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4270发布日期:2020-04-10 17:0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为达到大吨位运输车通车以及扬尘防治的需要,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场地硬化,修建一个临时道路系统。现有做法是在基层处理完毕后铺设整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路面;此方式有两点明显缺陷:一是由于施工现场的硬化多为临时材料堆场、临时道路,施工结束后需进行拆除,势必浪费大量人工、建材,施工成本较高。二是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危害。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建设临时施工道路消耗材料、后期道路破碎费时费工和污染环境等问题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包括多块预制块,所述预制块上端四角处均预留有小坑,所述小坑内埋设有吊环,所述预制块内嵌设有钢筋笼,所述吊环的下端与钢筋笼固定焊接,所述吊环的上端面伸出预制块设置,四个所述吊环方向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所述预制块的面层四周军预埋有固定角钢。

优选地,所述预制块的尺寸为3000x2000x250,且所述预制块采用c25混凝土浇筑。

优选地,四个所述小坑均位于距预制块四周边沿500mm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吊环呈u型设置,所述吊环的两端均进行反向弯折形成平直锚固,所述吊环上的两个平直锚固段上部均放置有三根螺纹钢,所述螺纹钢与钢筋笼绑扎牢固。

优选地,所述固定角钢包括与预制块边缘相匹配的第一直角角钢,所述第一直角角钢弯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直角角钢,所述第二直角角钢呈倾斜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通过现场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块路面,可在不同项目间或同一项目不同施工区域重复利用,可极大提高混凝土的利用率,减小施工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后期重复利用的项目或区域可对道路基础简单整平后直接运输吊装成型,极大缩减工期,根据不同排布方式可形成3m、4m、5m、6m、7m、8m等等不同宽度的施工道路,满足各种条件下施工道路宽度的需要。

2、增加配筋、角钢等加强每块预制块的强度,增加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现场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块路面,可在不同项目间或同一项目不同施工区域重复利用,可极大提高混凝土的利用率,减小施工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中预制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中预制块的侧面结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中预制块的正面结构透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中预制块内钢筋笼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中吊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中固定角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的跳仓法浇筑示意图。

图中:1预制块、2小坑、3吊环、4钢筋笼、5固定角钢、6第二直角角钢、7螺纹钢、8第一直角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包括多块预制块1,具体的,预制块1的尺寸为3000x2000x250,且预制块1采用c25混凝土浇筑,预制块1上端四角处均预留有小坑2,需要说明的是,小坑2的尺寸为10x10x40,值得一提的是,四个小坑2均位于距预制块1四周边沿500mm位置处,小坑2内埋设有吊环3,需要说明的是,吊环3呈u型设置,吊环3的两端均进行反向弯折形成平直锚固,吊环3上的两个平直锚固段上部均放置有三根螺纹钢7,需要说明的是,螺纹钢7采用c20螺纹钢。

本实用新型中,螺纹钢7与钢筋笼4绑扎牢固,预制块1内嵌设有钢筋笼4,需要说明的是,钢筋笼4采用c12@200双层双向,且厚度为200mm,上下保护层厚度为25mm,吊环3的下端与钢筋笼4固定焊接,吊环3的上端面伸出预制块1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吊环预埋高度为伸出预制块1平面20mm,四个吊环3方向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预制块1的面层四周军预埋有固定角钢5,需要说明的是,固定角钢5可以对混凝土边缘棱角处进行硬保护,增加混凝土预制块1的回收率,进一步的,固定角钢5包括与预制块1边缘相匹配的第一直角角钢8,第一直角角钢8弯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直角角钢6,第二直角角钢6呈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对道路浇筑时采用跳仓法施工(见图7),先在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区域支模板、绑扎钢筋,支模前应在基础压实后浇筑50mm左右c15混凝土垫层以保证预制块1下表面平整;支模或绑扎钢筋前应用养护薄膜满铺垫层表面以利于后期分离预制块1与垫层,第一次浇筑的部分拆模后可将第一次浇筑的部分作为第二次浇筑部分的模板,同样注意绑扎钢筋前用养护薄膜将第一次浇筑与第二次浇筑交界位置隔离,以利于后期吊装时分离不同预制块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包括多块预制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块(1)上端四角处均预留有小坑(2),所述小坑(2)内埋设有吊环(3),所述预制块(1)内嵌设有钢筋笼(4),所述吊环(3)的下端与钢筋笼(4)固定焊接,所述吊环(3)的上端面伸出预制块(1)设置,四个所述吊环(3)方向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所述预制块(1)的面层四周军预埋有固定角钢(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块(1)的尺寸为3000x2000x250,且所述预制块(1)采用c25混凝土浇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小坑(2)均位于距预制块(1)四周边沿500mm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3)呈u型设置,所述吊环(3)的两端均进行反向弯折形成平直锚固,所述吊环(3)上的两个平直锚固段上部均放置有三根螺纹钢(7),所述螺纹钢(7)与钢筋笼(4)绑扎牢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角钢(5)包括与预制块边缘相匹配的第一直角角钢(8),所述第一直角角钢(8)弯折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直角角钢(6),所述第二直角角钢(6)呈倾斜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临时施工道,包括预制块,所述预制块上端四角处均预留有小坑,所述小坑内埋设有吊环,所述预制块内嵌设有钢筋笼,所述吊环的下端与钢筋笼固定焊接,所述吊环的上端面伸出预制块设置,四个所述吊环方向垂直于道路延伸方向,所述预制块的面层四周军预埋有固定角钢。本实用新型通过现场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块路面,可在不同项目间或同一项目不同施工区域重复利用,可极大提高混凝土的利用率,减小施工成本,降低环境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彭勇刚;刘毅;张达;鲍辉;胡德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