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碎石地坪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硬质铺地的生态透水。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包括生态碎石面层与生态碎石基层,所述生态碎石面层位于所述生态碎石基层上,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碎石,所述生态碎石基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粗砂层、碎石层、砂石层以及素土层。由于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所述生态碎石基层所采用的粗砂层、碎石层、砂石层以及素土层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因此,由生态碎石面层与生态碎石基层形成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能够控制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水分,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现象,改善局部的小环境,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能够给植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空间。
【专利说明】生态碎石地坪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碎石地坪构造。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城市的建设中,采用大量的非透水型路面砖、水泥、柏油、石材、压印艺术地坪等硬化铺装来封闭地表,其在改善交通和道路状况、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对城市生态和气候环境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城市成为“人造沙漠”。
[0003]封闭地表和高楼大厦使现代化都市的地表逐步被硬化铺装所覆盖,水份难以下渗,降水很快成为地表径流,既而进入河道或者地下排水管道,形成了生态学上的“人造沙漠”。因此,如何有效的保持地下水以及减少雨水的流失,促进雨水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城市地下水环境,并因此促进绿化植物生长,同时减小地面径流,减轻城市除涝系统负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碎石地坪构造,能够解决硬质铺装不透水的技术问题,有效的保持地下水以及减少雨水的流失,促进雨水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城市地下水环境,并因此促进绿化植物生长,同时减小地面径流,减轻城市除涝系统负荷。
[0005]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包括生态碎石面层与生态碎石基层,所述生态碎石面层位于所述生态碎石基层上,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碎石,所述生态碎石基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粗砂层、碎石层、砂石层以及素土层。
[0007]优选的,所述生态碎石面层的透水系数大于Ixl0_4m/S,孔隙率大于等于20%;所述生态碎石基层的透水系数大于所述生态碎石面层的透水系数,孔隙率大于等于30%。
[0008]优选的,所述粗砂层的厚度为40-60毫米。
[0009]优选的,所述粗砂层的厚度为50毫米。
[0010]优选的,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40-80毫米,所述碎石层采用粒径为30-60毫米的碎
O
[0011]优选的,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60毫米。
[0012]优选的,所述砂石层的厚度为120-180毫米,所述砂石层包括大块骨料,所述大块骨料在所述砂石层中的重量占比为60%以上。
[0013]优选的,所述砂石层的厚度为150毫米。
[0014]优选的,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直径为10-15毫米的碎石。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包括生态碎石面层与生态碎石基层,所述生态碎石面层位于所述生态碎石基层上,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碎石,所述生态碎石基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粗砂层、碎石层、砂石层以及素土层,由于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所述生态碎石基层所采用的粗砂层、碎石层、砂石层以及素土层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因此,能够解决硬质铺装不透水的技术问题,有效的保持地下水以及减少雨水的流失,促进雨水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城市地下水环境,并因此促进绿化植物生长,同时减小地面径流,减轻城市除涝系统负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生态碎石面层、2-生态碎石基层、21-粗砂层、22-碎石层、23-砂石层、24-素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作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0023]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包括生态碎石面层I与生态碎石基层2,所述生态碎石面层I位于所述生态碎石基层2上,所述生态碎石面层I采用碎石,所述生态碎石基层2由上至下依次为粗砂层21、碎石层22、砂石层23以及素土层24。由于所述生态碎石面层I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且所述生态碎石基层2所采用的粗砂层21、碎石层22、砂石层23以及素土层24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因此,能够解决硬质铺装不透水的技术问题,有效的保持地下水以及减少雨水的流失,促进雨水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城市地下水环境,并因此促进绿化植物生长,同时减小地面径流,减轻城市除涝系统负荷。
[0024]优选的,在上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中,所述生态碎石面层I的透水系数大于IxlO-Vs,孔隙率大于等于20%;所述生态碎石基层2的透水系数大于所述生态碎石面层I的透水系数,孔隙率大于等于30%。采用上述透水系数和孔隙率的生态碎石面层I与生态碎石基层2,可以满足透水的要求。优选的,在上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中,所述生态碎石面层I采用直径为10-15毫米的碎石。采用直径为10-15毫米的碎石的生态碎石面层1,不但道路比较平整,便于同行,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够控制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水分,避免土壤出现板结现象,并可以给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
[0025]优选的,在上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中,所述粗砂层21的厚度为40-60毫米。采用上述厚度范围的所述粗砂层21,不但有利于铺设所述生态碎石面层1,即具有找平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粗砂层21的厚度为50毫米。
[0026]优选的,在上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中,所述碎石层22的厚度为40-80毫米,所述碎石层22采用粒径为30-60毫米的碎石。采用上述厚度范围的碎石层22,且,所述碎石层22采用粒径为30-60毫米的碎石,不但使地坪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而且同样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碎石层22的厚度为60毫米。
[0027]优选的,在上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中,所述砂石层23的厚度为120-180毫米,所述砂石层23包括大块骨料,所述大块骨料在所述砂石层23中的重量占比为60%以上。采用上述厚度范围的砂石层23,不但便于铺设所述碎石层22,而且同样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砂石层23的厚度为150毫米。
[00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包括生态碎石面层与生态碎石基层,所述生态碎石面层位于所述生态碎石基层上,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碎石,所述生态碎石基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粗砂层、碎石层、砂石层以及素土层,由于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透水性好的碎石,所述生态碎石基层所采用的粗砂层、碎石层、砂石层以及素土层也同样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因此,能够解决硬质铺装不透水的技术问题,有效的保持地下水以及减少雨水的流失,促进雨水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涵养地下水源,改善城市地下水环境,并因此促进绿化植物生长,同时减小地面径流,减轻城市除涝系统负荷。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态碎石面层与生态碎石基层,所述生态碎石面层位于所述生态碎石基层上,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碎石,所述生态碎石基层由上至下依次为粗砂层、碎石层、砂石层以及素土层,所述砂石层的厚度为120-180毫米,所述砂石层包括大块骨料,所述大块骨料在所述砂石层中的重量占比为60 %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碎石面层的透水系数大于lxl0_4m/s,孔隙率大于等于20%;所述生态碎石基层的透水系数大于所述生态碎石面层的透水系数,孔隙率大于等于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层的厚度为40-6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砂层的厚度为5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40-80毫米,所述碎石层采用粒径为30-60毫米的碎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6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层的厚度为15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碎石地坪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碎石面层采用直径为10-15毫米的碎石。
【文档编号】E01C7/32GK203923835SQ20142014909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秦启宪, 江东敏, 张希波, 潘鸣婷 申请人: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