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挡水蓄水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252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挡水蓄水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水工设施,特别是一种用于抗旱抗洪及围堰的活动式水工设施。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土、砂、石料等用来筑垒堤坝及围堰已成为人们的常识,也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势。然而,土、砂、石料的抛填需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不耐浸泡。今年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洪水,到处险情不断,抗洪抢险工作极其困难,便是最好的佐证,这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已到了非抓紧解决不可的地步。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势和传统观念,开辟一条以水治水的新路,设计一种可用以抗洪抗旱,制做围堰的活动挡水蓄水墙,以期从根本上解决前述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途径得以实现一种活动挡水蓄水墙,它由各侧面围成一内部用以蓄水的密闭空腔,空腔之纵截面呈梯形,空腔内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及顶面和底面间以缆绳牵挂加固;并在迎水面或顶面上开设连通空腔的进排水口;在底面周缘以定位桩将墙体与地面固接。
使用时,利用抽水机械向空腔内灌水,水灌满后即构成一坚固墙体,可用以挡水,干旱时,可将墙体内所蓄之水放出用以抗旱;同时,可将墙体逐节联接成长堤,用以起抗洪堤作用,或将墙体做成环状围堰,将围堰内的水抽干后即可进行水利及桥梁工程的施工。由此可见,本发明兼具抗洪抗旱及围堰作用,耐浸泡,可重复使用,使用方便快捷,较之土石堤及围堰省工省料,可大幅降低抗洪及施工费用。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描述

图1是实施例1,即抗洪抗旱堤纵向外观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即抗洪抗旱堤纵向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即抗洪抗旱堤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即围堰纵向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即围堰俯视示意图;本发明是一种可拆卸的活动挡水蓄水墙,具体地说,它包括如下两种主要实施方案实施例1,即抗洪抗旱堤。它由迎水面2、背水面3、顶面4、底面5及前后两侧面8围成一内部用以蓄水的密闭空腔1,空腔1之纵截面呈梯形,空腔1内在迎水面2和背水面3之间及顶面4与底面5之间以缆绳6牵挂加固;并在迎水面2和顶面4上均各开设一联通空腔1的进排水口9;在底面5周缘以定位桩7将墙体与地面固接。在前后侧面8上分别设一公母榫10,并在迎水面边缘设搭边12,以该公母榫10相互嵌套配合搭边联接将若干分段墙体联合组成抗洪抗旱长堤或子堤。为保护迎水面2,使之不被刺破,在迎水面2旁的定位桩7上可设一张滤渣网;在顶面4上部固联一人行板11以便于人在堤上行走;并可在底面5上连接一块护堤裙,该护堤裙可搭在主堤上,一则避免水渗入本发明之墙体底面5下,二则亦可起到防水冲刷以保护主堤的作用。
实施例2,围堰。它主要由迎水面2、背水面3、顶面4、底面5围成一内部用以蓄水的密闭空腔1,空腔1纵截面呈梯形,横截面呈环形,空腔1内在迎水面2和背水面3之间及顶面4和底面5之间以缆绳6牵挂加固,并在迎水面2顶部或顶面4开设一联通空腔1的进排水口9;在底面5周缘以定位桩将墙体与地面固接。
本发明可采用钢性材料做骨架,再在骨架上蒙上高强度耐水面料,如橡胶等制成,也可采用高强度耐水面料直接粘缝成柔性产品以便于运输。
权利要求
1.一种活动挡水蓄水墙,其特征在于它由各侧面围成一内部用以蓄水的密闭空腔[1],空腔[1]纵截面呈梯形,空腔[1]内在迎水面[2]和背水面[3]及顶面[4]和底面[5]间以缆绳[6]牵挂加固;并在迎水面[2]或顶面[4]上开设联通空腔[1]的进排水口[9];在底面[5]周缘以定位桩[7]将墙体与地面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挡水蓄水墙,其特征在于密闭空腔[1]由迎水面[2]、背水面[3]、顶面[4]、底面[5]及前后两侧面[8]围成,在迎水面[2]及顶面[4]上各开进排水口[9],在前后两侧面[8]分别设一公母榫[10],在迎水面边缘设搭边[12],以该公母榫[10]相互联接组成长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挡水蓄水墙,其特征在于空腔[1]为由迎水面[2]、背水面[3]、顶面[4]及底面[5]围成的环形空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挡水蓄水墙,其特征在于在迎水面[2]旁的定位桩[7]上可设一张滤渣网[13]。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活动挡水蓄水墙,其特征在于在顶面[4]上部固联一块人行板[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动挡水蓄水墙,其特征在于在底面[5]上可连接一块护堤裙。
全文摘要
本发明系一种可拆卸的活动挡水蓄水墙,它由各侧面围成一内部用以蓄水的密闭空腔,空腔内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及顶面与底面间以缆绳牵挂加固,并在迎水面及顶面上开设连通空腔1的进排水口;在底面周缘以定位桩将墙体与地面固接。本发明可做成抗洪抗旱长堤(子堤)及围堰,解决了采用砂、土、石料筑垒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难题。
文档编号E02B3/12GK1245236SQ9811259
公开日2000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5日
发明者刘天球 申请人:刘天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