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登船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677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登船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登船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在侯船楼和邮轮之间用于旅客通行的登 船桥。
背景技术
发展邮轮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一加强邮轮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国际邮轮在靠泊期 间,邮轮客人具有“短时间,大流量”的特点。对于那种被成为露天港的客运码头,乘客只能 利用邮轮的备用舷梯上下船,上下极为不便,这样客运码头不适宜做豪华邮轮的停泊码头, 不能满足豪华邮轮的停靠条件。随着现代国际邮轮业的高速发展,邮轮码头建设向着空港化发展将成为趋势。登 船桥的使用,给旅客从候船楼到邮轮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如图1所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202086Y公开了一种登船桥12,该登船桥采 用轮式大车行走方式,旅客通道4与两个升降平台3和6分别固定铰接和滑动铰接,变频 调速制动电机2和10、丝杆/升降器垂直驱动升降动作,液压缸驱动旅客通道4伸缩、接船 渡板1俯仰和浮动动作,监测接船渡板浮动角度来控制升降平台自动升降,实现了旅客通 道在高度、水平、前后方向与邮轮对接,可以自动适应因潮差和海浪引起的邮轮舱口地面升 沉、摇晃等动作。应用这种现有技术的登船桥由于旅客通道4直接连接在侯船楼和邮轮之间,其要 求侯船楼到邮轮之间必须具有足够的间距,才能在接船口处于高位时,不至于使旅客在很 大的坡度上行走。然而,各个客运码头的条件不同。在一些候船楼与邮轮距离较近时,现有 技术的登船桥,会形成很大的坡度,导致旅客无法通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登船桥,通过多个迂回设置的廊道来分解邮 轮与侯船楼之间的落差(以下简称“落差”),以平缓所形成的通道坡度,使得在候船楼与邮 轮间距较小时,也能令旅客在通道上舒适地行走。本发明的一种登船桥,用于在候船楼与油轮之间运送旅客,其包括有以预定间隔 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一接口廊道,固定到该第一机架,与所述侯船楼对接;一 接船口装置,设置在该第二机架一个端部,包括一升降短廊和一接船口,设置在所述升降短 廊的一侧,用于与油轮对接;一固定短廊,固定到该第二机架的另一个端部,其中该固定短 廊与该升降短廊相连接;一固定长廊,连接在所述接口廊道和所述固定短廊之间。上述的登船桥的固定短廊高于所述接口廊道。上述的登船桥的升降短廊被驱动后高度可调节,其中当所述升降短廊位于高位 时,其高度高于所述固定短廊。上述的登船桥的升降短廊在低位时,其高度与所述固定短廊基本上一致。上述的登船桥的接船口与所述第一升降短廊滑动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登船桥,用于在候船楼与油轮之间运送旅客,其包括有以预定间隔 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一接船口装置,设置在该第一机架,包括第一升降短廊; 和一接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短廊的一侧,用于与油轮对接;一接口廊道,固定到该第 二机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侯船楼对接;第二升降短廊,设置在该第二机架的另一个端部; 一固定短廊,固定到所述第一机架;第一升降长廊,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短廊的另一侧和所 述第二升降短廊之间;第二升降长廊,连接在所述固定短廊和所述第二升降短廊之间,以及 固定长廊,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口廊道和所述固定短廊之间。上述的登船桥的固定短廊高于所述接口廊道。上述的登船桥的第一升降短廊被驱动后高度可调节,其中当所述第一升降短廊位 于高位时,其高于所述固定长廊。当上述的登船桥的第一升降短廊被驱动至高位时,所述第二升降短廊被驱动升 高,其高度处于第一升降短廊与所述固定短廊之间。当上述的登船桥的第一升降短廊在低位时,其高度与所述接口廊道基本上一致。当上述的登船桥的第一升降短廊在低位时,所述第二升降短廊的高度处于所述接 口廊道与所述固定短廊之间。当上述的登船桥的第一升降短廊在低位时,所述第二升降短廊的高度与所述接口 廊道的高度基本一致。上述的登船桥的接船口装置被限定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内侧,而所述固定短廊设置 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外侧。上述的登船桥的固定短廊与所述接口廊道和第二升降短廊彼此邻近的端部对应。上述的登船桥的接船口与所述第一升降短廊滑动连接。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至少一个长廊道与邮轮的平行设置,通过多个廊道 的转接分解了落差,平缓了坡度以供旅客行走。因此,实现了在候船楼与邮轮间距小坡度较 大时,也能通过登船桥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通过更多的与邮轮平行设置的廊道,以逐级分解坡度, 并使各个长廊具有趋于一致的坡度,以增加旅客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登船桥的结构示意图,显示了旅客通道直接连接在邮轮与侯船楼 之间;图2是本发明登船桥的一个实施例,显示了连接在候船楼与邮轮之间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登船桥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登船桥的端部示意图,其中移除了长廊道;图5是图2中的登船桥的侧视图,显示了接船口装置处于低位;图6是图2中的登船桥的侧视图,显示了接船口装置处于高位;图7是本发明登船桥的另一个实施例;图8是图7中登船桥的端部示意图,其中移除了长廊道;图9是图7中登船桥的侧视图,显示了接船口装置处于低位;
图10是图7中登船桥的侧视图,显示了接船口装置处于高位。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发明。如图2所示,在候船大楼22的一侧设置有候船大楼回廊M,本发明的行车式登船 桥20在地轨23上行走。首先,行车式登船桥20的一端连接到候船大楼回廊M,另一端连 接到邮轮21。本发明的设计思路是在候船大楼回廊M与邮轮21之间的狭窄的间距S中, 利用至少三个长廊来缓解坡度,再利用多个短廊道设置成用于转接至少三个长廊道,而行 程迂回设置的廊道,从而分解了落差。由于在靠近邮轮的一侧,廊道需要能够进行高度的 调节,因此需要考虑能对其进行升降操作,而另一侧由于靠近地面建筑物,可采用固定的廊 道,以增加登船桥整体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登船桥20具有以预定间隔并列设置的第一 机架25和第二机架沈,这个间隔的设计应考虑能够设置较长的廊道,以平缓坡度。同时,在 两个机架25和沈上可以设置行走系统27和28,以能够沿地轨23行走。登船桥20的首端 连接有接船口装置201,接船口,用于与邮轮21对接,登船桥的尾端设一接口廊道202,用于 与候船大楼回廊M连接。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机架25的一端上设置了 一接船口装置201,而由于接 船口装置201需要与邮轮对接,其需要适应邮轮上下旅客而产生的高度落差,其可以被驱 动沿该第一机架25升降。较佳的是,本发明的接船口装置201包括第一升降短廊203,其可 以沿第一机架25升降,以调节高度,以及一接船口 204。其中,接船口 204固定在第一升降 短廊203的一侧。较佳的是,为了本发明的使接船口更加灵活地适应甲板的波动(例如受 潮汐或海浪影响而产生的波动等),接船口 204可以被设计成能够沿第一升降短廊203的一 侧滑动。在本方面的第二机架沈的一端上设置了一接口廊道202。该接口廊道202由于与 侯船楼对接,因此其可以直接固定到第二机架26上。在本发明的第二机架沈的另一端上 设置了第二升降短廊206,它是为本发明的长廊提供了转接的通道而设置的。由于靠近邮轮 的一侧需要考虑位置的变化,第二升降短廊206也需要能够沿第二机架沈做升降调节。本发明的登船桥20还包括固定短廊207,固定到第一机架25的外侧。这样,在接 口廊道202和固定短廊207之间可以连接固定长廊210。由于其两端是相对固定的,该固定 长廊210的高度也是不可调的,以增加登船桥整体的稳定性。同样地,本发明的第一升降长廊211可以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短廊206另一侧和 第一升降短廊203之间。由于第一升降长廊211靠近邮轮,需要能够被灵活地调节,因此在 对其端部上的两个升降短廊203和206的高度进行调整的时候,该第一升降长廊211也将 随之被调节,而且形成舒适的坡度。优选的是,本发明的固定短廊207基本上设置在第一机架25外侧的中部,即与接 口廊道202和第二升降短廊206彼此邻近的端部对应。并且,固定短廊207与第二升降短 廊206之间设置有第二升降长廊213。这样,本发明的固定长廊210和第二升降长廊213可 以基本上与第一升降长廊211—样,平行于侯船楼(或邮轮)布置,使得本发明的登船桥整 体结构紧凑,升降操作灵活,易于实现。从图4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多个用于转接的廊道或短廊在高度上的位置关系。接口廊道202与候船楼回廊M的地面平齐连接。而在接船口 204位于低位Pl时,接口廊道202 与第一升降短廊203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当。较佳的是,固定短廊207的位置可以高于接口廊道202,以使连接在其间的固定长 廊210形成适宜的坡度,以达到分解一部分的落差的目的。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接船口 204位于低位Pl时,第二升降短廊206基本上位 于第二机架26的中位P3。这一位置P3所处的高度较佳的是处于接口廊道202和固定短廊 207之间,以帮助与之连接的各个长廊形成平缓坡度。优选的是,可以选择在接船口 204处于最低位时,第二升降短廊206的高度与接口 廊道202的基本一致,所以图5中,接口廊道202会被第二升降短廊206遮挡,第一固定长 廊210会被第二升降长廊213遮挡。参阅图6,在接船口 204位于高位P2时,第二升降短廊206也位于高位P4。较佳 的是,该位置P4的高度处于接船口 204的高位P2,即第一升降短廊203和固定短廊207之 间,以帮助与之连接的各个长廊形成平缓的坡度。以这样的方式,本发明的迂回设置的多个廊道逐级分解了落差,以使各个长廊具 有趋于均勻的坡度,以此增加了旅客舒适感和安全感。旅客可以按照图3中多个箭头所指 示的路径依次通过各个廊道。应当指出,第一升降短廊203需要与接船口 204连接,例如铰 接,以形成如途中箭头所指示的路径。本发明是根据候船大楼回廊与邮轮的相对距离S,落差以及期望的坡度来推算出 具体通道的长度和数量的。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图7显示了本发明登船桥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3所示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登船桥30对调了接口廊道202和接船 口装置201的在两个机架上的位置,并省去了图3中的固定廊道207,以及与其间相连的升 降长廊213和211,以及升降短廊206,这样,本发明的登船桥30可以仅仅利用一个长廊来
分解落差。如图7可见,本发明的接船口装置201包括升降短廊208,其可以沿第二机架沈升 降,以调节高度,以及一接船口 204。接船口 204固定在升降短廊208的一侧。较佳的是,接 船口 204也可以被设计成能够沿升降短廊208的一侧滑动。为了为本发明的长廊提供转接 的通道,在本发明的第二机架沈的另一端上设置了固定短廊209。该实施例的登船桥30在接口廊道202和固定短廊209之间可以连接固定长廊 214。由于其两端是相对固定的,为了增加登船桥整体的稳定性,该固定长廊214的高度也 是不可调的。较佳的是,固定短廊209的位置可以高于接口廊道202,以使连接在其间的固 定长廊214形成适宜的坡度,以达到分解一部分的落差的目的。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将固定短廊209与接船口装置的升降短廊208连 接,例如升降短廊208可以铰接在固定廊道209上,以形成通道,并最终形成如图中箭头所 指示的路径。因此,升降廊道208在被驱动升降时,其另一端可以在适度的范围内升降,以 形成平缓的坡度,也是就,在低位Pl时,升降短廊208可以低于固定短廊209,而在高位P2 是,可以高于固定短廊209。从图8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多个用于转接的廊道在高度上的位置关系。接口廊道 202与候船楼回廊M的地面平齐连接。而在接船口 204位于低位Pl时,接口廊道202与升降短廊208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当。较佳的是,固定短廊209的位置可以高于接口廊道202,以使连接在其间的固定长 廊214形成适宜的坡度,以达到分解一部分的落差的目的。参见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接船口 204位于低位Pl时,升降短廊208的高度 与固定短廊209基本一致。当接船口 204位于高位P3时,升降短廊208的高度高于所述固 定短廊209。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 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例 如在图3中,可以取消固定长廊210,固定短廊207,第二升降长廊213,将第二升降短廊与 接口廊道202连接形成平的或有一定坡度的新的固定廊道。新的固定廊道与第一升降长廊 211连接,第一升降长廊连接接船口装置201。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 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 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登船桥,用于在侯船楼与邮轮之间运送旅客,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船桥包括 以预定间隔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一接口廊道,固定到该第一机架,与所述侯船楼对接; 接船口装置,设置在该第二机架一个端部,包括 一升降短廊;和一接船口,设置在所述升降短廊的一侧,用于与油轮对接;一固定短廊,固定到该第二机架的另一个端部,其中该固定短廊与该升降短廊相连接;一固定长廊,连接在所述接口廊道和所述固定短廊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短廊高于所述接口廊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短廊被驱动后高度可调节,其 中当所述升降短廊位于高位时,其高度高于所述固定短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短廊在低位时,其高度低于所 述固定短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船口与所述第一升降 短廊滑动连接。
6.一种登船桥,用于在侯船楼与邮轮之间运送旅客,其特征在于,所述登船桥包括 以预定间隔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一接船口装置,设置在该第一机架,包括 第一升降短廊;和一接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升降短廊的一侧,用于与油轮对接; 一接口廊道,固定到该第二机架的一个端部,与所述侯船楼对接; 第二升降短廊,设置在该第二机架的另一个端部; 一固定短廊,固定到所述第一机架;第一升降长廊,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短廊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升降短廊之间; 第二升降长廊,连接在所述固定短廊和所述第二升降短廊之间,以及 固定长廊,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口廊道和所述固定短廊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短廊高于所述接口廊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短廊被驱动后高度可调 节,其中当所述第一升降短廊位于高位时,其高于所述固定长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升降短廊被驱动至高位时, 所述第二升降短廊被驱动升高,其高度处于第一升降短廊与所述固定短廊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升降短廊在低位时,其高 度与所述接口廊道基本上一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升降短廊在低位时,所述 第二升降短廊的高度处于所述接口廊道与所述固定短廊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升降短廊在低位时,所述 第二升降短廊的高度与所述接口廊道的高度基本一致。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任一项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船口装置被限定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内侧,而所述固定短廊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的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短廊与所述接口廊道和第 二升降短廊彼此邻近的端部对应。
15.根据权利要求6至14任一项所述的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船口与所述第一升 降短廊滑动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在候船楼与邮轮之间运送旅客的登船桥,其包括有以预定间隔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一接口廊道,固定到该第一机架,与所述候船楼对接;一接船口装置,设置在该第二机架一个端部,包括一升降短廊;和一接船口,设置在所述升降短廊的一侧,用于与油轮对接;一固定短廊,固定到该第二机架的另一个端部,其中该固定短廊与该升降短廊相连接;一固定长廊,连接在所述接口廊道和所述固定短廊之间。本发明的登船桥,通过至少一个长廊道分解了落差,平缓了坡度,即使在候船楼与邮轮间距小时,也能为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文档编号E01D15/24GK102061663SQ20091023753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张肇红, 杨月峰, 黄龙惠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