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管道用阻垢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洗刷物品或洗浴时,为避免物品上的污垢堵塞下水管道,一般是在下水管道的入口处设置一个阻垢器,这种阻垢器形状如同碟子,底部较浅,因此存在着1.易被污物塞满,排水困难;2.清理需用手抠,极不卫生;3.当废水过多时,阻垢器容易被冲漂起,使污物进入下水管内堵塞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阻止废水中污物进入下水管道,且排水流畅、结构简单、清理方便、适用于各种下水管道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完成的本实用新型是由阻垢网和提杆组成,将阻垢网设计成网体为圆柱形,网体上端有一与网体垂直的平台式环状边沿,提杆下端设有呈环状的胶垫,提杆通过胶垫放置在网体的底部。
阻垢网整体上设有分布均匀的流水孔,流水孔直径为7~9mm。
阻垢网网体长可为8~10cm,网体边沿宽1.5~2.0cm。
提杆长可为8~12cm。
提杆上的把手可为球形状或环形状。
提杆下端上的胶垫可采用螺母固定。
胶垫上可设有切口。
胶垫上有分布均匀的流水孔,流水孔直径为5~7mm。
阻垢网可采用下列材料之一不锈钢材料、塑料。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将呈圆柱形并设有均匀流水孔的阻垢器放入下水管道口内,使阻垢器与下水管道管壁保持2.5mm的间隙,以保持排水流畅,阻垢网上的环状边沿覆盖在下水管道口边;提杆下端的胶垫用螺母固定,胶垫上有分布均匀的流水孔,在胶垫环状边上设有切口,提杆通过胶垫下面的螺母穿过阻垢网底部中央孔,呈垂直状,胶垫与阻垢网可留有1mm的间隙,提杆上的把手可设成球状环形状。使用时,废水从阻垢器流出,污物流入阻垢网中,既使污物快装满阻垢器,仍不影响废水畅通排流,如果清理阻垢器,可将提杆提起,通过胶垫的弹性涨力及切口的作用下,可以把整个阻垢器从下水道内提出,然后将提杆从阻垢网中抽出,阻垢网中的污物就会全部落入垃圾桶内,在网体内来回抽拉提杆,可使落入网中的污物彻底清除,避免了用手直接清理。
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阻止废水中污物进入下水管道,且排水流畅,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清理方便,成本低等优点。
以下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胶垫结构示意图。
其中,1.网体,2、沿边,3.提杆,4.把手,5.流水孔,6.胶垫,7.螺母,8.切口,9.网底,10.胶垫流水孔。
以下结合附图对为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设阻垢器网体1长为8.2cm,网体上端环状边沿2宽1.8cm,阻垢网上端内径为4.5cm,阻垢网下端内径为4.4cm,阻垢器整体设有流水孔5,流水孔直径为8mm,网体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设提杆3长为11cm,直径为5mm,提杆把手4为球形状,提杆可采用不锈材料制作;提杆下端上的胶垫6用螺母7固定,并放置在网体底部,胶垫为环状,直径为4.3cm,胶垫的边沿上设有四个切口8,用于顺利抽拉提杆,胶垫上均匀分部流水孔10,流水孔直径为6mm;阻垢器套入下水管道内可留有2.5mm间隙,以保证废水畅流。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阻垢网和提杆组成,将阻垢网设计成网体为圆柱形,网体上端有一与网体垂直的平台式环状边沿,提杆下端设有呈环状的胶垫,提杆通过胶垫放置在网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阻垢网整体上设有分布均匀的流水孔,流水孔直径为7~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阻垢网网体长可为8-10cm,网体边沿宽1.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提杆长可为8~1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提杆上的把手可为球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提杆上的把手可为环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提杆下端上的胶垫可采用螺母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胶垫上可设有切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胶垫上有分布均匀的流水孔,流水孔直径为5~7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废水管道阻垢器,其特征在于,阻垢网可采用下列材料之一不锈钢材料、塑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管道用的阻垢器,特点是主要由阻垢网和提杆组成,将阻垢网设计成网体为圆柱形,网体上端有一与网体垂直的平台式环状边沿,提杆下端设有呈环状的胶垫,提杆通过胶垫放置在网体的底部,阻垢网整体上设有分布均匀的流水孔,设有切口,胶垫上有分布均匀的流水孔,阻垢网可采用不锈钢材料或塑料。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阻止废水中污物进入下水管道,且排水流畅,适用各种下水管道并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清理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文档编号E03C1/26GK2323024SQ98220370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2日
发明者李光明 申请人: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