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9673发布日期:2020-10-09 18:3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车配套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吸尘车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各区域道路的路肩的高度不等,而现有的副吸盘边轮是无法调整高度的,这样容易导致副吸盘边轮磨损较快,并且副吸盘是单万向轮结构,这样会导致副吸盘前方围皮磨损较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包括副吸盘本体、围皮、吸尘装置、前导向轮装置、后导向轮装置和边轮装置,所述围皮包覆于所述副吸盘本体的周围,所述副吸盘本体和所述围皮构成底部敞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吸尘装置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顶部,所述前导向轮装置和所述后导向轮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的前侧和后侧,所述边轮装置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的靠近马路牙子侧,所述边轮装置具有升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调整副吸盘边轮高度并且采用双万向轮结构,可有效避免副吸盘围皮与路肩的摩擦,有效的增加副吸盘边轮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随路肩变化而改变高度的能力。在原有副吸盘结构上做出改进,增加了可调节边轮高度的机构而且还增加了一个万向轮,达到前后平衡,从而实现副吸盘即可随路肩实际情况作业,根据路肩高度从而调整,增加了副吸盘边轮和围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边轮装置包括滑板、边轮支座、边轮、螺栓和螺母,所述边轮支座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副吸盘本体的靠近马路牙子的一侧顶部,所述滑板包括背板、底板和筋板,所述背板竖直设置,所述底板水平设置,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底部,所述筋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筋板对称设于所述背板的两侧,每个所述筋板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筋板的一侧均与所述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边轮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底部,所述边轮的旋转中心轴线竖直设置,所述背板可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背板可在其升降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边轮支座一侧。

进一步,所述背板上开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边轮支座和所述滑槽,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栓螺纹连接,所述螺母的周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栓沿竖直方向设有两对。

进一步,所述前导向轮装置包括前导向轮支座和前万向轮,所述前导向轮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副吸盘本体顶部的前侧,所述前万向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导向轮支座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后导向轮装置包括后导向轮支座和后万向轮,所述后导向轮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副吸盘本体顶部的后侧,所述后万向轮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导向轮支座的底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的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滑板的左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副吸盘本体,2、围皮,3、后万向轮,4、边轮,5、背板,6、边轮支座,7、底板,8、螺栓,9、螺母,10、滑槽,11、筋板,12、前导向轮支座,13、前万向轮,14、后导向轮支座,15、吸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包括副吸盘本体1、围皮2、吸尘装置15、前导向轮装置、后导向轮装置和边轮装置,所述围皮2包覆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的周围,所述副吸盘本体1和所述围皮2构成底部敞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吸尘装置15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顶部,所述前导向轮装置和所述后导向轮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所述边轮装置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的靠近马路牙子侧,所述边轮装置具有升降功能。

所述边轮装置包括滑板、边轮支座6、边轮4、螺栓8和螺母9,所述边轮支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的靠近马路牙子的一侧顶部,所述滑板包括背板5、底板7和筋板11,所述背板5竖直设置,所述底板7水平设置,所述底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5的底部,所述筋板1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筋板11对称设于所述背板5的两侧,每个所述筋板11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筋板11的一侧均与所述背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边轮4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7的底部,所述边轮4的旋转中心轴线竖直设置,所述背板5可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背板5可在其升降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边轮支座6一侧。

所述背板5上开设有竖直的滑槽10,所述螺栓8依次穿过所述边轮支座6和所述滑槽10,所述螺母9和所述螺栓8螺纹连接,所述螺母9的周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滑槽10的宽度。

所述螺母9和所述螺栓8沿竖直方向设有两对。

所述前导向轮装置包括前导向轮支座12和前万向轮13,所述前导向轮支座12固定连接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顶部的前侧,所述前万向轮13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导向轮支座12的底部。

所述后导向轮装置包括后导向轮支座14和后万向轮3,所述后导向轮支座14固定连接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顶部的后侧,所述后万向轮3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导向轮支座14的底部。

规定吸尘车前进的方向为前,后退的方向为后。



本技术:
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可为螺栓连接、焊接或粘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副吸盘本体(1)、围皮(2)、吸尘装置(15)、前导向轮装置、后导向轮装置和边轮装置,所述围皮(2)包覆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的周围,所述副吸盘本体(1)和所述围皮(2)构成底部敞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吸尘装置(15)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顶部,所述前导向轮装置和所述后导向轮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所述边轮装置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的靠近马路牙子侧,所述边轮装置具有升降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轮装置包括滑板、边轮支座(6)、边轮(4)、螺栓(8)和螺母(9),所述边轮支座(6)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的靠近马路牙子的一侧顶部,所述滑板包括背板(5)、底板(7)和筋板(11),所述背板(5)竖直设置,所述底板(7)水平设置,所述底板(7)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5)的底部,所述筋板(1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筋板(11)对称设于所述背板(5)的两侧,每个所述筋板(11)的底部均与所述底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筋板(11)的一侧均与所述背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边轮(4)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7)的底部,所述边轮(4)的旋转中心轴线竖直设置,所述背板(5)可沿竖直方向升降,所述背板(5)可在其升降范围内的任意位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边轮支座(6)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5)上开设有竖直的滑槽(10),所述螺栓(8)依次穿过所述边轮支座(6)和所述滑槽(10),所述螺母(9)和所述螺栓(8)螺纹连接,所述螺母(9)的周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滑槽(10)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9)和所述螺栓(8)沿竖直方向设有两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轮装置包括前导向轮支座(12)和前万向轮(13),所述前导向轮支座(12)固定连接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顶部的前侧,所述前万向轮(13)固定连接于所述前导向轮支座(12)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向轮装置包括后导向轮支座(14)和后万向轮(3),所述后导向轮支座(14)固定连接于所述副吸盘本体(1)顶部的后侧,所述后万向轮(3)固定连接于所述后导向轮支座(14)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车副吸盘结构,包括副吸盘本体、围皮、吸尘装置、前导向轮装置、后导向轮装置和边轮装置,所述围皮包覆于所述副吸盘本体的周围,所述副吸盘本体和所述围皮构成底部敞口的空腔结构,所述吸尘装置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顶部,所述前导向轮装置和所述后导向轮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吸盘本体的前侧和后侧,所述边轮装置设于所述副吸盘本体的靠近马路牙子侧,所述边轮装置具有升降功能。有益效果是:可以调整副吸盘边轮高度并且采用双万向轮结构,可有效避免副吸盘围皮与路肩的摩擦,有效的增加副吸盘边轮的使用寿命,有一定的随路肩变化而改变高度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徐浩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聚力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