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2645发布日期:2021-09-11 00:1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桥涵是桥和涵洞的统称,桥涵是工程术语。是习惯叫法。其实应该叫桥、涵。桥就是桥,涵就是涵洞。桥涵位置、孔径、进出口形式以及加固与消能措施是决定小桥涵抗水灾能力的关键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桥涵的支撑防护结构的设置尤为重要,为此,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包括一对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设置弧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外板体与内板体,所述外板体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内板体设置于上下的外板体之间,所述内板体上沿其弧径方向贯穿设置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两侧固定设置第一筋杆,所述第一筋杆倾斜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筋杆与内板体通过第二筋杆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筋杆设置于第一筋杆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第二筋杆与第一筋杆通过第三筋杆连接固定,下侧的外板体上固定设置多个支撑梁,相邻的支撑梁通过相间设置的加固杆连接固定。
7.进一步而言,所述基座的底部固定设置墩柱。
8.进一步而言,所述外板体与内板体的形状相配合。
9.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梁沿外板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10.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梁沿外板体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
11.进一步而言,所述加固杆连接于上下相邻的支撑梁上。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支撑强度高,防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筋杆、第二筋杆、第三筋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1‑
基座;11

墩柱;2

支撑板;3

外板体;4

内板体;5

连接块;51

第一筋杆;52

第二筋杆;53

第三筋杆;6

支撑梁;61

加固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9]
如图1

2所示的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包括一对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设置弧形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包括外板体3与内板体4,所述外板体3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内板体4设置于上下的外板体3之间,所述内板体4上沿其弧径方向贯穿设置多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端部两侧固定设置第一筋杆51,所述第一筋杆51倾斜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筋杆51与内板体4通过第二筋杆52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筋杆51设置于第一筋杆51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第二筋杆52与第一筋杆51通过第三筋杆53连接固定,下侧的外板体3上固定设置多个支撑梁6,相邻的支撑梁6通过相间设置的加固杆61连接固定。
[0020]
第一实施例:
[0021]
优选的,基座1的底部固定设置墩柱11。
[0022]
优选的,外板体3与内板体4的形状相配合。
[0023]
第二实施例:
[0024]
优选的,支撑梁6沿外板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0025]
进一步而言,支撑梁6沿外板体3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
[0026]
进一步而言,加固杆61连接于上下相邻的支撑梁6上。
[0027]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通过支撑板2实现支撑防护。
[0028]
支撑板2呈弧形状,贴合所支撑的桥涵的形状设置。其自上而下以此设为外板体3、内板体4、外板体3,且上下的外板体3与中间的内板体4又通过筋杆实现连接加固。筋杆设于连接块5上,连接块5沿内板体4的弧径方向均布设置。
[0029]
连接块5与上下的外板体4通过第一筋杆51连接固定,通过第一筋杆51实现其连接后整体的支撑强度的加固。而第一筋杆51的两侧又通过倾斜的第二筋杆52与内板体4连接固定,而第二筋杆52则能够对第一筋杆51的支撑强度实现加固,同时,第二筋杆52与第一筋杆51之间又用过第三筋杆53连接固定,以此对第一筋杆51与第二筋杆52的连接强度实现加固,最终,使得支撑板2的整体在支撑时,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保证其支撑防护的效果。
[0030]
在下侧的外板体3上设有多组支撑梁6的加固结构,支撑梁6横向、纵向均布设置,以此保证了支撑板2弧形状支撑时的抗弯曲支撑强度,并且,上下相邻的支撑梁6之间又设有相间的加固杆61,以此保证了支撑梁6作为支撑连接件时的支撑强度,支撑效果更佳。
[0031]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包括一对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设置弧形的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包括外板体(3)与内板体(4),所述外板体(3)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内板体(4)设置于上下的外板体(3)之间,所述内板体(4)上沿其弧径方向贯穿设置多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的端部两侧固定设置第一筋杆(51),所述第一筋杆(51)倾斜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筋杆(51)与内板体(4)通过第二筋杆(52)连接固定,所述第二筋杆(52)设置于第一筋杆(51)的两侧外壁上,所述第二筋杆(52)与第一筋杆(51)通过第三筋杆(53)连接固定,下侧的外板体(3)上固定设置多个支撑梁(6),相邻的支撑梁(6)通过相间设置的加固杆(61)连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底部固定设置墩柱(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体(3)与内板体(4)的形状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6)沿外板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6)沿外板体(3)的高度方向设置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61)连接于上下相邻的支撑梁(6)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基座上固定设置弧形的支撑板,支撑板包括外板体与内板体,外板体上下对应设置,内板体设置于上下的外板体之间,内板体上沿其弧径方向贯穿设置多个连接块,连接块的端部两侧固定设置第一筋杆,第一筋杆倾斜对应设置,第一筋杆与内板体通过第二筋杆连接固定,第二筋杆设置于第一筋杆的两侧外壁上,第二筋杆与第一筋杆通过第三筋杆连接固定,下侧的外板体上固定设置多个支撑梁,相邻的支撑梁通过相间设置的加固杆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支撑强度高,防护效果好。护效果好。护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郑帅 魏勇 鲍磊 王艾艾 陈业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帅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9/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