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40020发布日期:2022-03-20 02:1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坡轨枕;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平坡轨枕。


背景技术:

2.混凝土轨枕是我国有砟轨道结构中重要的轨道部件,自20世纪50年代研究发展至今,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生产制造及运营维护经验。
3.轨枕承受来自钢轨的各向压力,并弹性地传布于道床,同时,能有效地保持轨道的几何形位,特别是轨距和方向,因此轨枕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弹性、耐久性,从而有足够的能力以抵抗来自于纵向或者横向位移的能力。
4.轨底坡是由于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主要接触部分是斜坡,为与之配合,钢轨应有一个向轨道中心的倾斜度,因此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问应形成一个横向坡度,称之为轨底坡。我国铁路轨道采用1:40的轨底坡。轨底坡控制不好会造成列车轮对对钢轨产生偏压,造成钢轨碾压光带偏移,使钢轨不均匀磨耗的产生,使钢轨磨损严重,也对列车轮对造成损伤,增大运营养护维修工作量。
5.无轨底坡的两道岔之间不足50m地段,目前主要采用两种铺设方案:铺设直接取消轨底坡的ii型枕或使用单开道岔转辙器部件100的扣件及对应1号岔枕。如铺设直接取消轨底坡的ii型枕,橡胶垫板会出现窜动、滑位的问题;若在两道岔之间不足50m地段均使用单开道岔转辙器部件100的扣件及对应1号岔枕,不仅重量大且成本较高。另外,轨底坡控制不好会造成列车轮对对钢轨产生偏压,造成钢轨碾压光带偏移,使钢轨不均匀磨耗的产生,使钢轨磨损严重,也对列车轮对造成损伤,增大运营养护维修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轻,型号统一,方便运输、铺轨、克服轨枕上橡胶垫板容易窜动、滑位的预应力平坡轨枕。
7.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包括轨枕本体;所述轨枕两侧分别形成有挡肩和承轨面;所述承轨面为水平的平面;轨枕两端截面尺寸大于中间的截面尺寸,预应力钢丝贯穿新型轨枕本体。
8.所述轨枕本体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挡肩包括第一挡肩和第二挡肩,第一挡肩和第二挡肩的倾角和高度均相同。
9.轨枕底面形成有多组方凹槽,增强轨枕的横向阻力。
10.所述预应力钢丝纵向布置10根,分为3排从轨枕顶到轨枕底分别为4根、2根、4根。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轨枕采用轨底坡为0的承轨面提高了列车横向稳定性,减少轮轨非正常接触,即减小轮轨磨耗,延缓剥落掉块的发展以及减缓轮轨疲劳接触裂纹的产生,也减小对列车轮对造成的损伤,减小运营养护维修工作量;轨底坡为0的承轨面和轨底花纹能提高部分列车横向稳定性,并保证橡胶垫板不易窜动和滑位;两个挡肩高度相
同,方便码垛和运输。
12.由于采用轨枕横截面为梯形设计,因此截面尺寸小,重量轻,且型号统一,方便运输及铺轨施工,同时也方便工务部门起道、补砟、捣固等养护维修作业。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坡轨枕平面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坡轨枕俯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坡轨枕底平面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坡轨枕端面图;
17.图5为图3中a-a方凹槽平面图;
18.图6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平坡轨枕钢筋布置示意图;
20.图8为图7中b-b向剖面预应力钢丝布置图;
21.图9为图7中c-c向剖面预应力钢丝布置图;
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平坡轨枕螺旋筋图。
23.图中:
24.1.轨枕本体2.承轨面3.螺旋筋
25.4.螺旋道钉预留孔5.方凹槽6.预应力钢丝7.第一挡肩
26.8.第二挡肩9.轨枕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包括轨枕本体1;所述轨枕本体1两侧分别形成有挡肩和承轨面2;所述承轨面2为水平的平面,即轨底坡为0的承轨面,轨底坡为0的承轨面2为平行与新型轨枕本体1底部的平面即平坡,所述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采用轨底坡为0的承轨面2能够提高列车横向稳定性,减小轮轨磨耗,以及减缓轮轨疲劳接触裂纹的产生,也减小对列车轮对造成的损伤,减小运营养护维修工作量;承轨面与两侧的挡肩为一体成型结构,轨枕本体1两端截面尺寸大于中间的截面尺寸,预应力钢丝6贯穿新型轨枕本体。
29.所述轨枕本体1横截面为梯形,减小了轨枕的横截面,减小了所施加的预应力,也减小了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的重量,并不影响轨枕本身的功能,同时能够便于施工,减少投资;所述挡肩包括第一挡肩7和第二挡肩8;第一挡肩7和第二挡肩8的倾角和高度均相同,能够抵抗钢轨横向位移,保持钢轨轨向和轨距。
30.轨枕底面设置有4组方凹槽5,方凹槽成梅花形布置加大接触面积,极大提高了轨枕本体的纵横向道床阻力,提高轨枕底部与道床的稳定性,每组由5个方凹槽组成,值得说明的是,方凹槽四角处设置倒角不仅方便施工并且可以防止在倒角处产生裂纹。
31.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本体两侧各设有2个预留孔4,预留孔设置在承轨面下方,每个预留孔4周围都预埋有螺旋筋3;螺旋筋3采用直径为3mm的q235-a冷拔钢丝;预应力钢丝6贯穿新型轨枕本体1,预应力钢丝两端均延伸处至长轨枕本体1的两端;预应力钢丝6沿新型
预应力平坡轨枕纵向布置10根,分为3排从轨枕顶到轨枕底分别为4根、2根、4根,该布置形式受力更优,造价更低。轨枕斜面9通过斜面将轨枕的横截面高度均匀变小。
32.值得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技术构思,也可用基本相同的结构,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只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联想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其特征在于,包括轨枕本体;所述轨枕两侧分别形成有挡肩和承轨面;所述承轨面为水平的平面;轨枕两端截面尺寸大于中间的截面尺寸,预应力钢丝贯穿新型轨枕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本体横截面为梯形;所述挡肩包括第一挡肩和第二挡肩,第一挡肩和第二挡肩的倾角和高度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其特征在于,轨枕底面形成有多组方凹槽,增强轨枕的横向阻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丝纵向布置10根,分为3排从轨枕顶到轨枕底分别为4根、2根、4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岔间不足50m地段使用的新型预应力平坡轨枕,包括轨枕本体;轨枕两侧分别形成有挡肩和承轨面;承轨面为水平的平面;轨枕两端截面尺寸大于中间的截面尺寸,预应力钢丝贯穿新型轨枕本体。有益效果是,轨枕采用轨底坡为0的承轨面提高列车横向稳定性,减少轮轨非正常接触,延缓剥落掉块的发展及减缓轮轨疲劳接触裂纹产生,减小对列车轮对造成的损伤,减小运营养护维修工作量;承轨面和轨底花纹能提高部分列车横向稳定性,保证橡胶垫板不易窜动和滑位;两个挡肩高度相同,方便码垛和运输。由于采用轨枕横截面为梯形设计,截面尺寸小,重量轻,型号统一,方便运输及铺轨施工,方便工务部门起道、补砟、捣固等养护维修作业。维修作业。维修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 王汉民 徐凌雁 吕建军 岳彤 李荣华 张晓波 袁伟 刘克旭 谢浩然 高志国 寇胜宇 王会永 张健 刘瑶 王伟华 徐鹏 郭丽娜 高增增 梁延科 李大成 赵华卫 姚一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30
技术公布日:2022/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