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井式鱼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井式鱼道。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
【背景技术】
[0002]水电水利工程能够提供较为清洁的能源,然而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当地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例如大坝的建成提高了水位,阻断了河流,使得鱼类难以洄游,特别是对于需洄游产卵的鱼类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是在水电水利工程中修建鱼道,从而使得鱼类能够顺利洄游。鱼道作为减缓鱼类受水电水利工程阻隔影响的生态修复措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和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关注。然而现有的鱼道占地面积大、投入成本高,增大了工程负担。
[0003]专利号为201310376941.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上升水池式鱼道,在大坝下游侧筑有竖直向上的环柱式结构,该环柱式结构高程与坝顶高程相当,沿环柱式结构外壁或内壁四周按计算坡度螺旋布置水池式鱼道,该鱼道由下游水位逐级上升至上游水位处。该专利为竖直向上的环柱式结构占地面积小,然而该专利中鱼道采用环绕式向上的布置方式,增长了鱼道长度,提高了鱼类洄游难度。。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占地面积小、投入成本低的竖井式鱼道,以降低鱼类洄游难度。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竖井式鱼道,其特征在于:该鱼道包括矩形竖井,矩形竖井内设有若干中转池,所述中转池布置于矩形竖井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端的中转池竖直向上间隔布置,矩形竖井长度方向两端相邻的两个中转池通过U型渠相连,U型渠进水口连通一端中转池的上部,出水口位于另一端中转池的中上方。
[0006]所述中转池上部、对应其上U型渠出水口位置设有隔水墙。
[0007]所述U型渠底部设有若干垂直渠内水流方向的缓流枕。
[0008]所述缓流枕为半圆形水泥条。
[0009]所述矩形竖井井壁上开有若干通气口。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鱼道呈折线布置,相对螺旋上升式鱼道大大缩短了鱼道长度。本实用新型中在U型渠底部设置缓流枕,用于减缓水流流速,降低鱼类向上洄游难度。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程投入较低。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2]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0013]图3为实施例中U型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具有矩形竖井1(矩形竖井I井壁上开有若干通气口),在矩形竖井I内部竖直向上、沿折线形布置若干条U型渠3 (见图3,U型渠截面为U型,可将水流集中),且在折线的转折点布置中转池3。本例中中转池2布置于矩形竖井I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端的中转池2竖直向上间隔布置。U型渠3进水口连通一端的中转池3上部,出水口位于另一端中转池3 (略低于进水口处的中转池)的中部上方且出水口位于该中转池水位以下。
[0015]本实施例中在中转池2上部、对应其上U型渠3出水口位置设有隔水墙4,隔水墙4将中转池2上部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连通U型渠3进水口,另一部分连通其上方U型渠的出水口),中转池下部连通。
[0016]为减缓水流,便于鱼类洄游,本例中在U型渠3底部设有若干垂直渠内水流方向的缓流枕5 (如半圆形水泥条)。
[0017]本实施例中鱼类沿U型渠3向上游,进入中转池2后从隔水墙4底部游至隔水墙4另一侧,并从位于该侧的U型渠3进水口进入该中转池上方的U型渠3。
[0018]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竖井式鱼道,其特征在于:该鱼道包括矩形竖井(1),矩形竖井(I)内设有若干中转池(2),所述中转池(2)布置于矩形竖井(I)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端的中转池(2)竖直向上间隔布置,矩形竖井(I)长度方向两端相邻的两个中转池(2)通过U型渠(3)相连,U型渠(3 )进水口连通一端中转池(3 )的上部,出水口位于另一端中转池(3 )的中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池(2)上部、对应其上U型渠(3)出水口位置设有隔水墙(4)。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竖井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渠(3)底部设有若干垂直渠内水流方向的缓流枕(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竖井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枕(5)为半圆形水泥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竖井式鱼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竖井(I)井壁上开有若干通气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竖井式鱼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占地面积小、投入成本低的竖井式鱼道,以降低鱼类洄游难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竖井式鱼道,其特征在于:该鱼道包括矩形竖井,矩形竖井内设有若干中转池,所述中转池布置于矩形竖井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端的中转池竖直向上间隔布置,矩形竖井长度方向两端相邻的两个中转池通过U型渠相连,U型渠进水口连通一端中转池的上部,出水口位于另一端中转池的中上方。
【IPC分类】E02B8/08
【公开号】CN204662381
【申请号】CN201520153841
【发明人】苏琳
【申请人】杭州金培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