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隧道进出口的抗滑路面布置结构

文档序号:26130413发布日期:2021-08-03 13:1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隧道进出口的抗滑路面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速公路隧道安全措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隧道进出口的抗滑路面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事业的飞速发展,作为能够克服地形障碍、改善线形、缩短行车里程的有效途径,隧道备受推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隧道也面临着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由于高速公路隧道的进出口过渡段的特殊行驶条件,隧道进出口成为了隧道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集中路段。隧道进出口过渡段路面抗滑性能不足、驾驶环境恶劣,是当前公路面临的严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隧道进出口的抗滑路面结构。该结构采用渐变形式的减速标线,并配合大区域的过渡区域能够起到警示和减速的作用,同时改善驾驶员的视觉效应与心理的紧张情绪,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隧道进出口的抗滑路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路面结构在隧道外从靠近隧道进口110-100m开始铺设减速标线,沿车辆驶入隧道方向减速标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在隧道进口附近铺设与减速标线等宽度的过渡区域;过渡区域面积横跨隧道进口的内外侧;

在距离隧道出口50~100m洞内范围内铺设减速标线,该减速标线也沿车辆行驶方向间距逐渐减小。

所述减速标线和过渡区域均采用彩色抗滑超薄铺装制成。彩色抗滑超薄铺装厚度为1~3mm,颜色可以为红、黄、蓝等浅色系,该铺装具体的材料组成依据现有技术直接配制。

所述过渡区域中位于进口外侧的面积大于进口内侧的面积;过渡区域长度不小于50m。

上述靠近隧道进口的减速标线有九道,由远及近,相邻减速标线之间的距离差按照0m、0.2m、0.2m、0.2m、0.2m、0.2m、0.1m呈越来越密布置,减速标线的长度由远及近呈减小趋势;隧道出口附近的减速标线,由远及近,相邻减速标线之间的距离差按照0m、0.2m、0.2m、0.2m呈越来越密布置,减速标线的长度由远及近呈减小趋势;所述过渡区域位于隧道进口外侧的长度为隧道进口内侧长度的两倍,隧道进口内侧过渡区域长度为20m。

本实用新型中定义行车方向为长度方向,宽度为垂直与行车方向的方向。

与现有隧道路面铺设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以警示驾驶员主观降速与增强路面抗滑性能为双向切入点,优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实用新型在隧道进口按照越来越密的方式铺设不等间距的减速标线,能够引起车辆注意进入隧道,需要缓慢减速,在隧道出口按照越来越慢的方式铺设减速标线,使车辆以一定速度驶过抗滑带的时间越来越短,从而自主降速,行驶速度逐步降低,直至安全水平。

2、本实用新型在隧道进口附近铺设大面积的过渡区域,采用彩色抗滑超薄铺装,提高进口亮度条件,缓解驾驶员初始进入洞口的视觉效应,经相关实验测试表明,这种铺装兼具优良的路面抗滑能力,对比普通沥青路面,摩擦系数与构造深度提升幅度分别可达14%、22%。

3、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沥青路面黑色单一形式,采用彩色抗滑超薄铺装色彩明亮、醒目,可提高隧道洞口亮度条件,改善驾驶环境,进一步给驾驶员带来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隧道进出口的抗滑路面结构在隧道进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隧道进出口的抗滑路面结构在隧道出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以此作为对

本技术:
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拟定隧道内外设计速度均为80km/h,提供如下隧道洞口为削竹式门洞,抗滑路面结构实例:该路面结构从靠近隧道进口105.1m开始铺设减速标线,沿车辆驶入隧道方向减速标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在隧道进口附近铺设与减速标线等宽度的过渡区域,图1中宽度为3.275m,所述过渡区域在位于进口外侧的面积大于进口内侧的面积;

在距离隧道出口50~98.1m范围内铺设减速标线,该减速标线也沿车辆行驶方向间距逐渐减小。

减速标线和过渡区域采用彩色超薄抗滑罩面层制成,主要材料成分为:高性能的环氧树脂与多种参与复配的添加剂,以及硬度较大的煅烧彩色陶瓷骨料。抗滑表层环氧树脂粘结剂配比:固化剂:增韧剂:稀释剂=100:20~30:20~30:5~10,煅烧彩色陶瓷骨料(规格粒径2~3mm)4~5公斤/m2

1、隧道进口附近(参见图1)

隧道进口外85.9m至88.9m、94m至97m、102.1m至105.1m,分别铺设尺寸为3.0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隧道进口外70.7m至73.5m、78.2m至81m,分别铺设尺寸为2.8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隧道进口外56.7m至59.3m、63.6m至66.2m,分别铺设尺寸为2.6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隧道进口外43.8m至46.2m、50.2m至52.6m,分别铺设尺寸为2.4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隧道进口内20m至隧道进口外40m,铺设尺寸为60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在增强隧道进口抗滑强度的同时,改善隧道入口的光照环境,增强安全性。

2、隧道出口附近(参见图2)

隧道出口内87m至90m、95.1m至98.1m,分别铺设尺寸为3.0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隧道出口内79m至81.9m,铺设尺寸为2.9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隧道出口内71.3m至74.1m,铺设尺寸为2.8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隧道出口内63.9m至66.6m,铺设尺寸为2.7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隧道出口内56.8m至59.4m,铺设尺寸为2.6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隧道出口内50m至52.5m,铺设尺寸为2.5m×3.275m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抗滑路面薄层结构为彩色抗滑薄层。

经路面摩擦系数与构造深度实验测试表明,这种铺装兼具优良的路面抗滑能力,对比普通沥青路面,摩擦系数与构造深度提升幅度分别可达14%、22%。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各部分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在隧道进口起始的减速标线为渐变色的抗滑路面薄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高度抗滑性能的彩色罩面层铺设,提高隧道进出口亮度,有效的增大路面的粗糙程度的功能,能够起到警示和减速的作用,同时改善驾驶员的视觉效应与心理的紧张情绪,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隧道进出口的抗滑路面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路面结构在隧道外从靠近隧道进口110-100m开始铺设减速标线,沿车辆驶入隧道方向减速标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在隧道进口附近铺设与减速标线等宽度的过渡区域;过渡区域面积横跨隧道进口的内外侧;

在距离隧道出口50~100m洞内范围内铺设减速标线,该减速标线也沿车辆行驶方向间距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标线和过渡区域均采用彩色抗滑超薄铺装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彩色抗滑超薄铺装厚度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域中位于进口外侧的面积大于进口内侧的面积;过渡区域长度不小于50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隧道进口的减速标线有九道,由远及近,相邻减速标线之间的距离差按照0m、0.2m、0.2m、0.2m、0.2m、0.2m、0.1m呈越来越密布置,减速标线的长度由远及近呈减小趋势;隧道出口附近的减速标线,由远及近,相邻减速标线之间的距离差按照0m、0.2m、0.2m、0.2m呈越来越密布置,减速标线的长度由远及近呈减小趋势;所述过渡区域位于隧道进口外侧的长度为隧道进口内侧长度的两倍,隧道进口内侧过渡区域长度为20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应用于隧道进出口的抗滑路面布置结构,该路面结构在隧道外从靠近隧道进口110‑100m开始铺设减速标线,沿车辆驶入隧道方向减速标线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在隧道进口附近铺设与减速标线等宽度的过渡区域;过渡区域面积横跨隧道进口的内外侧;在距离隧道出口50~100m洞内范围内铺设减速标线,该减速标线也沿车辆行驶方向间距逐渐减小。该结构采用渐变形式的减速标线,并配合大区域的过渡区域能够起到警示和减速的作用,同时改善驾驶员的视觉效应与心理的紧张情绪,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祥;盛敬亮;肖庆一;刘翠;朱斌;袁景玉;周彤;姚文选;赵备;杨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