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04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中城市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上用于隔离往返车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车行道与人行道的护栏设置里程越来越长,护栏被污染后,一般采用机具进行清洗,现有的用于清洗护栏的专用车,一般包括机动车和装载在机动车上的清洗装置,清洗装置虽然具备左右摆角调节,但其摆角调整范围非常局限,公路两旁护栏,机动车一次方向行程只能清洗一边的护栏,而需要清洗另一边时,由于清洗装置摆角调整范围局限,只能倒车反方向清洗,费时,降低工作效率且清洗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结构简单,清洗公路两旁护栏时,可以在同一个方向的行程中对两边护栏进行清洗,不需要转弯倒车。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动车上的机架,转动机构、升降机构和滚刷机构,转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升降机构连接而驱使升降机构转动,升降机构与滚刷机构连接而驱使滚刷机构作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包括一挂板,机架上设有横向导轨,挂板可滑移地安装在导轨上,挂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平移驱动机构,平移驱动机构驱使挂板沿导轨运动。以上技术方案可通过以下措施作进一步改进:该平移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和第一液压马达,齿条安装在机架底部并平行于导轨方向布置,第一液压马达安装在挂板的底部,齿轮安装在第一液压马达输出轴上,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该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油缸,挂板包括主板体以及位于主板体顶部的上支承板和位于主板体底部的下支承板;升降机构包括后连杆;后连杆设有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位于上端,第三铰接座位于下端,第二铰接座位于第一铰接座与第三铰接座之间,第二铰接座与上支承板铰接,第三铰接座与下支承板铰接,上支承板设有第四铰接座,第一油缸的缸体与第四铰接座铰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铰接座铰接。该机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轨,上支承板和下支承板上均设有滚轮,上支承板的滚轮与机架顶部的导轨配合,下支承板的滚轮与机架底部的导轨配合。该后连杆下端设有第一定位片,第一定位片上设有第一穿孔,下支承板上等角度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后连杆转动时,第一穿孔可与下支承板上任意的一个第一定位孔对应连通,第一穿孔与其中一个第一定位孔连通后插入第一定位销,主要根据实际应用环境要求选择清洗角度或距离。该升降机构还包括前连杆、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一端与前连杆上端铰接,另一端与后连杆上端铰接,下连杆一端与前连杆下端铰接,另一端与后连杆下端铰接,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设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缸体与下连杆铰接,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上连杆铰接。该滚刷机构包括转臂和滑动杆,转臂的末端与前连杆连接,转臂的前端设有套筒,滑动杆可滑移地套入套筒以调节滚刷间距离,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滚刷及驱动该滚刷转动的第二液压马达,滑动杆与套筒之间设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紧定螺钉,紧定螺钉与套筒螺纹连接,紧定螺钉一端穿过套筒抵压在滑动杆上。该前连杆设有第五铰接座,第五铰接座包括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上定位片设有第二定位孔,下定位片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位置对应成连通状;转臂的末端插入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之间并穿设有销钉,转臂的末端等角度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转臂转动时,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可与任意的一个第二穿孔连通,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与其中一个第二穿孔连通后插入第二定位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 一种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动车上的机架,转动机构、升降机构和滚刷机构,转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升降机构连接而驱使升降机构转动,升降机构与滚刷机构连接而驱使滚刷机构作升降运动,转动机构包括一挂板,机架上设有横向导轨,挂板可滑移地安装在导轨上,挂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平移驱动机构,平移驱动机构驱使挂板沿导轨运动,转动机构可以平移运动,这样,整个清洗装置的摆动范围在原转动结构的转动范围上增加了一个横移范围,扩大其可摆动范围,使机动车在同一个方向的行程中,可以选择清洗任意一边的护栏,使用灵活方便;(2)该平移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和第一液压马达,齿条安装在机架底部并平行于导轨方向布置,第一液压马达机安装在挂板的底部,齿轮安装在第一液压马达输出轴上,齿轮和齿条啮合传动,结构简单,平移量控制精确;(3)该前连杆设有第五铰接座,第五铰接座包括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上定位片设有第二定位孔,下定位片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位置对应成连通状;转臂的末端插入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之间并穿设有销钉,转臂的末端等角度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转臂转动时,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可与任意的一个第二穿孔连通,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与其中一个第二穿孔连通后插入第二定位销,滚刷机构具有另一摆角调节,增大了整个清洗装置的可摆动面积,提高适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6为图4的A-A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5的B-B剖视示意图;[0026]图8为图6的C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6的D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6的E部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转臂和前连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千斤顶装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动车(图中未示出)上的机架1,转动机构2、升降机构3和滚刷机构4,转动机构2安装在机架I上并与升降机构3连接而驱使升降机构3转动,升降机构3与滚刷机构4连接而驱使滚刷机构4作上下升降运动,该转动机构2包括一挂板21,机架I上设有横向导轨11,挂板21可滑移地安装在导轨11上,挂板21与机架I之间设有平移驱动机构,平移驱动机构驱使挂板21沿导轨方向作平移运动,这样,当挂板21作平移运动时相当于整个转动机构2作平移运动,升降机构3和滚刷机构4也同时作平移运动。平移驱动机构包括齿条51、齿轮52和第一液压马达53,齿条51安装在机架I底部并平行于导轨11方向布置,第一液压马达53安装在挂板21的底部,齿轮52安装在第一液压马达53输出轴上,齿轮52和齿条51啮合传动,这样第一液压马达53转动时,挂板21沿导轨11方向运动。转动机构2还包括第一油缸22,挂板21包括主板体211以及位于主板体211顶部的上支承板212和位于主板体211底部的下支承板213,平移驱动机构的第一液压马达53安装在下支承板213上;升降机构3包括前连杆31、后连杆34、上连杆33和下连杆32,上连杆33 —端与前连杆31上端铰接,另一端与后连杆34上端铰接,下连杆32 —端与前连杆31下端铰接,另一端与后连杆34下端铰接,上连杆33和下连杆32之间设有升降油缸35,升降油缸35的缸体与下连杆32铰接,升降油缸35的活塞杆与上连杆33铰接,升降油缸35工作时,可以驱动上连杆33和下连杆32上下摆动;后连杆34设有第一铰接座341、第二铰接座342和第三铰接座343,第一铰接座341位于上端,第三铰接座343位于下端,第二铰接座342位于第一铰接座341与第三铰接座343之间,第二铰接座342与上支承板212铰接,第三铰接座343与下支承板213铰接,上支承板212设有第四铰接座214,第一油缸22的缸体与第四铰接座214铰接,第一油缸22的活塞杆与第一铰接座341铰接,第一油缸22可以驱动后连杆34水平摆动而相当于驱动整个升降机构3水平摆动。机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轨11,上支承板和下支承板上均设有滚轮23,上支承板212的滚轮23与机架顶部的导轨11配合,下支承板213的滚轮23与机架底部的导轨11配合。后连杆34下端设有第一定位片344,第一定位片344上设有第一穿孔345,下支承板213上等角度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215,后连杆34转动时,第一穿孔345可选择地与下支承板213上任意的一个第一定位孔215对应连通,当第一油缸22驱使后连杆转动相应角度后,使第一穿孔345与其中一个第一定位孔215连通后插入第一定位销24以定位整个升降机构3的转动。滚刷机构4包括转臂41和滑动杆42,转臂41的末端411与前连杆31连接,转臂41的前端设有套筒412,滑动杆42可滑移地套入套筒412,滑动杆42的长度大于套筒412的长度,滑动杆42套入套筒412后,滑动杆42的两端是伸出套筒412外的,滑动杆42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滚刷43及驱动该滚刷转动的第二液压马达44,滑动杆42与套筒412之间设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紧定螺钉45,紧定螺钉45与套筒412螺纹连接,紧定螺钉45 —端穿过套筒412抵压在滑动杆42上以定位滑动杆42的滑移。前连杆31设有第五铰接座,第五铰接座包括上定位片311和下定位片312,上定位片311设有第二定位孔313,下定位片312设有第三定位孔314,第二定位孔313与第三定位孔314位置对应成连通状;转臂的末端411插入上定位片311和下定位片312之间并穿设有销钉36,转臂的末端411等角度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413,转臂41转动时,第二定位孔313及第三定位孔314可与任意的一个第二穿孔413连通,手动水平摆动转臂41,使第二定位孔313及第三定位孔314与其中一个第二穿孔413连通后插入第二定位销37以定位整个滚刷机构4的摆动。第五铰接座可以沿前连杆3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图中只示出了 2个),这样可以有多个高度调节范围,扩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可以使用千斤顶5将其举高后再与机动车装配,当然装载本实用新型时也可以采用其它机构进行辅助装配。
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包括安装在机动车上的机架,转动机构、升降机构和滚刷机构,转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升降机构连接而驱使升降机构转动,升降机构与滚刷机构连接而驱使滚刷机构作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包括一挂板,机架上设有横向导轨,挂板可滑移地安装在导轨上,挂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平移驱动机构,平移驱动机构驱使挂板沿导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平移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齿轮和第一液压马达,齿条安装在机架底部并平行于导轨方向布置,第一液压马达安装在挂板的底部,齿轮安装在第一液压马达输出轴上,齿轮和齿条哨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转动机构还包括第一油缸,挂板包括主板体以及位于主板体顶部的上支承板和位于主板体底部的下支承板; 升降机构包括后连杆; 后连杆设有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位于上端,第三铰接座位于下端,第二铰接座位于第一铰接座与第三铰接座之间,第二铰接座与上支承板铰接,第三铰接座与下支承板铰接,上支承板设有第四铰接座,第一油缸的缸体与第四铰接座铰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一铰接座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导轨,上支承板和下支承板上均设有滚轮,上支承板的滚轮与机架顶部的导轨配合,下支承板的滚轮与机架底部的导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后连杆下端设有第一定位片,第一定位片上设有第一穿孔,下支承板上等角度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一定位孔,后连杆转动时,第一穿孔可与下支承板上任意的一个第一定位孔对应连通,第一穿孔与其中一个第一定位孔连通后插入第一定位销。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还包括前连杆、上连杆和下连杆,上连杆一端与前连杆上端铰接,另一端与后连杆上端铰接,下连杆一端与前连杆下端铰接,另一端与后连杆下端铰接,上连杆和下连杆之间设有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缸体与下连杆铰接,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上连杆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滚刷机构包括转臂和滑动杆,转臂的末端与前连杆连接,转臂的前端设有套筒,滑动杆可滑移地套入套筒,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滚刷及驱动该滚刷转动的第二液压马达,滑动杆与套筒之间设有定位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紧定螺钉,紧定螺钉与套筒螺纹连接,紧定螺钉一端穿过套筒抵压在滑动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连杆设有第五铰接座,第五铰接座包括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上定位片设有第二定位孔,下定位片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二定位孔与第三定位孔位置对应成连通状; 转臂的末端插入上定位片和下定位片之间并穿设有销钉,转臂的末端等角度间隔地设有若干个第二穿孔,转臂转动时,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可与任意的一个第二穿孔连通,第二定位孔及第三定位孔与其中一个第二穿孔连通后插入第二定位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公路护栏清洗装置。它包括安装在机动车上的机架,转动机构、升降机构和滚刷机构,转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与升降机构连接而驱使升降机构转动,升降机构与滚刷机构连接而驱使滚刷机构作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包括一挂板,机架上设有横向导轨,挂板可滑移地安装在导轨上,挂板与机架之间设有平移驱动机构,平移驱动机构驱使挂板沿导轨运动。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可以平移运动,这样,整个清洗装置的摆动范围在原转动结构的转动范围上增加了一个横移范围,扩大其可摆动范围,使机动车在同一个方向的行程中,可以选择清洗任意一边的护栏,使用灵活方便。
文档编号E01H1/00GK203007880SQ20122060644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刘永军, 肖勇, 杜业威, 骆雄辉, 戴泽瀚, 黄开金, 邓何, 巫忠民, 薛浩帅, 江敏 申请人:广东易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