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724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内腔均沿竖直方向贯通;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第二板体的左右两侧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头,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头可拆卸连接;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螺孔,第二板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水平贯通,螺栓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拧紧在一起;第一板体的顶部和第二板体的顶部均设有腹管,腹管水平设置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空腔内,且腹管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板体内腔或第二板体内腔的内壁面上;第一板体的前后两立面、第二板体的前后两立面均设有贯通的起拔孔。
【专利说明】
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发展,为了方便施工,基坑的深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坑的开挖通常需要一些围护结构来提高基坑整体的稳定性。
[0003]公开号为CN2025593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结构,由若干个相互平行布置的粧间H型钢之间分别通过前排钢板粧、后排钢板粧连接,前排钢板粧、后排钢板粧、相邻两个粧间H型钢之间形成粧间土。该发明虽然能增加支护体系整体的刚度,但是构件本身过于复杂,各个构件的连接处刚度较低,容易造成基坑局部发生破坏。
[0004]公开号为CN20261080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H型钢围护结构,H型钢一端的腹板两侧分别设有起拔顶砧,H型钢一端的翼板上沿轴向设有一字长孔,相邻的两支H型钢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这种钢围护结构虽整体围护强度高,稳定性好,但是连接处的防水能力太差,容易造成基坑渗水。

【发明内容】

[0005]为克服现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快捷、整体刚度大、构件可回收、整体性能优且防渗水性能好的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
[000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内腔均沿竖直方向贯通;
[0008]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第二板体的左右两侧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头,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头可拆卸连接;
[0009]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螺孔,第二板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水平贯通,螺栓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拧紧在一起,以进一步将强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连接强度;
[0010]第一板体的顶部和第二板体的顶部均设有腹管,所述腹管水平设置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空腔内,且腹管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板体内腔或第二板体内腔的内壁面上;
[0011 ]第一板体的前后两立面、第二板体的前后两立面均设有贯通的起拔孔。
[0012]进一步,还包括拐角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拐弯处通过拐角连接板相连,所述拐角连接板的前立面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头,所述拐角连接板的侧面设有与第一凸头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0013]或者,还包括拐角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拐弯处通过拐角连接板相连,所述拐角连接板的侧面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头,所述拐角连接板的前立面设有与第一凸头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0014]进一步,第二凸头和第二凹槽的夹角为90°。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凹槽两侧的凸台上,所述第二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凸头两侧的侧面上。
[0016]或者,所述第一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二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凸头的凸面上。
[0017]进一步,所述拐角连接板上对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分别设有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
[0018]进一步,所述拐角连接板的顶部也设有腹管,腹管水平设置在拐角连接板的空腔内,且腹管的两端固定在拐角连接板内腔的内壁上。
[0019]进一步,所述拐角连接板的前后两立面也设有对称的起拔孔。
[0020]进一步,所述腹管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或拐角连接板的前后两立面的背面上。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22]相邻板体均是通过凹凸嵌合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加固,围护强度高;且凹凸嵌合连接使得本发明整体的防渗水性能强,不会出现明显的缝隙。
[0023]本发明对于场地的要求低,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基坑工程,适用性好,整体性强;板体均可回收利用,大大降低了基坑围护的成本,低碳环保。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拐角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拐角连接板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附图,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且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的内腔均沿竖直方向贯通,以便在压入土体的过程中使泥土进入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的内腔;
[0029]第一板体I的左右两侧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1,第二板体2的左右两侧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头21,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通过第一凹槽11和第一凸头21实现可拆卸连接;
[0030]第一板体I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螺孔4,第二板体2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螺孔5,第一螺孔4和第二螺孔5水平贯通,螺栓穿过第一螺孔4和第二螺孔5将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拧紧在一起,以进一步将强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的连接强度;
[0031]第一板体I的顶部和第二板体2的顶部均设有腹管3,所述腹管3水平设置在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的空腔内,且腹管3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板体I内腔或第二板体2内腔的内壁面上;
[0032]第一板体I的前后两面、第二板体2的前后两面均设有贯通的起拔孔6。
[0033]本发明还包括拐角连接板7,所述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在拐弯处通过拐角连接板7相连,所述拐角连接板7的前立面设有与第一凹槽11相配合的第二凸头72,所述拐角连接板7的侧面设有与第一凸头2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71;或者,第二凸头72设置在拐角连接板7的侧面,第二凹槽71设置在拐角连接板7的前立面。
[0034]第二凸头72和第二凹槽71的夹角为90°。
[0035]所述第一螺孔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凹槽11两侧的凸台上,所述第二螺孔5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凸头21两侧的侧面上。
[0036]或者,所述第一螺孔4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凹槽11的槽底,所述第二螺孔5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凸头21的凸面上。
[0037]所述拐角连接板7上对应第一螺孔4和第二螺孔5分别设有第三螺孔9和第四螺孔8。
[0038]所述拐角连接板7的顶部也设有腹管3,腹管3水平设置在拐角连接板7的空腔内,且腹管7的两端固定在拐角连接板内腔的内壁上;
[0039]所述拐角连接板7的前后两立面也设有对称的起拔孔6。
[0040]所述腹管3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或拐角连接板7前后两立面的背面上。且腹管3距离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或拐角连接板7顶部的最优距离为0.5m。
[0041]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上的起拔孔6便于回收时,插入起拔用设备。
[0042]腹管3焊接在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上,既可以加强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的强度,减少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在受压过程中变形,也便于回收时,套上起拔用绳索,便于起拔。
[0043]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先将特制的若干个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交替压入到需要开挖基坑的周边,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底端压入的深度超过基坑深度,相邻的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通过凹凸嵌合连接成一个整体,并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固定。在拐角处,使用拐角连接板7实现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的拐弯连接。待基坑工程结束时,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均可以拔出循环利用。
[0044]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施工安装的优点,且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压入到土体后立马就能发挥效应,为基坑提供稳定性。
[0045]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内部的腹管3也提高了自身的强度,减少了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在下压和起拔过程中的变形。
[0046]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均是通过凹凸嵌合连接,并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加固,围护强度高;且凹凸嵌合连接使得本发明整体的防渗水性能强,不会出现明显的缝隙。
[0047]本发明对于场地的要求低,可适用于绝大多数的基坑工程,适用性好,整体性强;特制钢构件和连接件可回收再次使用,大大降低了基坑围护的成本,低碳环保。
[0048]本发明的安装施工方法如下:
[0049]I)静压施工: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的尺寸和形状按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设计,在需要布置基坑围护结构的位置将特制的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按照静压施工方法交替压入到土体中,并确保第二板体2的第一凸头21插入到第一板体I的第一凹槽11内,相邻第二板体2和第一板体I镶嵌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的静压压入深度根据规范和设计确定。
[0050]2)螺栓连接:将螺栓穿入第一板体I上的第一螺孔4和第二板体2上的第二螺孔5,通过螺栓把相邻的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拧紧在一起,若干个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形成一个更加牢固的整体。
[0051]3)拐角处连接:在拐角处静压压入拐角连接板7,以通过拐角连接板7实现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的拐弯连接,将拐角连接板7的第二凸头72嵌入第一板体I的第一凹槽11内,第二板体2的第一凸头21嵌入拐角连接板7的第二凹槽8内,因第二凸头72和第二凹槽71的夹角为90°,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实现了垂直连接;第一板体1、第二板体2和拐角连接板7嵌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0052]4)拐角处加强连接:将螺栓穿入第一板体I上的第一螺孔4和拐角连接板7上的第三螺孔9,同时,将螺栓穿入第二板体I上的第二螺孔5和拐角连接板7上的第四螺孔8,通过螺栓把第一板体1、拐角连接板7和第二板体2拧紧在一起,第一板体1、拐角连接板7和第二板体2进一步连接,形成一个更加牢固的整体。
[0053]5)按照上述四个步骤完成整个基坑围护工程,形成基坑围护体系。
[0054]6)基坑围护工程结束后,将起拔设置插入预先设有的起拔孔中或者将绳索套在腹管3上,将第一板体1、拐角连接板7和第二板体2—一拔出回收。
[0055]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例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主权项】
1.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且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内腔均沿竖直方向贯通; 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第二板体的左右两侧具有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头,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第一凹槽和第一凸头可拆卸连接; 第一板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一螺孔,第二板体的左右两侧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水平贯通,螺栓穿过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拧紧在一起,以进一步将强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连接强度; 第一板体的顶部和第二板体的顶部均设有腹管,所述腹管水平设置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的空腔内,且腹管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板体内腔或第二板体内腔的内壁面上; 第一板体的前后两立面、第二板体的前后两立面均设有贯通的起拔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拐角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拐弯处通过拐角连接板相连,所述拐角连接板的前立面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头,所述拐角连接板的侧面设有与第一凸头相配合的第二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拐角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拐弯处通过拐角连接板相连,所述拐角连接板的侧面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头,所述拐角连接板的前立面设有与第一凸头相配合的第二凹槽。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凸头和第二凹槽的夹角为9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凹槽两侧的凸台上,所述第二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凸头两侧的侧面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凹槽的槽底,所述第二螺孔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第一凸头的凸面上。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连接板上对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分别设有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连接板的顶部也设有腹管,腹管水平设置在拐角连接板的空腔内,且腹管的两端固定在拐角连接板内腔的内壁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连接板的前后两立面也设有对称的起拔孔。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基坑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腹管的两端固定在第一板体、第二板体或拐角连接板的前后两立面的背面上。
【文档编号】E02D17/04GK105862882SQ201610398191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6日
【发明人】许四法, 胡奇超, 严熙, 冯斌, 许斌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