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机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9129发布日期:2020-08-07 18:4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机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机架,用于大吨位架梁起重机。



背景技术:

架梁起重机是桥梁架设施工中常用的专用施工设备,现有常规的架梁起重机均采用两主桁机架以及两点锚固布置。对于应用的架梁起重机自重超过1000t、起重量为1800t,如此超大吨位架梁起重机机架部分载荷和锚固载荷也会非常大,若采用常规的机架和锚固布置则无法满足要求。

为此,提出一种支撑机架,用于大吨位架梁起重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机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机架,用于大吨位架梁起重机,包括边桁桁架、中桁桁架,所述边桁桁架与中桁桁架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边桁桁架、中桁桁架的下端固定在前横梁上,上端通过桁架连接横梁连接;两个所述边桁桁架分别设置在前横梁的左右端部上,两个所述中桁桁架设置在前横梁的中部;其中,单个所述边桁桁架、单个所述中桁桁架、桁架连接横梁和前横梁组成“口字”框架。

进一步地,支撑机架还包括连接系,所述连接系设置在框架内,且搭接在边桁桁架、中桁桁架、桁架连接横梁和前横梁上,以使边桁桁架、中桁桁架、桁架连接横梁和前横梁连接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系由多根钢梁组成,钢梁与边桁桁架、中桁桁架、桁架连接横梁、前横梁两两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边桁桁架与两个中桁桁架的下部安装有后锚梁,所述后锚梁位于前横梁的后方。

进一步地,所述后锚梁上安装有后锚组件,以使后锚梁固定在站位钢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后锚组件包括边桁锚固件和中桁锚固件,两个所述边桁锚固件分别安装在后锚梁的两端,两个所述中桁锚固件安装在后锚梁的中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该种支撑机架,用于大吨位架梁起重机,通过单个边桁桁架、单个中桁桁架、桁架连接横梁和前横梁组成“口字”框架结构,使得形成四主桁机架,而且两个边桁桁架分别设置在前横梁的左右端部上,两个中桁桁架设置在前横梁的中部,能够使得起重机机架各个点受力均匀,从而在保持结构简单的前提,有效地提高了起重机机架的受力能力,解决了超大吨位架梁起重机受荷载大,造成机架无法支撑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边桁桁架;20、中桁桁架;30、桁架连接横梁;40、连接系;50、前横梁;60、吊具;70、后锚组件;71、边桁锚固件;72、中桁锚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机架,用于大吨位架梁起重机,包括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边桁桁架10与中桁桁架20均设置有两个,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的下端固定在前横梁50上,上端通过桁架连接横梁30连接;两个边桁桁架10分别设置在前横梁50的左右端部上,两个中桁桁架20设置在前横梁50的中部;其中,单个边桁桁架10、单个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和前横梁50组成“口字”框架。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两个边桁桁架10与中桁桁架20横向布置,上部连接桁架连接横梁30,下部连接前横梁50,从而形成机架,通过单个边桁桁架10、单个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和前横梁50组成“口字”框架结构,使得形成四主桁机架,而且两个边桁桁架10分别设置在前横梁50的左右端部上,两个中桁桁架20设置在前横梁50的中部,能够使得起重机机架各个点受力均匀,从而在保持结构简单的前提,有效地提高了起重机机架的受力能力,解决了超大吨位架梁起重机受荷载大,造成机架无法支撑的问题。

针对支撑机架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支撑机架还包括连接系40,连接系40设置在框架内,且搭接在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和前横梁50上,以使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和前横梁50连接稳定。

具体地,连接系40由多根钢梁组成,钢梁与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前横梁50两两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钢梁与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和前横梁50两两连接,能够避免机架发生晃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起重机安装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两个边桁桁架1与两个中桁桁架2的下部安装有后锚梁60,后锚梁60位于前横梁50的后方;

其中,后锚梁60上安装有后锚组件70,以使后锚梁60固定在站位钢梁上,进而完成对整机的固定。

针对后锚组件70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后锚组件70包括边桁锚固件71和中桁锚固件72,两个边桁锚固件71分别安装在后锚梁60的两端,两个中桁锚固件72安装在后锚梁60的中部。

该种结构中,两个边桁锚固件71和两个中桁锚固件72进行锚固在站位钢梁上,从而使得后锚梁60安装在站位钢梁上,通过两个边桁锚固件71分别安装在后锚梁60的两端,两个中桁锚固件72安装在后锚梁60的中部,能够保证整机的支点反力和后锚梁均匀传递至站位钢梁上,而且形成四锚固点布置,能够提高了起重机的稳定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具体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两个边桁桁架10与中桁桁架20横向布置,上部连接桁架连接横梁30,下部连接前横梁50,从而形成机架,接着,钢梁与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前横梁50两两连接,能够避免机架发生晃动,紧接着,通过两个边桁锚固件71以及两个中桁锚固件72锚固在站位钢梁上,使得后锚梁60与站位钢梁固定连接,从而完成整机的安装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撑机架,用于大吨位架梁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所述边桁桁架(10)与中桁桁架(20)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的下端固定在前横梁(50)上,上端通过桁架连接横梁(30)连接;

两个所述边桁桁架(10)分别设置在前横梁(50)的左右端部上,两个所述中桁桁架(20)设置在前横梁(50)的中部;

其中,单个所述边桁桁架(10)、单个所述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和前横梁(50)组成“口字”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机架还包括连接系(40),所述连接系(40)设置在框架内,且搭接在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和前横梁(50)上,以使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和前横梁(50)连接稳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系(40)由多根钢梁组成,钢梁与边桁桁架(10)、中桁桁架(20)、桁架连接横梁(30)、前横梁(50)两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边桁桁架(10)与两个中桁桁架(20)的下部安装有后锚梁(60),所述后锚梁(60)位于前横梁(50)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锚梁(60)上安装有后锚组件(70),以使后锚梁(60)固定在站位钢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撑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锚组件(70)包括边桁锚固件(71)和中桁锚固件(72),两个所述边桁锚固件(71)分别安装在后锚梁(60)的两端,两个所述中桁锚固件(72)安装在后锚梁(60)的中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机架,用于大吨位架梁起重机,属于起重机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边桁桁架、中桁桁架,所述边桁桁架与中桁桁架均设置有两个,所述边桁桁架、中桁桁架的下端固定在前横梁上,上端通过桁架连接横梁连接;两个所述边桁桁架分别设置在前横梁的左右端部上,两个所述中桁桁架设置在前横梁的中部;其中,单个所述边桁桁架、单个所述中桁桁架、桁架连接横梁和前横梁组成“口字”框架。能够使得起重机机架各个点受力均匀,从而在保持结构简单的前提,有效地提高了起重机机架的受力能力,解决了超大吨位架梁起重机受荷载大,造成机架无法支撑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朱东明;刘秋芳;梁辉;黄文海;张延辉;周治民;夏朝鹃;曹佩銮;王员根;李方敏;罗亚容;闵理;徐振峰;郭成;余蓓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