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302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十字路口都装有信号灯 < 即红绿灯 >,这种设计的十字路口往往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因信号灯在道路的一边大量滞留,而另一边的道路却在闲置,道路没有充分的利用,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且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往往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是交通事故的频发路段。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发明目的是要在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容易引起交通事故的十字路口,采用一种定向无障碍立交桥。这种立交桥没有信号灯,机动车定向无障碍通行;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分流无交错。这就杜绝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在此区域内发生的交通事故。 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十字路口频繁的信号灯而造成的交通拥堵。随后,在详细的描述中较清楚的显示出本发明的一些特征和优点。本发明的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由地下层、地面层和地上层三部分组成。地下层是一条道路在此十字路口的连接段,还是两条相交道路左转车道的缓冲区;地上层是与地下层相交的另一道路在此十字路口的连接段;地面层是由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 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组成。左转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离无交错。地面层到地下层的高度与地面层到地上层的高度相同,是城市标准立交桥的单层高度。所有的机动车道都是定向无障碍车道。作为优选,由地面层进入的地下层是由一条道路的直行车道及两条相交道路的右转车道、左转车道缓冲区组成;作为优选,地上层是由与地下层相交的另一道路的直行车道组成,它由地下层上的多根立柱撑起的预制模板铺成;作为优选,地面层由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组成。左转车道是由以两条相交道路的中点为圆心,以1条以上的多条车道宽度为半径的同心圆组成。 它还有一个辅助车道。与最大的两个同心圆和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的边缘相切的另两个同心圆在两个切点间的弧形成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的辅助车道,也就是由地下层到地面层的左转所述的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具有如下优点(1)、充分利用了道路的地上地下的空间;(2)、在原有的道路上修建,没有增宽增大,不会影响周边的环境;(3)、由于采用了定向车道,没有了信号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从根本上解决了十字路口因频繁的信号灯而造成的交通拥堵;使人们因滞留、等待时产生的烦躁情绪得到了缓解,从而因抢时而超速等违规行为大大减少;
(4)、左转车道和右转车道的设计符合驾驶员的通行习惯;(5)、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左转车道设在同一水平地面,确保了非机动车、行人的通行优势;(6)、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分流无交错,杜绝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在此区域内发生的交通事故;(7)、由地面层到地上层的高度与由地面层到地下层的高度相同,是城市标准立交桥的单层高度,坡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对机动车的动力产生影响;(8)、由于取消了信号灯,机动车因等待信号灯而待车时对燃油造成的巨大浪费及产生的碳排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9)、本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不仅适用于十字路口,同样适用于三岔路口 ;(10)、取消了信号灯,缓解了交通拥堵,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因而大大减少了交管部门的人力物力,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图 1.图 2.图 3.图 4.图 5.
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效果图地上层、地面层、地下层纵向剖面图地上层平面图地下层平面图地面层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5表示的是以直行车道为3车道的实施例,箭头方向表示机动车的前进方向。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参见图1是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的效果图。1地下层,2地面层,3地上层,4地下层的左转车道,5地下层的直行车道,可以是一条以上的多条车道,可以把靠近右转车道的一条设为公交车专用道。6右转车道,7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8地上层的左转车道,9地上层的直行车道,同5—样,可以是一条以上的多条车道,可以把靠近右转车道的一条设为公交车专用道,10地上层的右转车道。11地面层中央景观花圃。参见图2是地上层、地面层、地下层纵向剖面图。A、B、C分别表示地上层、地面层、 地下层边上的一点,AB = BC,就是说从地上层到地面层的高度等于地面层到地下层的高度。实施中为城市标准立交桥的单层高度,在3. 5m-4. OOm之间。M表示由地下层上行到地面层时的起点。实施中要确保Z BMC <30°,使机动车的坡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MN是地面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宽度。过M、N作地下层的垂线交地面层于Op O2A1O2 = MN, 延长NO2于P,的高度h就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高度,一般约为AB高度的2/3,在2. 5m 左右。连接AP并延长交地面层于D,D就是由地面层上行到地上层或由地面层下行到地下层的起点位置。参见图3是地上层平面图,是地上层机动车的直行车道。参见图4是地下层平面图。1右转车道,2直行车道,3左转车道。参见图5是地面层平面图。1是左转车道的上行道,2左转车道,它是由以两条相交道路的中点为圆心,以1条以上的多条车道宽度为半径的同心圆组成;3左转车道的辅助车道,弧ab和弧cd是与最大的两个同心圆和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的边缘相切的另两个同心圆在两个切点间的弧,它们共同组成左转车道的辅助车道;4非机动车道、人行道,5地面层中央景观花圃。地下层上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立柱设在地下层中间的绿化带上;地上层下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立柱设在地下层上地上层下闲置的直行车道的中间位置, 左右各一根,共四根。实施中通常把机动车流量大的一条道路设为地下层,把流量小的另一条道路设为地上层。可以从城市最堵的十字路口向周边最有可能堵的十字路口扩展,就是说需要一个建一个,既经济又环保。本发明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作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 但都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超越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由地下层、地面层和地上层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机动车道全部都是定向无障碍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与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离无交错;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是由以两条相交道路的中点为圆心,以1条以上的多条车道宽度为半径的同心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地下层是由一条道路的直行车道和两条相交道路的右转车道组成,是两条相交道路左转车道的缓冲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地面层由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组成。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在由地面层到地下层与由地下层上行到地面层的交接处。撑起地面层的立柱设在地下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地上层由与地下层相交的另一道路的直行车道组成。撑起地上层的立柱设在地下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其特征在于由地面层到地上层的高度与由地面层到地下层的高度相同,是城市标准立交桥的单层高度;由地面层上行到地上层、由地面层下行到地下层、由地下层上行到地面层的坡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全文摘要
在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十字定向无障碍立交桥,是要在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引起交通事故的十字路口采用一种定向无障碍立交桥。这种立交桥由地下层、地面层和地上层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这种立交桥没有信号灯,机动车都是定向无障碍通行;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是以两条相交道路的中点为圆心,以1条以上的多条车道宽度为半径的同心圆组成;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离无交错,这就杜绝了它们在这一区域内的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解决了因频繁的信号灯而造成的交通拥堵。所述的从地面层到地上层的高度与地面层到地下层的高度相同;所述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两条相交道路的左转车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确保了非机动车、行人的通行优势。
文档编号E01C1/04GK102337712SQ201110212230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
发明者莫济华 申请人:莫济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