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道口警示标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6735发布日期:2020-07-07 14:29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智能道口警示标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属于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太阳能警示灯包括红蓝或黄色警示灯、太阳能供电系统及外壳支架等部件组成,一般安装在交叉路口,提示主路上的车辆或行人注意减速。现有的太阳能警示灯一般处于全天候工作模式,不管辅路有没有行人或车辆靠近路口,太阳能警示灯一直在闪烁,这对很多在主路上行驶的机动车驾驶员来说会产生“意识疲劳”,使这些驾驶员在通过上述路口时也不提前减速,从而失去警示灯原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现有人行横道指示标志由一块周围蓝色背景、中间白底的黑色人行横道图案的铁片组成,夜间自身不会发光,只能利用车辆发出的反射光线起到提示作用,起不到主动指示的效果,预防路口安全事故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微波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行人或机动车,实现接近时发出警示,无人或无车时不警示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

本实用新型智能道口警示标志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横道警示灯和微波感应组件,所述的横道警示灯包括立柱,立柱上安装灯体支架,灯体支架上设置外罩,外罩上设置人行横道指示灯,外罩中设置灯控线路板,灯控线路板连接电源,所述的微波感应组件包括立杆,立杆上安装塑料外壳,塑料外壳中设置微波感应器和感应器线路板,感应器线路板连接电源,使用时,将横道警示灯设置在主道与辅道交汇处,微波感应组件设置在远离横道警示灯15-50米处的辅道上,通过微波感应器感应到行人或车辆,将信号反应给感应器线路板,感应器线路板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灯控线路板,灯控线路板控制人行横道指示灯闪烁或熄灭。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包括横道警示灯和微波感应组件组成,采用微波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从村庄等辅道出来接近主路口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传感器信号发送至安装在主路口的横道警示灯,横道警示灯据此信号发出闪光信号,直至行人或非机动车离开微波传感器的有效检测范围后,横道警示灯延迟10秒左右熄灭。本方案实现有人或车接近时发出警示,无人或车时不警示的动态警示模式,以此提升指示标志的有效指示,极大地消除了现有路口警示灯给驾驶员们的“意识疲劳”,使驾驶员意识到路口的警示灯亮了就很有可能有行人或车辆接近路口,及时减速,提升道口指示标志所发出的指示信号的真实性,能进一步降低行人或非机动车在路口与机动车发生碰撞的事故概率。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所述的微波感应组件有两套,包括1号感应组件和2号感应组件,1号感应组件与横道警示灯的距离l1为15米,2号感应组件与横道警示灯的距离l2为65米,两套组合使用,提早预警,效果更好。所述的微波感应器包括电波感应器或红外线感应器等各种感应设备。所述的灯控线路板电源和感应器线路板电源均为太阳能电源组件,所述的电源为太阳能电源组件,包括电池板支架,电池板支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联接灯控线路板或感应器线路板,灯控线路板或感应器线路板联接蓄电池,电池板支架安装在外罩或塑料外壳顶部。所述的蓄电池为锂电池,蓄电量大,使用时间长。所述的灯控线路板和感应器线路板上联接防水开关,可以在初始安装或日常维护时关闭开关,切断电源,保证设备及维护人员安全。所述的外罩包括前罩、中罩和后罩,人行横道指示灯设置在前罩上,并呈人字形排布,人字形布置警示更醒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组合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灯体支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整体布局线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灯控线路板线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器线路板线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如图1—图5所示,包括横道警示灯01和微波感应组件02,所述的横道警示灯01包括立柱1,立柱上安装灯体支架2,灯体支架上设置外罩3,外罩上设置人行横道指示灯4,外罩3中设置灯控线路板5,灯控线路板5连接电源,所述的微波感应组件02包括立杆10,立杆上安装塑料外壳11,塑料外壳中设置微波感应器12和感应器线路板13,感应器线路板13连接电源,使用时,将横道警示灯01设置在主道a与辅道b交汇处,微波感应组件02设置在远离横道警示灯15-50米处的辅道上,通过微波感应器12感应到行人或车辆,将信号反应给感应器线路板13,感应器线路板13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灯控线路板5,灯控线路板5控制人行横道指示灯4闪烁或熄灭。灯控线路板5和感应器线路板13的具体技术方案有很多,可以自己开发,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图2—图5所示为一种实施例。本方案包括横道警示灯01和微波感应组件02组成,采用微波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从村庄等辅道出来接近主路口的行人或非机动车,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传感器信号发送至安装在主道口的横道警示灯01,横道警示灯01据此信号发出闪光信号,直至行人或非机动车离开微波传感器的有效检测范围后,横道警示灯01延迟10秒左右熄灭。本方案实现有人或车接近时发出警示,无人或车时不警示的动态警示模式,以此提升指示标志的有效指示,极大地消除了现有路口警示灯给驾驶员们的“意识疲劳”,使驾驶员意识到路口的警示灯亮了就很有可能有行人或车辆接近路口,及时减速,提升道口指示标志所发出的指示信号的真实性,能进一步降低行人或非机动车在路口与机动车发生碰撞的事故概率。所述的微波感应组件02有两套,包括1号感应组件02-1和2号感应组件02-2,1号感应组件02-1与横道警示灯的距离l1为15米,2号感应组件02-2与横道警示灯的距离l2为65米,两套组合使用,提早预警,效果更好。所述的微波感应器12包括电波感应器或红外线感应器等各种感应设备。所述的灯控线路板5电源和感应器线路板13电源均为太阳能电源组件,所述的电源为太阳能电源组件,包括电池板支架20,电池板支架20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21,太阳能电池板21联接灯控线路板5或感应器线路板13,灯控线路板5或感应器线路板13联接蓄电池22,电池板支架20安装在外罩3或塑料外壳11顶部。所述的蓄电池22为锂电池,蓄电量大,使用时间长。所述的灯控线路板5和感应器线路板13上联接防水开关6,可以在初始安装或日常维护时关闭开关,切断电源,保证设备及维护人员安全。所述的外罩3包括前罩31、中罩32和后罩33,人行横道指示灯设置在前罩31上,并呈人字形排布,人字形布置警示更醒目。



技术特征:

1.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其特征在于包括横道警示灯(01)和微波感应组件(02),所述的横道警示灯(01)包括立柱(1),立柱上安装灯体支架(2),灯体支架上设置外罩(3),外罩上设置人行横道指示灯(4),外罩(3)中设置灯控线路板(5),灯控线路板(5)连接电源,所述的微波感应组件(02)包括立杆(10),立杆上安装塑料外壳(11),塑料外壳中设置微波感应器(12)和感应器线路板(13),感应器线路板(13)连接电源,使用时,将横道警示灯(01)设置在主道与辅道交汇处,微波感应组件(02)设置在远离横道警示灯15-50米处的辅道上,通过微波感应器(12)感应到行人或车辆,将信号反应给感应器线路板(13),感应器线路板(13)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灯控线路板(5),灯控线路板(5)控制人行横道指示灯(4)闪烁或熄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感应组件(02)有两套,包括1号感应组件(02-1)和2号感应组件(02-2),1号感应组件(02-1)与横道警示灯的距离l1为15米,2号感应组件(02-2)与横道警示灯的距离l2为65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波感应器(12)包括电波感应器或红外线感应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为太阳能电源组件,包括电池板支架(20),电池板支架(20)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21),太阳能电池板(21)联接灯控线路板(5)或感应器线路板(13),灯控线路板(5)或感应器线路板(13)联接蓄电池(22),电池板支架(20)安装在外罩(3)或塑料外壳(11)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电池(22)为锂电池。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控线路板(5)和感应器线路板(13)上联接防水开关(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3)包括前罩(31)、中罩(32)和后罩(33),人行横道指示灯(4)设置在前罩(31)上,并呈人字形排布。


技术总结
智能道口警示标志,包括横道警示灯和微波感应组件,所述的横道警示灯包括立柱,立柱上安装灯体支架,灯体支架上设置外罩,外罩上设置人行横道指示灯,外罩中设置灯控线路板,灯控线路板连接电源,所述的微波感应组件包括立杆,立杆上安装塑料外壳,塑料外壳中设置微波感应器和感应器线路板,感应器线路板连接电源,使用时,将横道警示灯设置在主道与辅道交汇处,微波感应组件设置在远离横道警示灯15‑50米处的辅道上,通过微波感应器感应到行人或车辆,将信号反应给感应器线路板,感应器线路板将接收到的信号发送给灯控线路板,灯控线路板控制人行横道指示灯闪烁或熄灭。

技术研发人员:牟毅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黄岩丁升安全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9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