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2064发布日期:2021-12-11 11:23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
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
2.

背景技术:
对于水利工程中,引水渠道是常见的结构形式,例如径流式水电站、小型灌区、取水工程中均涉及引水渠道,例如,对于径流式水电站而言,其无法对径流进行调节,多采用引水渠道进行引水发电。
3.对于小型的引水渠道而言,其一般宽度不大,过流能力有限,但是其长度一般较长,从而造成了水渠的交通隔断,为了方便引水渠道两侧的通行,一般设置小型简易的过人桥梁,这种桥梁结构一般就是直接放置桥面板进行过人,其安全性能较差,结构整体受力不合理。
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所述引水渠道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底壁、左侧渠岸、右侧渠岸,所述桥梁包括支座、支撑结构和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设置在所述左侧渠岸,所述右支座设置在所述右侧渠岸,所述桥面板设置在所述左支座和所述右支座上,所示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桥面板下方,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和支撑纵梁,所示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均设置为三个,所述支撑纵梁设置为一个,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纵梁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纵梁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桥面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纵梁上,并与支撑纵梁固定连接,三个左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左连接系梁,三个右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右连接系梁;所述左支撑杆伸入所述左侧壁中,且左支撑杆伸入左侧壁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左侧壁中预埋有与连接螺纹匹配的连接套筒,所示左支撑杆与所述左侧壁中预埋的连接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右支撑杆伸入所述右侧壁中,且右支撑杆伸入左侧壁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右侧壁中预埋有与连接螺纹匹配的连接套筒,所示右支撑杆与所述右侧壁中预埋的连接套筒螺纹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撑杆与所述支撑纵梁的连接处距离所述右支撑杆与所示支撑纵梁的连接处一定距离。
7.作为优选,所述左侧壁、所述右侧壁均为混凝土结构,所述左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均为钢结构。
8.作为优选,所述左连接系梁与三个左支撑杆均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系梁与三个右支撑杆均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
10.在修建引水渠道时,在左侧壁和右侧壁的混凝土结构中预埋连接套筒,引水渠道修建完成,且通水前,在预埋的连接套筒中固定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继而在三组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上固定支撑纵梁,在所述左支撑杆上固定左连接系梁,在所述右支撑杆上固定右连接系梁,形成桁架体系,继而在左侧渠岸和右侧渠岸上分别测量定位,安装左支座和右
支座,在左支座、右支座及支撑纵梁上安放桥面板并固定桥面板。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分别在左侧渠岸和右侧渠岸上设置左支座和右支座,实现桥面板的安装;在桥面板下设置支撑纵梁,利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配合左连接系梁、右连接系梁形成空间桁架体系,提高了桥梁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通过预埋套筒实现固定连接,便于结构受力传递,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支撑纵梁的设置示意图;
15.图3为左支撑杆的固定示意图。
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针对说明书附图内容,对本实用新型限定的结构,进行具体的解释说明。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所述引水渠道包括左侧壁1、右侧壁2、底壁3、左侧渠岸4、右侧渠岸5,所述桥梁包括支座、支撑结构和桥面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左支座7和右支座8,所述左支座7设置在所述左侧渠岸4,所述右支座8设置在所述右侧渠岸5,所述桥面板6设置在所述左支座7和所述右支座8上,所示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桥面板6下方,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左支撑杆9、右支撑杆10和支撑纵梁11,所示左支撑杆9和所述右支撑杆10均设置为三个,所述支撑纵梁11设置为一个,所述左支撑杆9的下端与所述左侧壁1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杆9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纵梁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杆10的下端与所述右侧壁2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杆10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纵梁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桥面板6设置在所述支撑纵梁11上,并与支撑纵梁11固定连接,三个左支撑杆9之间设置有左连接系梁12,三个右支撑杆10之间设置有右连接系梁13;所述左支撑杆9伸入所述左侧壁1中,且左支撑杆9伸入左侧壁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左侧壁1中预埋有与连接螺纹匹配的连接套筒14,所示左支撑杆9与所述左侧壁1中预埋的连接套筒14螺纹连接;所述右支撑杆10伸入所述右侧壁2中,且右支撑杆10伸入左侧壁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右侧壁2中预埋有与连接螺纹匹配的连接套筒14,所示右支撑杆10与所述右侧壁2中预埋的连接套筒14螺纹连接。
18.作为优选,所述左支撑杆9与所述支撑纵梁11的连接处距离所述右支撑杆10与所示支撑纵梁11的连接处一定距离。
19.作为优选,所述左侧壁1、所述右侧壁2均为混凝土结构,所述左支撑杆9、所述右支撑杆10均为钢结构。
20.作为优选,所述左连接系梁12与三个左支撑杆9均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系梁13与三个右支撑杆10均固定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
22.在修建引水渠道时,在左侧壁1和右侧壁2的混凝土结构中预埋连接套筒14,引水渠道修建完成,且通水前,在预埋的连接套筒14中固定左支撑杆9和右支撑杆10,继而在三组左支撑杆9和右支撑杆10上固定支撑纵梁11,在所述左支撑杆9上固定左连接系梁12,在所述右支撑杆10上固定右连接系梁13,形成桁架体系,继而在左侧渠岸4和右侧渠岸5上分
别测量定位,安装左支座7和右支座8,在左支座7、右支座8及支撑纵梁11上安放桥面板6并固定桥面板6,支撑纵梁11、支座与桥面板6的固定方式按照一般小型桥梁的施工工艺即可。
23.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所述引水渠道包括左侧壁、右侧壁、底壁、左侧渠岸、右侧渠岸,所述桥梁包括支座、支撑结构和桥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所述左支座设置在所述左侧渠岸,所述右支座设置在所述右侧渠岸,所述桥面板设置在所述左支座和所述右支座上,所示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桥面板下方,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左支撑杆、右支撑杆和支撑纵梁,所示左支撑杆和所述右支撑杆均设置为三个,所述支撑纵梁设置为一个,所述左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左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纵梁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右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右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纵梁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桥面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纵梁上,并与支撑纵梁固定连接,三个左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左连接系梁,三个右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右连接系梁;所述左支撑杆伸入所述左侧壁中,且左支撑杆伸入左侧壁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左侧壁中预埋有与连接螺纹匹配的连接套筒,所示左支撑杆与所述左侧壁中预埋的连接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右支撑杆伸入所述右侧壁中,且右支撑杆伸入左侧壁的一端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右侧壁中预埋有与连接螺纹匹配的连接套筒,所示右支撑杆与所述右侧壁中预埋的连接套筒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撑杆与所述支撑纵梁的连接处距离所述右支撑杆与所示支撑纵梁的连接处一定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壁、所述右侧壁均为混凝土结构,所述左支撑杆、所述右支撑杆均为钢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系梁与三个左支撑杆均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系梁与三个右支撑杆均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引水渠道的桥梁装置,分别在左侧渠岸和右侧渠岸上设置左支座和右支座,实现桥面板的安装;在桥面板下设置支撑纵梁,利用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配合左连接系梁、右连接系梁形成空间桁架体系,提高了桥梁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通过预埋套筒实现固定连接,便于结构受力传递,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能。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能。提高了桥梁的稳定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 靳会姣 孙晓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勇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