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共管管道输送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23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路共管管道输送供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液管道输送供给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多路共管管道输送供给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液体或气体广泛采用管道输送,如城市自来水、煤气,但它们一般都只能采用单管输送,当用户分散,特别是如高层楼房输送时,计量用表只能装于每一用户家中的分管道,给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如今楼房用户供电系统可以用电线将电表移至室外进行统一管理,因为电线线路连接简单,容易实现,若将自来水表采用同样方法集中一处,则需对每一用户单独铺设一条管道,这显然既不经济、也不合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困难,便于集中管理的多路共管管道输送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多路共管管道输送供给系统,包括输送管道、管道接头与连接件、分流接头、阀门和计量用表,其特殊之处是(1)所述输送管道和管道接头是内部具有多条通道且多通道相互隔离共管的管道和接头,它们在相互连接时,其通道数目一致,并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通道之间相互隔离的多路输送通道;(2)所述分流接头,为安装于供给系统中间需要分流给用户之处的内部具有多条相互隔离通道的分流接头,分流接头进口处为多通道共管,且与该处连接的供给系统管道的通道数目一致,并一一对应相接,多通道分流接头,分流给用户的通道对每一用户开有出口,继续输送给后续用户的通道集中于一个出口,该出口与后续供给系统的管道连接,且他们的通道数目一致,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后续供给通道;(3)所述阀门和计量用表,集中安装于输送供给系统的源头或分散安装于每一用户的分路管道中。
这种多路共管输送管道供给系统源头安装的计量用表,是一种组合计量表,组合计量表座内具有多条相互隔离的通道,每一通道中安装有一计量表,多条通道有一共管的出口,与具有相同通道且共管的供给系统管道或构件连接,通道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多路输送通道。
这种多路共管管道输送供给系统源头安装的阀门,是一组合阀门,组合阀门座内有多条相互隔离的通道,每一通道中安装有一可单独开闭的阀门,其多通道共管的出口与具有相同通道共管的供给系统管道或构件连接,通道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多路通道。
本发明由于实现了多路共管输送,具有显著的优点,它结束了以往采用分散单个计量用表不便于集中统一管理的历史,特别对于高层建设自来水输送供给的管理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可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劳力、同时可节约用水,使收费合理,便于现代化微机管理。此外,用户室可不需装表计量,管道可以暗设,美化环境。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楼房自来水供给系统示意图之一;图2为楼房自来水供给系统示意图之二;图3为五通道共管管道与弯管接头连接示意图;图4为图3的五通道弯管接头端面示意图;图5为组合计量用表示意图;图6为图5的五组合计量表A-A剖面水表位置示意图;图7为图5的五组合计量表B-B剖面内部通道位置图;图8为图5的五组合计量表C-C剖面共管出口示意图;图9为五通道分流接头及连接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五通道分流接头进口端D-D剖面示意图;图11为图9的五通道分流接头出口端E-E剖面示意图;图12为组合阀门示意图;图13为图12的五通道组合阀门F-F剖面图;图14为图12的五通道组合阀门G-G剖面图;图15为图12的五通道组合阀门H向视图。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五路共管的楼房供水系统,它包括具有多通道的管道、管道接头和分流接头以及阀门、计量用表连接件,附图1及图3至图11说明了本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计量用表,为五通道组合计量表(2),它为盒形表座,其两端分别为单通道的进口(20)和五通道共管的出口(22),表座中部两侧共装有五只水表(21),它们的进口都与表座的进口(20)相通,它们的出口分别对应通向由表座隔板分割而成的五条内部通道,并有五通道共管的出口(22)。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多通道管道(4)、(41)、(42)、(43)、(44)和弯管接头(5),它们在同一管道内有从进口端至出口端都为相互隔离的多条内部通道。
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分流接头(6)、(7)、(8)、(9),为多通道分流接头,它们的一端为进口(60)、(70)、(80)、(90),另一端和侧面分别有一出口,它们同样从进口端至出口端有相互隔离的多条内部通道,其中一条通道由侧面出口分流给用户(61)、(71)、(81)、(91),其余通道由端头出口且多通道共管输出(62)、(72)、(82)、(92)。
本实施例的线路连接和输送的原理如下水源(1)处连接有一个具有五通道且每通道中安装有一水表(21)的五组合计量表(2),组合计量表(2)有五通道共管的出口(22),其后依次顺序连接有五通道共管管道(4)、五通道共管弯接头(5),五通道共管管道(41)及五通道分流接头(6),上述组合计量表(2),管道(4)及(41)接头(5)、(6)在顺序连接时,其五个通道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五路共管输送通道;五通道分流接头(6)有两个出口(61)、(62),其中分流给用户的一个通道为一个出口(61),连接第一层楼用户的分管道,其余四通道共管一出口(62)与其后续用户的输送管道即四通道共管管道(42)和四通道分流接头(7)顺序连接,且它们的四个通道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四路输送通道;同样四通道分流接头(7)有二个出口(71)、(72),其中分流给第二层楼用户的通道为一个出口(71),其余三个通道共管一出口(72)与其后续用户的输送通道即三通道共管管道(43)和其后的三通道分流接头(8)顺序连接,且它们的三个通道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三路输送通道;随后的三通道分流接头(8)有一通道出口(81)分流给第三层楼用户,另有二通道共管的出口(82)与后续用户的输送管道即二通道共管管道(44)和其后的二通道分流接头(9)顺序连接,且它们的二个通道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二路输送通道;最后,二通道分流接头(9)的一个通道出口(91)分流第四层用户,另一通道出口通过单通道输送管(45)送至五层楼用户,上述系统各管道和接头在连接时均保持了通道一一对应相接,使自水源至五个用户之间形成了各自的相互隔离的输送通道。该系统在每一用户分管道中安装有阀门,而计量用表(2)则集中安装于水源处,方便管理。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样为五路共管的楼房供水系统,其管道、接头、分流接头等构件线路安装和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附图2及图3至图15说明了本实施例。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水源(1′)处的组合计量表(2′)之后,连接有一组合阀门(3),组合阀门体内有五条相互隔离的通道,每一通道中安装有一可单独开闭的阀门(33)它的进口(31)和出口(32)均为五通道共管口,组合阀门(3)的进口(31)与其前面的组合计量表(2′)的出口(22′)连接,它们的五通道一一对应相接,保持了相互隔离的五个通道,组合阀门(3)的出口(32)与其后的五通道共管的管道(4′)连接,它们的五通道同样一一对应相接,保持了相互隔离的五路输送通道。组合阀门(3)之后的输送系统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由于源头在组合计量表(2′)之后,增加了组合阀门(3),管理人员可对每一家用户的水源进行控制和管理,同时不影响其他用户的使用,方便了管理工作。
本实施例水源(1′)设计在五层楼房的房顶,同样,该系统也可将水源设计在地面上或和实施例一方案组合,用于十层楼的供水,将水源设计在10层楼房的中间,即第五层楼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路共管管道输送供给系统,包括输送管道、管道接头与连接件、分流接头、阀门和计量用表,其特征在于(1)所述输送管道和管道接头是内部具有多条通道且多通道相互隔离共管的管道和接头,它们在相互连接时,其通道数目一致,并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通道之间相互隔离的多路输送通道;(2)所述分流接头,为安装于供给系统中间需要分流给用户之处的内部具有多条相互隔离通道的分流接头,分流接头进口处为多通道共管,且与该处连接的供给系统管道的通道数目一致,并一一对应相接,多通道分流接头,分流给用户的通道对每一用户开有出口,继续输送给后续用户的通道集中于一个出口,该出口与后续供给系统的管道连接,且他们的通道数目一致,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后续供给通道;(3)所述阀门和计量用表,集中安装于输送供给系统的源头或分散安装于每一用户的分路管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给系统源头安装的计量用表,是一种组合计量表,组合计量表座内具有多条相互隔离的通道,每一通道中安装有一计量表,多条通道有一共管的出口,与具有相同通道且共管的供给系统管道或构件连接,通道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多路输送通道。
3.根据权求要求1所述的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供给系统源头安装的阀门,是一组合阀门,组合阀门座内有多条相互隔离的通道,每一通道中安装有一可单独开闭的阀门,其多通道共管的出口,与具有相同通道且共管的供给系统管道或构件连接,通道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相互隔离的多路输送通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一种气、液管道输送系统,具体说属一种多路共管的管道输送系统。它包括输送管道、接头、连接件、计量表与阀门,其特殊之处是:输送管道、管道接头与分流接头等构件,是内部具有多条通道、且多通道相互隔离而共管的管道和接头,它们在相互连接时,其通道一一对应相接,形成一组通道间相互隔离的多路共管的输送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在流体源头处安装组合计量表和组合阀门,对每一流通通道分别计量与控制,便于管理部门集中管理。
文档编号E03B7/00GK1199153SQ9810813
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30日
发明者袁雄辉 申请人:袁雄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