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5196发布日期:2020-09-15 20:02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沥青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沥青结合料提高了铺路用粒料抵抗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损害的能力,使路面平整少尘、不透水、经久耐用。

沥青路面在夏天高温条件下,容易发生融化,需要对沥青路面进行热阻处理,使沥青路面在夏天的时候,不会轻易发生融化,避免出现沥青路面粘粘路人的情况。

现有技术有这样的不足:

1、未设置有冷却层,高温天气下,沥青路面的温度远高于地表天气;

2、雨水较大时,雨水容易在路面堆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未设置有冷却层,高温天气下,沥青路面的温度远高于地表天气,且雨水较大时,雨水容易在路面堆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土壤层、碎石层以及涂有热阻涂料的沥青路面,所述土壤层上均匀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内安装有两组滤水管,所述滤水管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滤水管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两组所述滤水管之间设置有多组水管,所述水管的两侧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滤水管上开设的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隔离盖,所述碎石层上铺设有沥青路面,所述沥青路面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正下方设置有所述进水口。

进一步改进在于:两组所述滤水管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滤水管上开设的所述进水口面积为所述出水口面积的两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滤水管和所述水管之间为一体式结构,相邻所述水管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管的两侧等距离开设有多组所述通孔,相对立的两组所述通孔之间的连接线与水平面之间平行。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离盖的面积大于所述进水口的面积,两组所述隔离盖配合所述沥青路面形成两组所述排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沥青路面上积存大量雨水时,雨水通过排水口和进水口流到滤水管的内部,最后经过出水口排到土壤层的内部,对沥青路面表面的积水进行排除,同时,积水较多时,部分雨水通过滤水管流到水管的内部进行储存,当沥青路面上温度较高时,水管内部的雨水蒸发,通过通孔排到碎石层的内部,进而对沥青路面进行降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水管、水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土壤层;2、碎石层;3、滤水管;4、进水口;5、出水口;6、水管;7、通孔;8、隔离盖;9、沥青路面;10、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土壤层1、碎石层2以及涂有热阻涂料的沥青路面9,土壤层1上均匀铺设有碎石层2,碎石层2内安装有两组滤水管3,滤水管3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4,滤水管3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5,两组滤水管3之间设置有多组水管6,水管6的两侧开设有多组通孔7,滤水管3上开设的进水口4处安装有隔离盖8,碎石层2上铺设有沥青路面9,沥青路面9上设置有排水口10,排水口10的正下方设置有进水口4。

两组滤水管3之间平行设置,滤水管3上开设的进水口4面积为出水口5面积的两倍,通过进水口4将沥青路面9上的积水排到滤水管3的内部,通过出水口5排到土壤层1的内部。

滤水管3和水管6之间为一体式结构,相邻水管6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多组设置的水管6,对雨水进行收纳,高温条件下,通过雨水蒸发,对沥青路面9进行降温处理。

水管6的两侧等距离开设有多组通孔7,相对立的两组通孔7之间的连接线与水平面之间平行,水管6内部的雨水蒸发,将雨水通过通孔7排到碎石层2内部,进而对沥青路面9进行降温处理。

隔离盖8的面积大于进水口4的面积,两组隔离盖8配合沥青路面9形成两组排水口10,在铺设进水口4上铺设隔离盖8,可以避免在碎石层2上浇筑沥青时,沥青将进水口4堵塞,沥青浇筑结束后,取下隔离盖8,在沥青路面9上形成排水口10,使沥青路面9上积水通过排水口10排到滤水管3的内部。

在建筑沥青路面时,通过在土壤层1上铺设一层碎石层2,同时在碎石层2上安装滤水管3和水管6,铺设完碎石层2后,在滤水管3开设的进水口4上安装隔离盖8,使滤水管3上开设的进水口4闭合,然后在碎石层2上铺设沥青,形成沥青路面9,然后在沥青路面9上覆盖热阻涂料,涂覆结束后,将隔离盖8从出水口5上取下,使沥青路面9上形成排水口10,路面上有积水的时候,积水通过排水口10和进水口4排到滤水管3的内部,最后通过出水口5排到土壤层1内部,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沥青路面9上积存大量雨水时,雨水通过排水口10和进水口4流到滤水管3的内部,最后经过出水口5排到土壤层1的内部,对沥青路面9表面的积水进行排除,同时,积水较多时,部分雨水通过滤水管3流到水管6的内部进行储存,当沥青路面9上温度较高时,水管6内部的雨水蒸发,通过通孔7排到碎石层2的内部,进而对沥青路面9进行降温处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土壤层(1)、碎石层(2)以及涂有热阻涂料的沥青路面(9),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层(1)上均匀铺设有碎石层(2),所述碎石层(2)内安装有两组滤水管(3),所述滤水管(3)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4),所述滤水管(3)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5),两组所述滤水管(3)之间设置有多组水管(6),所述水管(6)的两侧开设有多组通孔(7),所述滤水管(3)上开设的所述进水口(4)处安装有隔离盖(8),所述碎石层(2)上铺设有沥青路面(9),所述沥青路面(9)上设置有排水口(10),所述排水口(10)的正下方设置有所述进水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滤水管(3)之间平行设置,所述滤水管(3)上开设的所述进水口(4)面积为所述出水口(5)面积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管(3)和所述水管(6)之间为一体式结构,相邻所述水管(6)之间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6)的两侧等距离开设有多组所述通孔(7),相对立的两组所述通孔(7)之间的连接线与水平面之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盖(8)的面积大于所述进水口(4)的面积,两组所述隔离盖(8)配合所述沥青路面(9)形成两组所述排水口(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阻式沥青路面结构,包括土壤层、碎石层以及涂有热阻涂料的沥青路面,所述土壤层上均匀铺设有碎石层,所述碎石层内安装有两组滤水管,所述滤水管的上表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滤水管的下表面开设有出水口,两组所述滤水管之间设置有多组水管,所述水管的两侧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滤水管上开设的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隔离盖,所述碎石层上铺设有沥青路面,所述沥青路面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的正下方设置有所述进水口;当沥青路面上积存大量雨水时,雨水通过排水口和进水口流到滤水管的内部,最后经过出水口排到土壤层的内部,对沥青路面表面的积水进行排除,清楚沥青路面表面的积水。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庆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