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以及连接节点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提供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竖立的连续墙以及设置于连接墙其中一侧的先期施做底板,还包括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以及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与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均设置于连续墙的另一侧,后期施做第一底板靠近连续墙处具有低于先期施做底板的弯折支撑部,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弯折支撑部上且穿过连续墙的上端部与先期施做底板连接;还提供一种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的弯折支撑部上,通过弯折支撑部对其的支撑作用可以消除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与先期施做底板之间的沉降差,使得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与受力均非常均衡,另外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两者之间渗漏水的产生。
【专利说明】
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以及连接节点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以及连接节点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十字换乘的地铁车站,先期实施的地铁车站为地下二层车站,在换乘节点位置预先将地下三层换乘节点同步实施,作为与后期实施的换乘车站的接驳条件。先期实施的车站换乘节点底板与后期实施的换乘车站底板需进行连接,连接位置一般按施工缝或者变形缝进行处理。采用施工缝进行处理时,由于连接位置车站实施的先后时间间隔较长,连接之后局部的沉降差将引起附加应力,对结构受力极其不利;若采用变形缝,则先期实施车站和后期实施车站的连接位置沉降差可以克服,但由于地下三层车站埋深较大,地下水丰富,变形缝处的防水是一个薄弱环节,易导致结构渗漏水。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地铁换乘车站的连接节点容易渗水,沉降差较厉害的问题。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竖立的连续墙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墙其中一侧的先期施做底板,还包括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以及后期施做第二底板,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与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均设置于所述连续墙的另一侧,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靠近所述连续墙处具有低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的弯折支撑部,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所述弯折支撑部上且穿过所述连续墙的上端部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支撑部的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处理层,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所述防水处理层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支撑部远离所述连续墙的一端具有内陷的连接槽,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具有伸入所述连接槽内卡紧的凸起。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弯折支撑部的端部与所述连续墙之间灌注浆水连接,且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的钢筋伸入所述连续墙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的弯折处之间注浆连接,且设置有钢板止水带。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采用接驳器连接或者焊接,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胶。
[001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于所述换乘车站地下施工有竖立的连续墙,于所述连续墙的其中一侧施工先期施做底板,所述先期施做底板一端抵接至所述连续墙;
[0013]于所述连续墙的另一侧施工后期施做第一底板,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沿远离至靠近所述连续墙的方向施工,且于靠近所述连续墙处做向下的弯折形成弯折支撑部,所述弯折支撑部与所述连续墙连接,且低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
[0014]凿除所述连续墙的上端部,于所述弯折支撑部上施工后期施做第二底板,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穿过所述连续墙凿除的部分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且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远离所述连续墙的端部与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之间形成施工缝,对所述施工缝进行连接防水处理。
[0015]进一步地,于施工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之前所述弯折支撑部上表面施工有防水处理层,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于所述防水处理层上施工。
[0016]进一步地,于所述弯折支撑部与所述连续墙接触处预埋有注浆管,通过所述注浆管对两者之间的接触处进行注浆。
[0017]具体地,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之间通过注浆连接,且于浆液内添加遇水膨胀止水胶。
[00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连续墙的两侧通过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与先期施做底板连接形成连接节点结构,对于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一侧,先施工设置有一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且在制作该后期施做第一底板时,在靠近连续墙的一端向下进行弯折形成弯折支撑部,然后在弯折支撑部上施工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可以对后期施做第二底板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与先期施做底板之间产生较大的沉降差,两者之间的连接结构与受力均非常均衡,另外采用这种折弯结构支撑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即其下方为底板结构,可以大大降低其与先期施做底板之间连接处产生渗漏水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铁换乘车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的钢筋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的竖直方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1以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主要用于十字换乘的地铁车站,用于先期施工的车站后期施工车站之间的换乘连接,包括连续墙I以及先期施做底板2,连续墙I竖直浇筑于地下,先期施做底板2位于连续墙I的其中一侧,具体位于先期施工的车站一侧,且其中一端部抵接至连续墙I的对应表面,连接节点结构还包括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以及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两者均位于连续墙I的另一侧,对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靠近连续墙I处具有低于先期施做底板2的弯折支撑部31,具体为在制作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时,其在靠近连续墙I处向下弯折形成“之”字结构,包括两个水平部32以及一个竖直部33,竖直部33连接两个水平部32,三者依次连接形成弯折结构,其中一位于低位的水平部32为弯折支撑部31,将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安设于弯折支撑部31上且穿过连续墙I的上端部与先期施做底板2连接。本发明中,一般为保证施工后换乘节点表面为水平,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位于高位的水平部32的上表面与安设后的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以及先期施做底板2的上表面均等高,弯折支撑部31竖直支撑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其可以大大降低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的沉降量,从而可以减小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先期施做底板2之间的沉降差异,可以有效保证两者连接处的结构以及受力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的下方为弯折支撑部31,即在其下方还设置有一层底板,也可以大大降低其与先期施做底板2之间连接处产生渗漏水的情况。另外在制作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时,在靠近连续墙I两米处向下进行弯折,即弯折支撑部31与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均为两米,其作为换乘节点处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与先期施做底板2之间的连接结构,在保证施工后具有上述效果的情况下,还能够降低施工工作量。
[0026]参见图2,优化上述实施例,在弯折支撑部31的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处理层(图中未示出),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安设于该防水处理层上。本实施例中,对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的弯折结构处进行防水处理,具体为先采用防水混凝土制作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的弯折支撑部31,其上铺设细石混凝土进行保护,然后依次铺设自粘卷材防水层以及C20混凝土垫层(采用原浆磨平),而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安设浇筑于C20混凝土垫层上,从而可以使得弯折支撑部31具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即渗漏水难以经弯折支撑部31由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先期施做底板2的连接处渗出。
[0027]参见图2以及图3,继续优化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与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之间的连接结构,在弯折支撑部31远离连续墙I的一端内陷形成有连接槽311,即弯折支撑部31与水平部32之间具有连接槽311,而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则具有凸起41,该凸起41刚好卡紧设置于上述连接槽311内,具体为在制作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时,其具有部分钢筋弯42折伸入连接槽311内,进而在采用混凝土浇筑时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的下端具有部分结构嵌设于连接槽311内,以保证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之间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在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的上端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的向下弯折处之间,即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竖直部33之间采用注浆连接,同时还设置有钢板止水带34,从而可以保证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的竖直部33之间也具有较好的防水性能,对此在水平面上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之间的连接处之间也不会产生渗透水,一般在制备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前,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的竖直部33处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的钢筋35与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的钢筋42采用接驳器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固定。
[0028]参见图3以及图4,进一步地,弯折支撑部31的端部与连续墙I之间也采用灌注浆水进行连接,且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的钢筋35伸入连续墙I内。本实施例中,在浇筑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之前,将其部分钢筋35伸入连续墙I内,同时在所需浇筑的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与连续墙I之间预埋注浆管5,在弯折支撑部31制作完成后,通过预埋的注浆管5在两者之间浇筑浆液,从而可以使得连续墙I与弯折支撑部31之间也形成有非常好的防水性能。
[0029]再次参见图2以及图3,进一步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先期施做底板2之间采用接驳器连接或者焊接,在采用浆水浇筑后还在两者之间添加遇水膨胀止水胶。本实施例中,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的钢筋42与先期施做底板2的钢筋21之间可以通过接驳器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然后采用注浆管5对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进行浇筑,从而可以将先期制作的结构与后期制作的结构有效地连接为一个整体,而遇水膨胀止水胶则是对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先期施做底板2之间进行防水处理,进一步增强整个连接节点结构的防水性能,避免渗漏水。
[0030]参见图1-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施工方法,,主要是针对上述的连接节点结构进行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0031]先制作换乘车站先期的一侧,包括在地下施工竖立的连续墙I以及该连续墙I其中一侧底板,即先期施做底板2,先期施做底板2的一端抵接至连续墙I的对应表面上;
[0032]施工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在连续墙I的另一侧施工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在制作时采用相对连续墙I由远至近的方向进行施工,且在靠近连续墙I处做向下的弯折以形成上述的弯折支撑部31,弯折支撑部31与连续墙I进行连接,且其高度低于先期施做底板2,在注浆制备弯折支撑部31之前,通常需要在弯折支撑部31对应部位与连续墙I接触处预埋有注浆管5,且在弯折支撑部31制作完成后,采用注浆管5对其与连续墙I进行注浆连接,一般在制作弯折支撑部31之后,还对其上表面进行防水处理,施工有防水处理层;
[0033]施工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先凿除先期施工的连续墙I的上端部,剩余部分与弯折支撑部31的高度相近,在弯折支撑部31上施工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具体为在防水处理层上施工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沿剩余连续墙I的上端穿过且与先期施做底板2连接,在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先期施做底板2之间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在该处防水处理中,主要为在两者之间也预埋有注浆管5,通过注浆连接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与先期施做底板2,而在灌注的浆液中可以添加上述的遇水膨胀止水胶,同时在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远离连接墙的端部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之间形成施工缝,对该施工缝也进行防水处理,在此处的防水处理主要也是采用注浆的方式对施工缝进行连接,同时在施工缝内设置有钢板止水带34,防水性能均非常好。
[0034]在上述施工步骤中,依次进行先期施做底板2、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以及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的制作,同时在各自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后期施做第二底板4为先期施做底板2与后期施做第一底板3之间的连接结构,不但可以有效保证先期底板与后期地板之间的沉降差异,同时能够避免渗透水,减小对后期地铁运营的影响,另外该种方式结构简单,施工也比较方便。
[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竖立的连续墙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墙其中一侧的先期施做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以及后期施做第二底板,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与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均设置于所述连续墙的另一侧,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靠近所述连续墙处具有低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的弯折支撑部,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所述弯折支撑部上且穿过所述连续墙的上端部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支撑部的上表面铺设有防水处理层,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安设于所述防水处理层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支撑部远离所述连续墙的一端具有内陷的连接槽,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具有伸入所述连接槽内卡紧的凸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支撑部的端部与所述连续墙之间灌注浆水连接,且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的钢筋伸入所述连续墙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的上端与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的弯折处之间注浆连接,且设置有钢板止水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采用接驳器连接或者焊接,且在两者之间设置有遇水膨胀止水胶。7.一种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所述换乘车站地下施工有竖立的连续墙,于所述连续墙的其中一侧施工先期施做底板,所述先期施做底板一端抵接至所述连续墙; 于所述连续墙的另一侧施工后期施做第一底板,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沿远离至靠近所述连续墙的方向施工,且于靠近所述连续墙处做向下的弯折形成弯折支撑部,所述弯折支撑部与所述连续墙连接,且低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 凿除所述连续墙的上端部,于所述弯折支撑部上施工后期施做第二底板,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穿过所述连续墙凿除的部分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处理,且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远离所述连续墙的端部与所述后期施做第一底板之间形成施工缝,对所述施工缝进行连接防水处理。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施工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之前所述弯折支撑部上表面施工有防水处理层,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于所述防水处理层上施工。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弯折支撑部与所述连续墙接触处预埋有注浆管,通过所述注浆管对两者之间的接触处进行注浆。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铁换乘车站连接节点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期施做第二底板与所述先期施做底板之间通过注浆连接,且于浆液内添加遇水膨胀止水胶。
【文档编号】E02D29/16GK106013253SQ201610338073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9日
【发明人】熊竺, 余明松, 辛亚辉, 徐永浩, 杨燕伟
【申请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