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5274发布日期:2020-06-12 15:1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桥梁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水泥砼桥面铺装是桥梁作业的一道关键工序,控制好桥面铺装的三个度,厚度、强度、平整度,是作业的关键,尤其是对平整度和裂缝控制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沥青砼面层的作业质量,进而影响到今后使用的舒适性和耐久性。作业工序为测量放样、铺装厚度检查、梁面局部超高处理、桥面清理清洗、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整平、拉毛、混凝土拆模、养生。

桥面混凝土铺装已经有了成熟的施工工艺及方法,但在桥面铺装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拉毛及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时,由于混凝土没有达到终凝时工作人员需要在浇筑后的混凝土顶面上行走,而会在混凝土表面留下印迹,这样对桥面的平整度及外观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混凝土没有达到终凝时工作人员需要在浇筑后的混凝土顶面上行走而导致的桥面的平整度及外观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安装在桥梁两侧防撞护栏顶面,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包括设置在两侧防撞护栏顶面的支撑主梁,所述支撑主梁的两端分别位于两防撞护栏上,所述支撑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在防撞护栏上滑动的支撑滚轮,所述支撑主梁的中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拉杆,所述连接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与桥梁顶端具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支撑主梁的两端还固定安装有分别位于两防撞护栏内侧的限位架,限位架与防撞护栏之间具有间距且限位架上固定安装有在防撞护栏上滚动的限位滚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限位架与防撞护栏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支撑主梁的两端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支撑主梁垂直设置的固定架,所述支撑滚轮设置有两对且分别设置在两固定架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两所述固定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拉杆,所述斜拉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上且中部呈远离支撑主梁的折杆状,所述斜拉杆与支撑主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连接拉杆成对且呈八字型对称安装在支撑主梁的底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施工平台为由若干横向杆和若干纵向杆焊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征还在于,所述支撑主梁为铁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在防撞护栏上架设了支撑主梁,支撑主梁下固定设置悬空的施工平台,使得传统工艺作业需要六人抹面,费时费力,采用施工平台后,抹面人工可缩短至两人,能够大大减少作业时间及人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施工平台作业,工作人员不需要在浇筑后的混凝土顶面上行走,桥面的平整度和外观质量从而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桥梁;2、防撞护栏;3、支撑主梁;4、支撑滚轮;5、连接拉杆;6、施工平台;7、限位架;8、限位滚轮;9、加强筋;10、固定架;11、斜拉杆;1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2,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安装在桥梁1顶端,桥梁1的顶端两侧固定设置有防撞护栏2,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包括设置在两防撞护栏2顶端的支撑主梁3,支撑主梁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防撞护栏2上,支撑主梁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在防撞护栏2上滑动的支撑滚轮4,支撑主梁3的中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拉杆5,连接拉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6,施工平台6与桥梁1顶端具有间距。

在防撞护栏2上架设了支撑主梁3,支撑主梁3下固定设置悬空的施工平台6,使得传统工艺作业需要六人抹面,费时费力,采用施工平台6后,抹面人工可缩短至两人,能够大大减少作业时间及人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施工平台6作业,工作人员不需要在浇筑后的混凝土顶面上行走,桥面的平整度和外观质量从而得到了提高,作业人员能够对防撞护栏2施力,利用反作用力使施工平台6行走。

支撑主梁3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分别位于两防撞护栏2内侧的限位架7,限位架7与防撞护栏2之间具有间距且限位架7上固定安装有在防撞护栏2上滚动的限位滚轮8。两侧的限位滚轮8能够分别抵在两侧的防撞护栏2的内侧,用于使施工平台6行走时能够按照正常轨迹行走,保证作业安全。

限位架7与防撞护栏2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9,增强限位之间与支撑主梁3的连接强度。

支撑主梁3的两端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支撑主梁3垂直设置的固定架10,固定架10为工字钢,支撑滚轮4设置有两对且分别设置在两固定架10的两端。支撑滚轮4设置两对,支撑和行走能够较为稳定。

两固定架10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拉杆11,斜拉杆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上且中部呈远离支撑主梁3的折杆状,斜拉杆11用于增强支撑主梁3的受力强度,斜拉杆11与支撑主梁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杆12。

连接拉杆5成对且呈八字型对称安装在支撑主梁3的底端,增强施工平台6的稳定性。施工平台6为由若干横向杆和若干纵向杆焊接而成的网状结构,支撑主梁3为铁管,容易取材且质量较轻,拆装灵活操作方便,拼拆快速省力。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安装在桥梁(1)顶端,桥梁(1)的顶端两侧固定设置有防撞护栏(2),其特征在于: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包括设置在两防撞护栏(2)顶端的支撑主梁(3),所述支撑主梁(3)的两端分别位于两防撞护栏(2)上,所述支撑主梁(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在防撞护栏(2)上滑动的支撑滚轮(4),所述支撑主梁(3)的中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拉杆(5),所述连接拉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6),所述施工平台(6)与桥梁(1)顶端具有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梁(3)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分别位于两防撞护栏(2)内侧的限位架(7),限位架(7)与防撞护栏(2)之间具有间距且限位架(7)上固定安装有在防撞护栏(2)上滚动的限位滚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7)与防撞护栏(2)之间固定设置有加强筋(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梁(3)的两端顶部固定安装有与支撑主梁(3)垂直设置的固定架(10),所述支撑滚轮(4)设置有两对且分别设置在两固定架(10)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固定架(10)之间固定连接有斜拉杆(11),所述斜拉杆(1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0)上且中部呈远离支撑主梁(3)的折杆状,所述斜拉杆(11)与支撑主梁(3)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杆(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拉杆(5)成对且呈八字型对称安装在支撑主梁(3)的底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6)为由若干横向杆和若干纵向杆焊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梁(3)为铁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安装在桥梁两侧防撞护栏顶面,桥面混凝土铺装施工平台包括设置在两侧防撞护栏顶面的支撑主梁,所述支撑主梁的两端分别位于两防撞护栏上,所述支撑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在防撞护栏上滑动的支撑滚轮,所述支撑主梁的中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拉杆,所述连接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施工平台。在防撞护栏上架设了支撑主梁,支撑主梁下固定设置悬空的施工平台,采用施工平台作业,工作人员不需要在浇筑后的混凝土顶面上行走,桥面的平整度和外观质量从而得到了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利;许炳新;黄道军;李东华;单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铁路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7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