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4770发布日期:2020-10-17 00:4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设施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道路也越来越多,安装在道路两旁的用来照明的带有路灯的电杆也越来越多,由于私家车规模的不断扩大,经常发生电杆被车辆撞损的事故,不仅直接危及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且会对车辆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会危害到乘员的人身安全。

现有防撞墩主要采用砖砌、混凝土浇筑或其他材料组合成的固定式防撞墩,通过加大电杆抗撞击能力或提高车辆撞击吸能效果来保护电杆,但在车辆高速撞击产生的极大冲击力下,上述防撞墩对车上人员或电杆的保护效果仍有较大限制,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包括环绕电杆设置的基座和可转动环绕基座设置的防撞筒,基座设置有供电杆穿过的让位孔和用于安装防撞筒的安装槽,基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安装座,安装座包括设置安装座内表面的第一弧形凹槽和设置在安装座外表面的第二弧形凹槽,两第一弧形凹槽连接形成所述让位孔,两第二弧形凹槽连接形成所述安装槽;防撞筒包括可相互卡合连接的两防撞体和用于固定两防撞体的固定件,防撞体的内部均为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中填充有细沙。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基座、与基座相对设置的限位座和连接在基座与限位座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安装槽环绕连接件设置位于基座与限位座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的外径小于防撞筒的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筒的高度低于所述安装槽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为上小下大的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体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沿其高度方向排列的卡块,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可供另一防撞体的卡块嵌入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插销,第一穿孔设置在防撞体上,从防撞体顶面沿高度方向向下延伸依次穿过多个卡块;第二穿孔设置在防撞体上,从防撞体顶面沿高度方向行下延伸依次穿过多个卡槽;插销可交替穿过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以固定两相互卡合的防撞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两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组件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筒表面设置有反光条。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撞筒可转动环绕电杆设置,车辆撞击电杆时,首先是撞击防撞筒,防撞筒受力旋转达到卸力的效果,减少电杆受到的撞击力,防撞体内部为蜂窝状结构,可填充细沙,能够增加抗撞击能力和吸能效果;

防撞筒的高度高于安装槽的高度,保证防撞筒可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上移,增强防撞筒受力旋转卸力的效果,进一步减少电杆受到的撞击力;

第一弧形凹槽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可以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加大电杆抗撞击能力;

防撞筒表面设置有反光条,提高夜间或视线不好情况下的安全系数;



本技术:
的电杆防撞墩,整体结构简单,两安装座通过螺栓组件锁紧,两防撞体通过插销固定,锁紧方式与固定方式简单,能够实现快速拆装,且拆分后不占空间,便于收纳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防撞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防撞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基座、2-防撞筒、3-蜂窝状结构、4-细沙、5-电杆、11-安装座、12-让位孔、13-安装槽、14-橡胶垫、21-防撞体、22-固定件、23-反光条、111-基座、112-限位座、113-连接件、131-第二凹槽、211-卡块、212-卡槽、221-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包括环绕电杆5设置的基座1和可转动环绕基座1设置的防撞筒2。

基座1为金属金座,设置有供电杆5穿过的让位孔12和用于安装防撞筒2的安装槽13,基座1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安装座11,安装座11包括设置在安装座11内表面的第一弧形凹槽和设置在安装座11外表面的第二弧形凹槽131,两第一弧形凹槽连接形成该让位孔12,两第二弧形凹槽131连接形成该安装槽13,具体的,安装槽13的高度高于防撞筒2的高度,保证防撞筒2能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上移,增强防撞筒2受力旋转卸力的效果,减少电杆5受到的撞击力,进一步的,第一弧形凹槽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14,可以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加大电杆5抗撞击能力。

安装座11包括基座111、与基座111相对设置的限位座112和连接在基座111与限位座112之间的连接件113,第二弧形凹槽131环绕连接件113设置位于基座111与限位座112之间,具体的,限位座112为上大下小的结构,进一步的,两安装座11通过螺栓组件锁紧在电杆5上。

防撞筒2包括可相互卡合连接的两防撞体21和用于固定两防撞体21的固定件22,防撞体21的内部均为蜂窝状结构3,蜂窝状结构3中填充有细沙4,能够增加防撞筒的抗撞击能力和吸能效果,减少电杆5受到的撞击力,防撞体2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沿其高度方向排列的卡块211,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可供另一防撞体的卡块嵌入的卡槽212,安装时,两防撞体21的卡块211分别嵌入相对的卡槽212中,具体的,防撞筒2由eva聚氨酯复合材料制成,eva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抗撞击及抗衰老力能力,减少电杆5受到的撞击力,进一步的,防撞筒2表面设置有反光条23,提高夜间或视线不好情况下的安全系数。

固定件22包括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插销221,第一穿孔设置在防撞体21上,从防撞体21的顶面沿高度方向向下延伸依次穿过多可卡块211;第二穿孔设置在防撞体21上,从防撞体21顶面沿高度方向向下延伸依次穿过多个卡槽212;插销221可交替穿过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以固定两相互卡合的防撞体21,具体的,防撞体21为弧形块,卡块211设置在防撞体21一端的中部,第一穿孔依次穿过多个卡块211的中部,进一步的,限位座112的最大外径小于防撞筒2的半径,便于防撞筒2的安装。

安装时,通过螺栓组件将两安装座11围拢在电杆5外周面并固定在地面上形成基座1,然后再通过插销221将两防撞体21锁紧在安装槽13中,整体结构简单,基座1与防撞筒2的安装方式简单,能够实现快速拆装,且拆分后不占空间,便于收纳和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绕电杆设置的基座和可转动环绕基座设置的防撞筒,基座设置有供电杆穿过的让位孔和用于安装防撞筒的安装槽,基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安装座,安装座包括设置安装座内表面的第一弧形凹槽和设置在安装座外表面的第二弧形凹槽,两第一弧形凹槽连接形成所述让位孔,两第二弧形凹槽连接形成所述安装槽;防撞筒包括可相互卡合连接的两防撞体和用于固定两防撞体的固定件,防撞体的内部均为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中填充有细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基座、与基座相对设置的限位座和连接在基座与限位座之间的连接件,所述安装槽环绕连接件设置位于基座与限位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的外径小于防撞筒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筒的高度低于所述安装槽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为上小下大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体的一端设置有多个沿其高度方向排列的卡块,另一端设置有多个可供另一防撞体的卡块嵌入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插销,第一穿孔设置在防撞体上,从防撞体顶面沿高度方向向下延伸依次穿过多个卡块;第二穿孔设置在防撞体上,从防撞体顶面沿高度方向行下延伸依次穿过多个卡槽;插销可交替穿过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以固定两相互卡合的防撞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垫。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安装座通过螺栓组件锁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筒表面设置有反光条。


技术总结
一种可旋转的电杆防撞墩,包括环绕电杆设置的基座和可转动环绕基座设置的防撞筒,基座设置有供电杆穿过的让位孔和用于安装防撞筒的安装槽,基座包括对称设置的两安装座,安装座包括设置安装座内表面的第一弧形凹槽和设置在安装座外表面的第二弧形凹槽,两第一弧形凹槽连接形成所述让位孔,两第二弧形凹槽连接形成所述安装槽;防撞筒包括可相互卡合连接的两防撞体和用于固定两防撞体的固定件,防撞体的内部均为蜂窝状结构,蜂窝状结构中填充有细沙,能够增加防撞筒抗撞击能力和吸能效果,减少电杆受到的撞击力。

技术研发人员:寇德平;丁铭伟;黄福满;李尚鸿;叶超良;叶聪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晋江市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