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9539发布日期:2020-08-18 20:2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形势下,我国许多城市频繁遭受城市内涝灾害,城市内涝已成为城市常见的严重的“城市病”之一,城市扩张使得陆表不透水面迅速增加,如:广场、建筑、道路上的水泥路面等,而城市扩张与地下管网发展速度的不匹配使之成为引发内涝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目前的城市内涝可归因于:(1)地表渗水性变差,(2)城市发展与地下排水管网发展速度不平衡。

另外,现有城市区域结构基本固定,地下布满供水、供电、供气、供油等多种网络管道,加上各种因素导致的开挖、维修、加设管道等原因,使得地下的管网错综复杂且空间越来越有限,想要重新铺设排水管网来增加排水管道具有很大的难度且没有足够的空间,地下管网修复的最小成本则是依据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微小的更新与建设;

现有井盖为有圆的和长方形的两种,第一种排水量太小,第二种长方形容易掉到下面去,两种井盖在内涝台风比较严重时,井盖容易掀翻或丢失,行人或车辆路过时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该系统在道路两侧设置含孔的透水路面,路面下侧20cm铺设躺着的半圆柱管道,管道均与排水井相连接,通过半圆柱管道雨水先进入雨水处理区,如果雨水过多处理不过来了,则进入雨水缓冲区,如果再满到一定程度,则用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区,雨水缓冲区的设置,方便以后不用手动关闭雨水与污水之间的阀门,且借用污水管道处理雨水是成本相对较低相对有效的方式,雨水能够适当清洗污水管道,综上,无需重新建设排水管道,提高地表排水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包括道路与处理区,所述道路的两侧均设有透水路面,且透水路面上设有井盖,所述井盖等距设有多组,所述透水路面的下方铺设有半圆柱管道,且半圆柱管道平躺放置,所述井盖的下方设有排水井,所述半圆柱管道与排水井相连接,所述处理区包括雨水处理区、雨水缓冲区和污水处理区,所述半圆柱管道与所述雨水处理区相连通,所述雨水处理区和雨水缓冲区之间的上方相连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雨水处理区与雨水缓冲区之间的连通处设有过滤网,所述雨水缓冲区的一侧上方设有出口,且出口通过污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处理区连通。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水路面上设有渗水孔,优化地表渗水性,所述半圆柱管道位于所述透水路面下方的20cm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井盖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漏水口,所述井盖上的边缘处围绕设有漏水侧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井盖的两端均设有卡块,所述透水路面上设有井盖口,且井盖口的两侧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嵌合槽,所述井盖口的内侧设有卡住所述卡块的扭合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道路两侧设置含孔的透水路面,路面下侧20cm铺设躺着的半圆柱管道,管道均与排水井相连接,通过半圆柱管道雨水先进入雨水处理区,如果雨水过多处理不过来了,则进入雨水缓冲区,如果再满到一定程度,则用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区,雨水缓冲区的设置,方便以后不用手动关闭雨水与污水之间的阀门,且借用污水管道处理雨水是成本相对较低相对有效的方式,雨水能够适当清洗污水管道,综上,无需重新建设排水管道,提高地表排水性能,另外,通过井盖的特别设置,漏水口和漏水侧孔相配合,提高排水量,并利用卡块放入嵌合槽,顺时针扭动使卡块卡入所扭合槽,使井盖和地面拧合,防止脱落,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半圆柱管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井盖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井盖安装示意图。

其中:1、道路;2、透水路面;3、井盖;4、半圆柱管道;5、排水井;6、雨水处理区;7、雨水缓冲区;8、污水处理区;9、过滤网;10、污水管道;11、漏水口;12、漏水侧孔;13、卡块;14、嵌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2、3、4、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包括道路1与处理区,所述道路1的两侧均设有透水路面2,且透水路面2上设有井盖3,所述井盖3等距设有多组,所述透水路面2的下方铺设有半圆柱管道4,且半圆柱管道4平躺放置,所述井盖3的下方设有排水井5,所述半圆柱管道4与排水井5相连接,所述处理区包括雨水处理区6、雨水缓冲区7和污水处理区8,所述半圆柱管道4与所述雨水处理区6相连通,所述雨水处理区6和雨水缓冲区7之间的上方相连通。

所述雨水处理区6与雨水缓冲区7之间的连通处设有过滤网9,所述雨水缓冲区7的一侧上方设有出口,且出口通过污水管道10与所述污水处理区8连通。使用时,雨水从井盖3进入排水井5,通过半圆柱管道4先进入雨水处理区6,如果雨水过多处理不过来了,则进入雨水缓冲区7,如果再满到一定程度,则用污水管道10进入污水处理区8。

所述透水路面2上设有渗水孔,所述半圆柱管道4位于所述透水路面2下方的20cm处。

所述井盖3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漏水口11,所述井盖3上的边缘处围绕设有漏水侧孔12。提高排水量。

所述井盖3的两端均设有卡块13,所述透水路面2上设有井盖口,且井盖口的两侧设有与卡块13相适配的嵌合槽14,所述井盖口的内侧设有卡住所述卡块13的扭合槽。利用卡块13放入嵌合槽14,顺时针扭动使卡块13卡入所扭合槽,使井盖3和地面拧合,防止脱落,提高安全性能。

该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在道路1两侧设置含孔的透水路面2,路面下侧20cm铺设躺着的半圆柱管道4,管道均与排水井5相连接,通过半圆柱管道4雨水先进入雨水处理区6,如果雨水过多处理不过来了,则进入雨水缓冲区7,如果再满到一定程度,则用污水管道10进入污水处理区8,雨水缓冲区7的设置,方便以后不用手动关闭雨水与污水之间的阀门,且借用污水管道10处理雨水是成本相对较低相对有效的方式,雨水能够适当清洗污水管道10,综上,无需重新建设排水管道,提高地表排水性能,另外,通过井盖3的特别设置,漏水口11和漏水侧孔12相配合,提高排水量,并利用卡块13放入嵌合槽14,顺时针扭动使卡块13卡入所扭合槽,使井盖3和地面拧合,防止脱落,提高安全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包括道路(1)与处理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的两侧均设有透水路面(2),且透水路面(2)上设有井盖(3),所述井盖(3)等距设有多组,所述透水路面(2)的下方铺设有半圆柱管道(4),且半圆柱管道(4)平躺放置,所述井盖(3)的下方设有排水井(5),所述半圆柱管道(4)与排水井(5)相连接,所述处理区包括雨水处理区(6)、雨水缓冲区(7)和污水处理区(8),所述半圆柱管道(4)与所述雨水处理区(6)相连通,所述雨水处理区(6)和雨水缓冲区(7)之间的上方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处理区(6)与雨水缓冲区(7)之间的连通处设有过滤网(9),所述雨水缓冲区(7)的一侧上方设有出口,且出口通过污水管道(10)与所述污水处理区(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路面(2)上设有渗水孔,所述半圆柱管道(4)位于所述透水路面(2)下方的20c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3)上的中间位置处设有漏水口(11),所述井盖(3)上的边缘处围绕设有漏水侧孔(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3)的两端均设有卡块(13),所述透水路面(2)上设有井盖口,且井盖口的两侧设有与卡块(13)相适配的嵌合槽(14),所述井盖口的内侧设有卡住所述卡块(13)的扭合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排水系统,包括道路与处理区,所述道路的两侧均设有透水路面,且透水路面上设有井盖,所述井盖等距设有多组,所述透水路面的下方铺设有半圆柱管道;本实用新型在道路两侧设置含孔的透水路面,路面下侧20cm铺设躺着的半圆柱管道,管道均与排水井相连接,通过半圆柱管道雨水先进入雨水处理区,如果雨水过多处理不过来了,则进入雨水缓冲区,如果再满到一定程度,则用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区,雨水缓冲区的设置,方便以后不用手动关闭雨水与污水之间的阀门,且借用污水管道处理雨水是成本相对较低相对有效的方式,雨水能够适当清洗污水管道,综上,无需重新建设排水管道,提高地表排水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舒娱琴;李汉杰;吕佳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1.19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