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

文档序号:27892586发布日期:2021-12-08 18:5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


背景技术:

2.我国公路事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格局,是一个由大规模的新建公路逐步转变为改扩建与新建并存的局面。公路改扩建工程,将成为未来十多年公路建设事业新的重点。泡沫混凝土具有减轻荷重或土压的特性,其混合浆在成型时可自流平、自密实;施工和易性好、利于泵送和整平,同其它建筑材料都会有良好的相容性,强度可根据需要调整。泡沫混凝土以其良好的特性,应用于道路扩建中的加宽路基填筑,能够更好解决新旧路基差异变形问题,并可节省征地,避免拆迁。
3.现有技术中泡沫混凝土施工往往需要开挖路基并修整台阶,修筑面板基础,再将预制好的面板和泡沫混凝土进行同步施工。虽然这种传统的施工方法采用了泡沫混凝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路基的填筑质量,但是施工过程中路基开挖量大,且无法避免泡沫混凝土回填区域底部出现沉降,新老路基衔接不牢,容易开裂位移。
4.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安全稳固,有效减少新扩宽路基的沉降量且加强新老路基的衔接的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
6.这种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包括找平层、排水管道、排水暗沟、止水层、支座基础、支座、锚杆群、中空注浆锚杆、斜支撑杆、水平支撑杆、素砼过渡带、插板、l型挡板、锚头、n型基础、泡沫混凝土和水平侧向支撑杆,所述n型基础设置在既有路基底部,所述中空注浆锚杆斜穿过n型基础设置在既有路基内,所述锚头设置在中空注浆锚杆的外侧一端,所述素砼过渡带设置在既有路基边坡和n型基础之间,所述l型挡板设置在n型基础上,所述插板设置在l型挡板上,所述支座基础底部设有锚杆群,支座基础和锚杆群设置在既有路基边坡内,所述支座基础、插板、l型挡板和n型基础上均设有支座,所述底部的插板和l型挡板分别与n型基础之间设有斜支撑杆,所述支座基础和插板之间设有斜支撑杆、水平支撑杆和水平侧向支撑杆,所述泡沫混凝土设置在既有路基和面板之间,所述排水暗沟底部设有止水层,排水暗沟设置在既有路面层和新路面层相接处的下方,所述排水管道一端连接排水暗沟,另一端穿过顶部的插板,所述找平层设置在新路面层和泡沫混凝土之间。
7.作为优选:所述的面板由若干插板和l型挡板组成的,所述插板顶端设有钢插座,插板底端设有钢插头,所述l型挡板顶端设有钢插座,l型挡板底部设有栓孔,插板底端的钢插头与l型挡板顶端的钢插座配合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的n型基础内部设有斜向下的锚杆孔,n型基础底部设有两个支腿,
n型基础顶部为楔形面,低端处设有支座,高端处设有地脚螺栓。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n型基础不但大大减小地基开挖量,而且有效提高泡沫混凝土回填区域基底的承载力,利用中空注浆锚杆加强与既有路基的整体性,技术效益优势明显。
11.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插板和l型挡板,结构合理,制作安装简便,有效提高面板施工效率,减少工期。
12.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支座和支撑杆,不但提高了面板的整体性和刚度,而且加强了新老路基的衔接,缩小沉降差。
13.4、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排水暗沟,结构合理,有效排除新老路面衔接处可能下渗的雨水,避免对新老路基衔接面产生危害,保证路基的填筑质量。
附图说明
14.图1是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的示意图;
15.图2是n型基础的截面示意图;
16.图3是n型基础的施工示意图;
17.图4是插板单元的示意图;
18.图5是l型挡板单元的示意图;
19.图6是面板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20.图7是面板结构的平面布置图;
21.图8是泡沫混凝土分层回填的示意图;
22.图9是排水暗沟的布置图。
23.附图标记说明:1——既有路面层;2——新路面层;3——找平层;4——排水管道;5——排水暗沟;6——止水层;7——支座基础;8——支座;9——锚杆群;10——中空注浆锚杆;11——斜支撑杆;12——水平支撑杆;13——素砼过渡带;14——插板;15——l型挡板;16——锚头;17——n型基础;18——钢插座;19——栓孔;20——钢插头;21——泡沫混凝土;22——既有路基;23——水平侧向支撑杆;24——地脚螺栓;25——锚杆孔;26——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25.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的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包括找平层3、排水管道4、排水暗沟5、止水层6、支座基础7、支座8、锚杆群9、中空注浆锚杆10、斜支撑杆11、水平支撑杆12、素砼过渡带13、插板14、l型挡板15、锚头16、n型基础17、泡沫混凝土21和水平侧向支撑杆23,所述n型基础17设置在既有路基22底部,所述中空注浆锚杆10斜穿过n型基础17设置在既有路基22内,所述锚头16设置在中空注浆锚杆10的外侧一端,所述素砼过渡带13设置
在既有路基22边坡和n型基础17之间,所述l型挡板15设置在n型基础17上,所述插板14设置在l型挡板15上,所述支座基础7底部设有锚杆群9,支座基础7和锚杆群9设置在既有路基22边坡内,所述支座基础7、插板14、l型挡板15和n型基础17上均设有支座8,所述底部的插板14连接于l型挡板上部和l型挡板15分别与n型基础17之间设有斜支撑杆11,所述支座基础7和插板14之间设有斜支撑杆11、水平支撑杆12和水平侧向支撑杆23,所述泡沫混凝土21设置在既有路基22和面板之间,所述排水暗沟5底部设有止水层6,排水暗沟5设置在既有路面层1和新路面层2相接处的下方,所述排水管道4一端连接排水暗沟5,另一端穿过顶部的插板14位于新路面层处,所述找平层3设置在新路面层2和泡沫混凝土21之间。
26.如图4、图5所示,所述的面板由若干插板14和l型挡板15组成的,所述插板14顶端设有钢插座18,插板14底端设有钢插头20,所述l型挡板15顶端设有钢插座18,l型挡板15底部设有栓孔19,插板14底端的钢插头20与l型挡板15顶端的钢插座18配合连接。
27.如图2所示,所述的n型基础17内部设有斜向下的锚杆孔25,n型基础17底部设有两个支腿26,n型基础17顶部为楔形面,低端处设有支座8,高端处设有地脚螺栓24。


技术特征:
1.一种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其特征在于:包括找平层(3)、排水管道(4)、排水暗沟(5)、止水层(6)、支座基础(7)、支座(8)、锚杆群(9)、中空注浆锚杆(10)、斜支撑杆(11)、水平支撑杆(12)、素砼过渡带(13)、插板(14)、l型挡板(15)、锚头(16)、n型基础(17)、泡沫混凝土(21)和水平侧向支撑杆(23),所述n型基础(17)设置在既有路基(22)底部,所述中空注浆锚杆(10)斜穿过n型基础(17)设置在既有路基(22)内,所述锚头(16)设置在中空注浆锚杆(10)的外侧一端,所述素砼过渡带(13)设置在既有路基(22)边坡和n型基础(17)之间,所述l型挡板(15)设置在n型基础(17)上,所述插板(14)设置在l型挡板(15)上,所述支座基础(7)底部设有锚杆群(9),支座基础(7)和锚杆群(9)设置在既有路基(22)边坡内,所述支座基础(7)、插板(14)、l型挡板(15)和n型基础(17)上均设有支座(8),所述底部的插板(14)和l型挡板(15)分别与n型基础(17)之间设有斜支撑杆(11),所述支座基础(7)和插板(14)之间设有斜支撑杆(11)、水平支撑杆(12)和水平侧向支撑杆(23),所述泡沫混凝土(21)设置在既有路基(22)和面板之间,所述排水暗沟(5)底部设有止水层(6),排水暗沟(5)设置在既有路面层(1)和新路面层(2)相接处的下方,所述排水管道(4)一端连接排水暗沟(5),另一端穿过顶部的插板(14),所述找平层(3)设置在新路面层(2)和泡沫混凝土(2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由若干插板(14)和l型挡板(15)组成的,所述插板(14)顶端设有钢插座(18),插板(14)底端设有钢插头(20),所述l型挡板(15)顶端设有钢插座(18),l型挡板(15)底部设有栓孔(19),插板(14)底端的钢插头(20)与l型挡板(15)顶端的钢插座(18)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型基础(17)内部设有斜向下的锚杆孔(25),n型基础(17)底部设有两个支腿(26),n型基础(17)顶部为楔形面,低端处设有支座(8),高端处设有地脚螺栓(2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杆泡沫混凝土拼宽路基,包括找平层、排水管道、排水暗沟、止水层、支座基础、支座、锚杆群、中空注浆锚杆、斜支撑杆、水平支撑杆、素砼过渡带、插板、L型挡板、锚头、n型基础、泡沫混凝土和水平侧向支撑杆,所述n型基础设置在既有路基底部,所述中空注浆锚杆斜穿过n型基础设置在既有路基内,所述锚头设置在中空注浆锚杆的外侧一端,所述素砼过渡带设置在既有路基边坡和n型基础之间,所述L型挡板设置在n型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n型基础不但大大减小地基开挖量,而且有效提高泡沫混凝土回填区域基底的承载力,利用中空注浆锚杆加强与既有路基的整体性,技术效益优势明显。技术效益优势明显。技术效益优势明显。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 刁红国 崔允亮 魏纲 于威 齐昌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大城市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7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