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0547发布日期:2021-07-23 14:3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交通量的激增,我国的公路运输需求数量逐年增大,一些现有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已经达到饱和,亟需对其进行加宽改造以提高其通行能力,进而适应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然而经过多年的车辆载荷,高速公路原有路基的沉降变形已经达到稳定状态,而加宽部分的路基填料还会产生压缩变形和沉降变形,这就使得新旧路基之间强度差异不同而产生差异沉降,进而导致新旧路基结合部位的路面结构出现严重的纵向开裂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稳定性并且防止连接处出现裂纹的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包括旧路基,旧路基的底部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层,固定层的顶端设置有水泥碎石层,水泥碎石层的顶端设置有水泥稳定层,水泥稳定层的顶端设置有沥青碎石层,沥青碎石层的顶端设置有沥青稳定层,水泥碎石层、水泥稳定层、沥青碎石层和沥青稳定层的底端的左部与旧路基接触面的底端均设置有凹槽,每个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龙骨,每个龙骨的顶部的右端均设置有钢板。

进一步的,旧路基的右端呈阶梯状。

进一步的,固定层的材质为大块碎石料。

进一步的,龙骨的高度相比凹槽的高度较高。

进一步的,龙骨与钢板的材质均为金属钢。

进一步的,龙骨的顶部的右端和钢板的左端通过焊接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通过将旧路基的拼接面设置为阶梯状,增大了新路基和旧路基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对新路基起到支撑的作用,可将部分沥青和水泥注入的凹槽的内部,起到了新路基和旧路基结合更加稳定的作用,通过龙骨的设置和铁板的设置防止新旧路基因沉降而出现裂纹,提高了新路基和旧路基拼接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旧路基;2、固定层;3、水泥碎石层;4、水泥稳定层;5、沥青碎石层;6、沥青稳定层;7、龙骨;8、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包括旧路基1,旧路基1的底部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层2,通过大块石料将地基稳固好,固定层2的顶端设置有水泥碎石层3,利用水泥和小碎石填补固定层的缝隙并时水泥碎石层顶端呈水平,水泥碎石层3的顶端设置有水泥稳定层4,通过水泥和细沙石将水泥稳定层4和水泥碎石层3更加稳定,水泥稳定层4的顶端设置有沥青碎石层5,固定沥青层,沥青碎石层5的顶端设置有沥青稳定层6,加固新路基的整体,供车辆在沥青稳定层6顶端行驶,水泥碎石层3、水泥稳定层4、沥青碎石层5和沥青稳定层6的底端的左部与旧路基1接触面的底端均设置有凹槽,每个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龙骨7,使水泥和沥青加入凹槽,与龙骨7结合成钢筋混凝体,使新路基和旧路基连接处更加稳定,每个龙骨7的顶部的右端均设置有钢板8,起到向上的支撑力防止新路基和旧路基连接处出来裂纹。

其中,旧路基1的右端呈阶梯状,增加新路基和旧路基的接触面积,起到支撑新路基的作用。

其中,固定层2的材质为大块碎石料,使新路基的地基更加稳定。

其中,龙骨7的高度相比凹槽的高度较高,便于龙骨7的顶部的右端与钢板连接。

其中,龙骨7与钢板8的材质均为金属钢,具有良好的硬度,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

其中,龙骨7的顶部的右端和钢板8的左端通过焊接连接,钢板8左端与龙骨7顶部的右端固定牢固后可以为新路基和旧路基的连接处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综上所述,该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在使用时,将龙骨7分别安装在旧路基1的凹槽的内部,再铺设固定层2,将钢板8铺放在旧路基1和固定层2的缝隙之间的顶端,将钢板8与龙骨7通过焊接连接好,铺设并夯实水泥碎石层3,待水泥碎石层3风干后,将钢板8铺放在旧路基1和水泥碎石层3之间的顶端,将钢板8与龙骨7通过焊接连接好,铺设并夯实水泥稳定层4,待水泥稳定层4风干后,将钢板8铺放在旧路基1和水泥稳定层4之间的顶端,将钢板8与龙骨7通过焊接连接好,铺设并夯实沥青碎石层5,待沥青碎石层5风干后,将钢板8铺放在旧路基1和沥青碎石层5之间的顶端,将钢板8与龙骨7通过焊接连接好,铺设并夯实沥青稳定层6。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包括旧路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旧路基(1)的底部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层(2),所述固定层(2)的顶端设置有水泥碎石层(3),所述水泥碎石层(3)的顶端设置有水泥稳定层(4),所述水泥稳定层(4)的顶端设置有沥青碎石层(5),所述沥青碎石层(5)的顶端设置有沥青稳定层(6),所述水泥碎石层(3)、水泥稳定层(4)、沥青碎石层(5)和沥青稳定层(6)的底端的左部与旧路基(1)接触面的底端均设置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龙骨(7),每个所述龙骨(7)的顶部的右端均设置有钢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旧路基(1)的右端呈阶梯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2)的材质为大块碎石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7)的高度相比凹槽的高度较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7)与钢板(8)的材质均为金属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7)的顶部的右端和钢板(8)的左端通过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铺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路基结构,包括旧路基,旧路基的底部的右端设置有固定层,固定层的顶端设置有水泥碎石层,水泥碎石层的顶端设置有水泥稳定层,水泥稳定层的顶端设置有沥青碎石层,沥青碎石层的顶端设置有沥青稳定层,水泥碎石层和水泥稳定层和沥青碎石层和沥青稳定层的底端的左部与旧路基接触的中部分别设置有凹槽,每个凹槽的内部均设置有龙骨,每个龙骨的顶部的右端均设置有钢板,通过将旧路基的拼接面设置为阶梯状,增大了新路基和旧路基之间的接触面积,可将部分沥青和水泥注入的凹槽的内部,提高了新路基和旧路基拼接后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永波
技术研发日:2020.11.20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