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84791发布日期:2021-10-09 11:3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桥梁基础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索塔施工的日益完善,索塔区两端安装钢管支架上部结构自下而上布置为:桩顶横梁承重梁

纵向贝雷架承重梁

分配梁

轨道承重梁

滑槽

钢滑板

重物移位器

标高调节钢板

硬质橡胶支座,其中,硬质橡胶垫块是桥梁构件之间传递荷载最重要的连接,在连接处,应力非常复杂不均,常常可能有应力集中的地方,是容易构成损坏的危险源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时更换橡胶支座,则需要在该危险源的地方设置支座垫石,在该应力集中的地方有恰当的过度构件时,可以做到结合密实平整,因而力量的传递变得平缓均匀。并且可以方便更换橡胶支座的时候腾出空间,方便放置千斤顶。
3.而支座垫石的设置往往会隔断轨道承重梁,使得轨道承重梁断开,而现有在轨道承重梁断开的位置并无任何加强结构,导致轨道承重梁的稳定性较差,甚至于影响到桥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高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所述轨道承重梁在支座垫石处断开,所述支座垫石高于其两侧轨道承重梁的标高,所述支座垫石的两侧设有连接钢板以用于与轨道承重梁焊接,且所述支座垫石内设有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的预埋件。
7.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钢板与轨道承重梁的焊缝长度不小于30cm。
8.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钢板与轨道承重梁的焊接厚度不小于8mm。
9.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在所述支座垫石的预埋钢筋,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的每组预埋件至少包括两根预埋钢筋。
10.进一步设置:所述支座垫石内预埋有用作支座地脚螺栓孔的预埋管。
11.进一步设置:所述预埋管为直径170mm、长490mm的pvc管。
12.进一步设置:位于轨道承重梁的底部还设有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包括钢板或型钢。
13.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钢板在支座垫石上的安装高度适应轨道承重梁的倾斜度。
14.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5.1.在本申请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中,轨道承重梁通过连接钢板与支座垫石连接,可有效抵抗轨道承重梁在顶推过程中的水平力,继而提高轨道承重梁的稳定性,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16.2.在本申请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中,连接钢板连接有预埋在支座垫石内的预埋件,可提高连接钢板与支座垫石之间的连接强度,继而提高轨道承重梁与支座垫石的连接力度。
17.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为本申请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座垫石;2、连接钢板;3、预埋件;4、填充部;5、轨道承重梁。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22.请参见图1,本申请涉及一种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所述轨道承重梁5在支座垫石1处断开,所述支座垫石1作为桥台、墩顶部与支座的连接部分,所述支座垫石1高于其两侧轨道承重梁5的标高,所述支座垫石1的两侧设有连接钢板2以用于与轨道承重梁5焊接,且所述支座垫石1内设有与所述连接钢板2连接的预埋件3。本申请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使轨道承重梁5通过连接钢板2与支座垫石1连接,可有效抵抗轨道承重梁5在顶推过程中的水平力,继而提高轨道承重梁5的稳定性。
23.具体地,所述连接钢板2与轨道承重梁5的焊缝长度不小于30cm,且焊接厚度不小于8mm。通过限定连接钢板2与轨道承重梁5的焊缝范围,以确保焊缝的抗拉力强度,从而确保轨道承重梁5与连接钢板2的连接稳定性。并且,所述连接钢板2在支座垫石1上的安装高度适应轨道承重梁5的倾斜度。
24.所述预埋件3包括预埋在所述支座垫石1内的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与所述连接钢板2焊接固定或一体成型,从而通过预埋件3以提高所述连接钢板2与支座垫石1的连接强度,继而提高轨道承重梁5与支座垫石1的连接稳定性。
25.进一步的,与所述连接钢板2连接的每组预埋件3至少包括两根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沿支座垫石1的宽度方向延伸。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每组预埋钢筋设有三根,以提高预埋钢筋与支座垫石1的混凝土的接触面积,继而提高预埋件3与支座垫石1的连接强度。
26.本申请的支座垫石1在下横梁进行浇筑时先预埋所述支座垫石1的钢筋,所述支座垫石1在施工前先按照设计完成钢筋安装施工,浇筑模板采用模板,同时竖向布置方木背楞,横向设置三道钢管背楞,且四周采用钢管进行斜向支撑,随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由于所述支座垫石1内钢筋较为密集,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振捣棒采用d30型振捣棒,混凝土采用分层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混凝土浇筑至支座垫石1顶面标高以下3cm(该3cm为灌浆料调平层),浇筑完成后采用土工布进行覆盖洒水养生,本实施例的支座垫石1的设计高度为123.6cm。
27.所述支座垫石1上还设有用作支座地脚螺栓孔的预埋管(图中未示意,下同),以用于安装支座。具体地,所述支座地脚螺栓孔精确放养后采用直径170mm、长490mmpvc管进行固定预埋,以便于后续吊装支座至所述支座垫石1上进行安装固定。
28.此外,位于轨道承重梁5的底部还设有填充部4,以对轨道承重梁5进行塞垫密实,从而确保轨道承重梁5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填充部4包括钢板或型钢,同时所述填充部4还可用作调节轨道承重梁5的标高及轨道承重梁5的倾斜度。
2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开使用的型材的型号、数量等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具体可根据实际施工进行调整。
30.本申请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使轨道承重梁5与支座垫石1通过连接钢板2焊接,可抵抗轨道承重梁5在顶推过程中的水平力,从而确保轨道承重梁5在段开处的结构稳定性,继而确保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所述连接钢板2连接有预埋在所述支座垫石1内的预埋件3,可提高所述连接钢板2与所述支座垫石1之间的连接强度,继而提高轨道承重梁5与所述支座垫石1的连接力度。
31.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承重梁在支座垫石处断开,所述支座垫石高于其两侧轨道承重梁的标高,所述支座垫石的两侧设有连接钢板以用于与轨道承重梁焊接,且所述支座垫石内设有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的预埋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与轨道承重梁的焊缝长度不小于3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与轨道承重梁的焊接厚度不小于8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预埋在所述支座垫石的预埋钢筋,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的每组预埋件至少包括两根预埋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垫石内预埋有用作支座地脚螺栓孔的预埋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管为直径170mm、长490mm的pvc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轨道承重梁的底部还设有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包括钢板或型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钢板在支座垫石上的安装高度适应轨道承重梁的倾斜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解决了现有轨道承重梁在断开处结构稳定性较差的稳定,所述轨道承重梁接驳结构所述轨道承重梁在支座垫石处断开,所述支座垫石高于其两侧轨道承重梁的标高,所述支座垫石的两侧设有连接钢板以用于与轨道承重梁焊接,且所述支座垫石内设有与所述连接钢板连接的预埋件。本申请使轨道承重梁通过连接钢板与支座垫石连接,可有效抵抗轨道承重梁在顶推过程中的水平力,继而提高轨道承重梁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方便。施工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邱鹏 祝安宝 施恩 王恒涛 王畅 韦金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