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架桥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面排水构造,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架桥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高架桥的桥面排水构造通常都采用桥面集水井、排水管、地面收集井这一系 统,集水井与排水管一般仅在桥墩、桥台处设置,这样,雨水的桥面收集点较少,收集量较 少,并且,排水管的管径又较小,排水管易被较大的杂物阻塞,维护疏通不便;另外,排水管 一般外挂在桥墩结构的外侧,不仅视觉上极不美观,在一些安全性要求高的特殊地段,譬如 跨高铁的区段,因跨越区域的特殊性,设置外挂排水管可能因管道老化、脱落、阻塞造成安 ^^^ 急 ^^ ο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致致力于开发一种集水及泄水量大、排水不易阻塞、安 全性高的高架桥排水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水及泄水量大、排水不易阻塞、 安全性高的高架桥排水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排水系统,所述高架桥包 括行车道、人行道以及位于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侧石,所述侧石上开设有供雨水流入的 通孔,所述人行道下方设置有沿人行道纵向延伸的集水泄水通道,所述集水泄水通道与所 述侧石上的通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人行道的下方设有至少一道垫梁,所述垫梁沿人行道纵向延伸,所 述侧石与相邻的所述垫梁之间形成所述集水泄水通道;优选地,所述集水泄水通道的内表 面上涂覆有防水涂料。进一步地,所述侧石上的通孔底面设置成朝向集水泄水通道下倾布置的导流斜 坡,可使雨水通过侧石的通孔更快的流入进集水泄水通道内。进一步地,所述侧石上的通孔内设置有阻止垃圾、杂物进入的进水格栅。进一步地,所述人行道沿自所述高架桥的边缘至至所述侧石的方向向下倾斜设 置;优选地,所述人行道沿自所述高架桥的边缘至所述侧石的方向倾斜的坡度为1%。进一步地,所述行车道沿自所述高架桥的桥面中心线至所述侧石的方向向下倾 斜设置;优选地,所述行车道沿自所述高架桥的桥面中心线至所述侧石方向倾斜的坡度为 2%。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泄水通道与设置于所述高架桥的桥台外路面上的排水管连
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取消了桥面集水井与排水管,充分利用人行道下方的空余空间作为桥面雨水的收 集与泄水通道。
2.桥面雨水由原先桥墩处的点状收集改为沿桥面人行道纵向全线收集,集水及 泄水量大大提高,排水也不易阻塞。3.取消了每个桥墩处的外挂排水管,仅安排在桥台外的路面上,增加了高架桥梁 外立面的美观性;同时,避免了桥墩处设置外挂排水管带来的安全隐患,适合于对安全性要 求高的跨高铁区段使用。4.维护养护更加便捷,集水泄水通道仅需移除覆盖于其上的人行道盖板既可维 护。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 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图2显示了本发明的高架桥排水系统的一个较佳的实施例。高架桥包括人 行道1、行车道2以及位于人行道1与行车道2之间的侧石4。侧石4上开设有供雨水流入 的通孔41,人行道1下方设置有沿人行道1纵向延伸的集水泄水通道6,集水泄水通道6与 侧石4上的通孔41连通。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侧石4上的通孔41的底面设置成朝向集 水泄水通道6倾斜的导流斜坡7,以利于流入通孔41的雨水快速流至集水泄水通道6。在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侧石4的通孔41内布置有进水格栅5,以阻止垃圾、杂物进入到集水泄 水通道6。在人行道1的下方设置有垫梁3,垫梁3沿人行道1的纵向延伸,侧石4与相邻的 垫梁3之间形成集水泄水通道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集水泄水通道6的内表面上涂覆有 防止雨水渗出的防水涂料层8。人行道1沿自高架桥的边缘至侧石4的方向向下倾斜。在本实施例中,人行道1 的倾斜坡度为1%。行车道2沿自高架桥的桥面中心线至侧石4的方向向下倾斜。在本实施例中,行 车道2的倾斜坡度为2%。集水泄水通道6与设置于高架桥的桥台外路面上的排水管连通(未图示)。在具体实施例中,人行道1的路面是由多块覆盖于集水泄水通道6上的人行道盖 板11拼接而成。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 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 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 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高架桥排水系统,所述高架桥包括行车道、人行道以及位于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侧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石上开设有供雨水流入的通孔,所述人行道下方设置有沿人行道纵向延伸的集水泄水通道,所述集水泄水通道与所述侧石上的通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的下方设有至少 一道垫梁,所述垫梁沿人行道纵向延伸,所述侧石与相邻的所述垫梁之间形成所述集水泄 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架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泄水通道的内 表面上涂覆有防水涂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石上的通孔底面设置 成朝向集水泄水通道下倾布置的导流斜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石上的通孔内设置有 阻止垃圾、杂物进入的进水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沿自所述高架桥 的边缘至所述侧石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架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道沿自所述高架桥 的边缘至所述侧石的方向倾斜的坡度为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沿自所述高架桥 的桥面中心线至所述侧石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架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沿自所述高架桥 的桥面中心线至所述侧石方向倾斜的坡度为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泄水通道与设置于 所述高架桥的桥台外路面上的排水管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架桥排水系统,高架桥包括行车道、人行道以及位于行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侧石,侧石上开设有供雨水流入的通孔,人行道下方设置有沿其纵向延伸的集水泄水通道,集水泄水通道与侧石上的通孔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水及泄水量大、排水不易阻塞、安全性高的高架桥排水系统。
文档编号E01D19/08GK101962936SQ201010507500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刘佳, 刘晓萍, 吴刚, 周晓君, 朱鹏志, 沙丽新, 聂志宏, 陈剑明, 黄锦源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