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7442阅读:17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属于公路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公路工程不断发展,为保证砼路面两块相邻面板之间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砼路面在横向假缝中均要放置传力杆。路面传力杆一般采用自带放钢筋仪的滑模摊铺机或者自制滑模摊铺机的钢筋安放仪进行施工,但部分低等级道路受造价、场地及施工条件的限制,不能采用上述方案实施,传力杆改由人工安放。人工安放先铲开缩缝处,安放一排传力杆后回填混凝土振捣,花费的人工成本较大,且不能保证同排传力杆在同一平面上,或者不能保证传力杆达到设计要求的位置,施工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基于上述砼路面传力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人工成本较大、传力杆安放达不到设计要求等问题,提供一种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均匀设于矩形框架两侧的传力杆接触件和设于矩形框架顶部的振捣器,所述传力杆接触件等间距设置,传力杆接触件包括下端分叉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于矩形框架上,下端与若干平行的传力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传力杆等间距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振捣器设于矩形框架中部。

进一步地,矩形框架上设有钢板,振捣器设于钢板上。

进一步地,矩形框架底面与砼面层顶部及设于砼面板两端的模板接触。

进一步地,支撑杆下端接触传力杆的位置到矩形框架的底部的距离为砼面板厚的一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的使用,巧妙地利用振捣器的震动力将整排传力杆震入混凝土中,再依靠两边的钢架定位震入深度达到设计砼面板厚的1/2,通过双排支撑杆使得传力杆在压入过程中不发生倾斜。支撑杆间距根据设计传力杆间距确定,在施工时省去传力杆间距标定环节。利用平板振捣器的震动力,压入过程中传力杆周边混凝土自密实,且在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提起过程中,“Y”齿周边混凝土同样自密实。提高传力杆安放质量,解决传力杆安放的问题,节约劳动力,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侧视图;

图中,1-矩形框架,2-钢板,3-支撑杆,4-砼面板,5-传力杆,6-模板,7-振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路面假缝传力杆施工辅助装置,包括矩形框架1、均匀设于矩形框架1两侧的传力杆接触件和设于矩形框架顶部的振捣器7,传力杆接触件等间距设置,传力杆接触件包括下端分叉的支撑杆3,支撑杆3上端设于矩形框架1上,下端与若干平行的传力杆5接触。传力杆5等间距平行设置。

矩形框架1上设有钢板2,振捣器7设于钢板2上。矩形框架1底面与砼面板4顶部及设于砼面板两端的模板6接触。支撑杆3下端接触传力杆5的位置到矩形框架1的底部的距离为砼面板厚的一半。

矩形框架可以是角钢,支撑件可以是钢筋焊制形成的 “Y”齿钢架,根据本工程行车道砼路面的宽度,采用∠50×50×5mm角钢焊制成一个角钢框架,框架长度较路面宽度长30-50cm,在角钢框架内侧焊双排倒“Y”形压齿,压齿采用Φ16HRP400钢筋制作,压齿长度d=设计砼面板厚的1/2,两排压齿间距50cm,每排压齿相邻两根间距为传力杆横向间距。再在钢架中间焊一δ10mm钢板,安装振捣器。

施工时,在砼路面混凝土过排振1-2遍后,在假缝处由人工将传力杆均匀地放置在双排“Y”齿钢架下,抬起双排“Y”齿钢架,利用“Y”齿将传力杆卡死,后开动振捣器,依靠震动力将整排传力杆震入混凝土中,当钢架角钢下沉到与砼面层两侧钢模板同平时,即可达到传力杆的设计位置,即砼面板厚的1/2,此时,缓慢提起双排“Y”齿钢架,“Y”齿离开砼面层后再关掉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密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