电源上。该电机MS的转轴通过减速齿轮组连接凸轮片D1、D2、D3,其中减速齿轮组的首轮和末轮分别与同步电机转轴上的齿轮和定时轴上的齿轮啮合。各凸轮片D1、D2、D3同心或不同心装于定时轴上。各凸轮片D1、D2、D3的凸峰在径向平面上错开适当角度,其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即凸轮片有大有小,并与相应的簧片组一一对应。所述的簧片组S1中的触头1、簧片组S2中的触头1、簧片组S3中的触头2,分别接在火线上,进水装置线圈YT1跨接在簧片组S1中触头2与零线之间,排水装置线圈YT2跨接在簧片组S2中触头2与零线之间,继电器KR3跨在簧片组S3中触头3与零线之间。簧片组S1中的触头2与触头1、簧片组S2中的触头2与触头1为动合触点,簧片组S3中的触头触头2与触头3为动断触点。凸轮片D1的凸峰与簧片组S1中具有触头2的簧片对应,虽有间隙但可接触。凸轮片D2的凸峰与簧片组S2中具有触头2的簧片对应,虽有间隙,但可接触。凸轮片D3的凸峰与簧片组S3中具有触头2的簧片对应,有间隙,可接触。
上述定时器是这样工作的按动电源按钮开关SB,继电器KR1通电吸合,其动合触点KR3-1闭合,电源自保。同步电机MS开始带动各凸轮片旋转,凸轮片D1用较短时间、转过较小的角度,其凸峰即拨动与之相对应的簧片组S1中的触头2与另一簧片上的触头闭合,接通进水装置线圈YT1的电源;当凸轮片D1的凸峰脱离其拨动的簧片时,线圈YT1断电。其通电时间的长短由相应凸轮的凸峰与簧片接触的时间决定。线圈YT1断电凸轮片D2的凸峰即开始拨动与之相应簧片,接通相应触头,使排水装置线圈YT2通电。当凸轮片D2的凸峰经过一定时间,转过一定角度,即脱离被拨动的簧片,使线圈YT2断电。此时,凸轮片D3的凸峰又拨动与之相对应的簧片,使继电器KR3断电,其动合触点KR3-1断开,关闭电源。
操作时,只要锨动按钮SB,即可完成进、排水的全过程,互换线圈YT与线圈YT2的电连接位置,即可变换进、排水的先后顺序。
权利要求1.一种便器水箱,它包括箱体、进水管(23)、溢水管(14),其中箱体由箱壳(13)和箱盖(10)组成,箱壳上有进水过孔(22),过孔上有接头,排水过孔(20),进水管(23)一端与进水过孔上接头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器水箱还包括安装在支撑体上的电磁控制进水装置、电磁控制排水装置以及控制进水装置和排水装置动作的程控定时器,定时器与装置上的线圈相接,所述电磁控制进水装置包括电磁机构、进水阀,进水阀与进水过孔上接头相接,所述电磁控制排水装置包括牵引电磁铁、排水阀,排水阀与排水过孔上接头相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体位于箱盖和箱壳之间,它与箱壳相嵌,其底部开有过孔(24),周边开有通气孔(12)、按钮操作孔(1)。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电磁控制进水装置中的电磁机构由铁芯(25)、衔铁(27)和线圈YT1组成,线圈置于铁芯构成的框架内,衔铁置于线圈骨架中空孔内,衔铁一端装一复位弹簧(2 6),另一端与连接柱相接;所述的进水阀包括支架、阀体,它们之间留有空腔,腔内装有阀芯。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开有进水口(3)、出水口(4),在阀体出水口一端的外围开有凹型槽(62),并与进水口相通,出水口(4)直径与凹型槽的内径之间呈一脊背状的交界面,交界面与阀芯(31)配合,阀芯堵上凹型槽进水入口,压住交界面,阀芯中心部位与连接柱(30)另一端连接,阀芯的外缘压在支架(28)、阀体(32)之间。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开有进水口、出水口,在阀体出水口一端的外围开有凹型槽(62′),并与进水口相通,出水口(4)直径与凹型槽的内径之间呈一脊背状的交界面,交界面与阀芯(31′)配合,阀芯中部开有泄压孔(33),连接柱(30′)与阀芯活动连接;在阀体上方设一套壳(34),其上部置于线圈YT1的骨架中空孔内,其下部边缘和密封圈(35)被压紧在支架(28′)和进水阀体(32′)之间。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开有进水口、出水口,在阀体出水口一端的外围开有凹型槽(62″),并与进水口相通,出水口(4)直径与凹型槽的内径之间呈一脊背状的交界面,交界面与阀芯(31″)配合,阀芯(31″)外缘沿圆周为波纹凸起状,阀芯上压一加压板(39),阀芯中部有一泄压孔(33′),泄压孔与连接柱(30″)活动连接,在阀芯与进水口交接部位开一加压孔(38),阀芯边缘固定在支架(28″)与阀体(32″)之间,支架上固定一波纹状套壳(36),套壳另一端与固定板(41)接触,固定板(41)与连接柱固定,波纹状套壳位于阀芯的正上方。
7.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控制排水装置中的牵引电磁铁由铁芯(5)、衔铁(7)、线圈(YT2)组成,所述线圈绕于骨架上并置于铁芯构成的框架内,衔铁置于线圈骨架的中空孔内;所述的阀体包括阀盖、阀体,阀体下部开泄水口(18),底部开过孔,一有中心孔的接头(51)经密封圈(50)由过孔穿出,阀芯(44)的上部边缘压紧于阀盖(16)和阀体(17)之间,阀芯底部内、外侧放有上下连接板(47、49),并以螺杆(48)连接,上连接板上固定一定位管(46),定位管另一端从阀盖(16)中心定位口穿出,并作紧配合,定位管(46)外安装复位弹簧(45),它一端与上连接板(47)连接,另一端连在阀盖上,定位管内装一引拉弹簧(42),其一端接上连接板,另一端与牵引杆(9)相接,牵引杆位于导向套(15)内。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上开溢水口,且溢水口与具有空腔的溢水连接件(19)连通。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壳(13)上开溢水过孔,该过孔上有接头,溢水管(14)的一端与该接头相接,另一端露出水面。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控制排水装置中的牵引电磁铁由铁芯(5)、衔铁(7)、线圈(YT2)组成,所述线圈绕于骨架上,并置于铁芯构成的框架内,衔铁置于线圈骨架的中心孔内;所述的阀体包括阀盖、阀体,阀体下部开泄水管口(54),底部开过孔,一有中心孔的接头(59)经密封圈(50′)由过孔穿出,接头接排水管,阀芯的上部边缘压紧于阀盖(16)和阀体(17)之间,阀芯底部内外侧有上下连接板(47、49),上连接板上固定一定位管,定位管另一端从阀盖(16)中心定位口穿出,并作紧配合,定位管(46)外安装复位弹簧(45),它一端与上连接板(47)连接,另一端连在阀盖上,定位管内装一引拉弹簧(42),其一端接上连接板,另一端与牵引杆相接,牵引杆位于导向套(15)内。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阀体下部的泄水管口的外围带有溢流口,所述的排水管为三通,其中三通的一接口与溢流口相通,一接口接总排水口。
12.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程控定时器为电子定时器,它包括电源、触摸式单稳态定时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所述的触摸式单稳态定时电路包括时基电路IC1、电位器RP1、电阻R1以及电容C5组成定时回路,在IC1的触发端经电容耦合接一触摸片A,IC1的输出端接可控硅触发电路的可控硅SCR1控制极,可控硅SCR1与进水装置中线圈YT1串接;所述的触摸式单稳态定时电路还包括时基电路IC2、RP2、R5、C7,可控硅SCR2,SCR2与排水装置中线圈YT2串接。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定时器还包括连接在时基电路IC1′的触发端的放大电路,该电路包括三极管VT1、VT2,VT1的基板接电阻R8、触摸片A,VT2基极接压电陶瓷片HTD1,TV2的集电极接耦合电容C9,再接VT1基极;时基电路IC2′的触发端的放大电路包括三极管VT3、VT4,VT3基极接电阻R14、触摸片B,VT4基极接压电陶瓷片HTD2,VT4的集电极接耦合电容C10,再接VT3基极。
1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程控定时器为电子定时器,它包括电源、单稳态定时电路、自激多谐振荡器,所述的单稳态定时电路包括时基电路IC1″,其触发端接有电容C12、电阻R17、开关SB2组成的微分回路,输出端接继电器线圈KR0,其动接点KR0-1并入电源开关上,电源线串接一开关SB1;所述的自激多谐振荡器包括双D触发器IC2″,其时钟脉冲输入端CP接继电器触点KR0-2,R19、电阻R20、电容C13组成回路的抽头上,触发器上接有三极管VT5、VT6、VT7、VT8,其三极管集电极上串接控制YT1、YT2工作的继电器线圈KR2、KR1。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稳态定时电路中时基电路IC1″的触发端接一感应电极CA,与感应电极CA对应一端接地的感应电极CB。
1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程控定时器为电动机式定时器,它包括电动机、减速齿轮组、凸轮组、簧片及电路,减速齿轮组的首轮与电机转轴啮合,减速齿轮组末轮与定时轴啮合,凸轮组的凸轮片D1、D2、D3安装在定时轴上,每个凸轮片与被控制的簧片各自对应,电源输入端上串接按钮开关SB,SB两端并一继电器触点,其线圈接在D3、S3回路上,线圈YT1、YT2分别接在凸轮片D1、簧片S1回路、凸轮片D2、簧片S2回路上。
专利摘要一种便器水箱,它包括箱体、进水管、溢水管以及安装在支撑体上的电磁控制进、排水装置、程控定时器。进、排水装置各包括电磁机构和阀门。进、排水装置上电磁线圈的通、断电分别由程控定时器控制,从而控制阀门的启闭。根据需要通过改变两线圈通电时间来调节水箱的进、排水量。本水箱操作方便,性能可靠,节约用水,程控定时器形式多样,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应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E03D1/30GK2261453SQ96204830
公开日1997年9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5日
发明者郑攀文 申请人:郑攀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